簡介
道教用以祀神、修道、傳教以及舉行齋醮等祝禱祈禳儀式的建築物。漢稱“治”。至晉或稱“廬”,或稱“治”,或稱“靖”(又作“靜”)。南北朝時,南朝稱館,北朝稱觀(個別稱寺)。唐始不復稱館,皆以觀名之。唐宋以後規模較大者稱宮或觀,部分主祀民俗神之建築或稱廟。
演變: 道教初創時,山居修道者多棲深山茅舍或洞穴,建築簡陋。<廣弘明集>卷十二唐釋明概《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並表》謂:“張陵謀漢之晨,方興觀舍。……殺牛祭祀二十四所,置以土壇,戴以草屋,稱二十四治。治館之興,始乎此也。”
演變
《
要修科儀戒律鈔》卷十引《太真科》稱:“立天師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數,唯昇陽之氣。治正中央名崇虛堂,一區七架六間十二丈,開起堂屋,上當中央二間上作一層崇玄台。當台中安大香爐,高五尺,恆香。開東西南三戶,戶邊安窗。兩頭馬道。廈南戶下飛格上朝禮。……崇玄台北五丈起崇仙堂,七間十四丈七架,東為陽仙房、西為陰仙房。玄台之南,去台十二,又近南門,起五間三架門室。門室東門南部宣威祭酒舍。門屋西間典司察氣祭酒舍。其餘小舍,不能具書。二十四治,各各如此。”南北朝時,道教建築隨著儀禮的規範化,不僅具備相當規模,且趨於定型。
唐宋兩代,道教興盛,各地廣設宮觀。《舊唐書·高宗本紀》載:乾封元年(666)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下詔各州設一觀一寺。《玄宗本紀》:開元二十九年(741)在東西兩京和各州置玄元皇帝廟;天寶二年(743)將西京、東京及各州玄元廟分別改為太清宮、太微宮及紫微宮。《唐六典·祠部》稱唐代道觀全國達1687處。宋代尚存唐道觀壁畫8524間。其建築規模宏大,工藝設計愈見完善。明中葉以後,隨著道教的衰微,官方對道教建築的資助銳減,民間集資興修者仍多。
道教建築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園林四部分組成,其總體布局基本上採取中國傳統之院落式,即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築,再以單座建築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元組成各種形式建築群。神殿是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常處於建築群之主要軸線上,為整個建築群之主體。大型宮觀大多為一串縱向布置,隨地平面逐漸升高之院落。殿堂內設定神靈塑像或畫像。膳堂建築物包括客堂、齋堂、廚房及附屬倉房。一般布置於建築群主要軸線側面。宿舍為道士、信徒及遊人住宿用房,其布置較為靈活。常於建築群之僻靜處單獨設院。有的還利用建築群附近名勝古蹟和奇異地形地物(如山泉溪流、巨石怪洞、懸岩古樹等),建置樓、閣、台、榭、亭、坊等,形成建築群內以自然景觀為主之園林。在道教建築中,四者分區明確,配置適宜,聯繫方便,給人以莊嚴肅穆,清新舒適之感。此外,它還將壁畫、雕塑、書畫、聯額、題辭、詩文、碑刻、園林等多種藝術形式與建築物綜合統一,因地制宜,巧作安排,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和多彩的藝術形象,從而也增強了藝術感染力。華南沿海道教建築,雕刻精美,壁畫生動。建置於名山風景區之道教建築,則結合奇峰異壑、甘泉秀水以及參天古樹等自然景觀,靈活布局,運用各種獨特建築型制及作法,建造出許多超逸高雅、玄妙神奇之建築群。
格局
道教建築之總體布局、體量、裝飾以及用色等,均體現其建築思想乃承襲中國古代陰陽五行說。此說謂天地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元素構成,萬物分配五行,五者循環相生。其中季節、方位、色彩的配置與道教建築關係尤密。
藻飾道教建築之藻飾,鮮明地反映道教追求吉祥如意、長生久視、羽化登仙等思想。如描繪日、月、星、雲、山、水、岩石等,寓意光明普照,堅固永生,山海年長;扇、魚、水仙、蝙蝠、鹿等乃分別為善、裕、仙、福、祿之表征;而鶯、松柏、靈芝、龜、鶴、竹、獅、麒麟、龍、鳳等又分別象徵友情、長生、不老、君子、辟邪、祥瑞等,有時以福、祿、壽、喜、吉、天、豐、樂等字化作種種式樣,在器具或建築物上與其他花紋伴用,作為裝飾。將壽寫成百種不同之字形,名為“百壽圖”,福字則巧妙變幻,用於各種窗欞,以表吉祥如意,福壽康寧,樂天超凡,長生不老。此外,“
八仙慶壽”、“
八仙過海”神話故事亦常為道教建築的裝飾題材。
藻飾
武當山古建築群歷經滄桑,現存4座道教宮殿、2座宮殿遺址、2座道觀及大量神詞、岩廟。在布局、規制、風格、材料和工藝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狀。建築主體以宮觀為核心,主要宮觀建築在內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於宮觀附近地帶,自成體系,岩廟則占峰踞險,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的巨大景觀。在建築藝術、建築美學上達到了極為完美的境界,有著豐富的中國古代文化和科技內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國宗教歷史以及古建築的實物見證。
主要特徵 規劃嚴密,建築傑出: 武當山古建築群分布在以天柱峰為中心的群山之中,總體規劃嚴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築位置選擇,注重環境,講究山形水脈布疏密有致。建築設計的規劃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或深藏山坳,或瀕臨險崖,達到了建築與自然的高度和諧,具有濃郁的建築韻律和天才的創造力。 高超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武當山古建築群類型多樣,用材廣泛,各項設計、構造、裝飾、陳設,不論木構宮觀、銅鑄殿堂、石作岩廟,以及銅鑄、木雕、石雕、泥塑等各類神像都達到了高度的技術與藝術成就。
主要特徵
道教建築之瑰寶: 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始終由皇帝親自策劃營建,皇室派員管理。現存建築其規模之大,規劃之高,構造之嚴謹,裝飾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國現存道教建築中是絕無僅有的。
反映出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 武當山金殿及殿內神像、供桌等全為銅鑄餾金,鑄件體量巨大,採用失蠟法(蠟模)翻鑄,代表了中國明代初年(15世紀)科學技術和鑄造工業的重大發展。
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武當山建築群的興建,是明代皇帝朱棣在擴展外交的同時,對內大力推崇道教,灌輸“皇權神授”思想,以鞏固其內部統治,具有重大的歷史和思想信仰等意義。
文化與藝術價值
道教建築的文化內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與神仙信仰密切相關,最突出的是以其所信奉的神仙的神位來確定宮觀殿宇的規格、大小和裝飾;其次,與傳統哲學觀念密切相關,主要表現在布局、體量、結構等方面,與傳統的陰陽五行和八卦及天人感應等哲學觀念緊密聯繫;再次,與其宗教教義密切相關,道教建築布局,可以聚四方之氣,迎四方之神,也有利於區分長幼尊卑;最後,與民俗密切相關。建有客堂、食堂、茶社、住宿部、歌舞樓、亭子、小賣部等,以供人們社交、遊覽、食宿、娛樂、休閒、交流、交易。不少宮觀還開展“
花會”、“廟會”,形成民間節慶習俗。
道教建築具有豐富的藝術內容,將繪畫、雕塑、詩文、書法、篆刻、聯額、題詞、碑刻、園林等諸多藝術形式融為一體;除宮觀建築外,還仿效佛教開鑿石窟和摩崖造像,以具體生動的形象,表現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和對吉祥如意、福壽和睦的追求。道教建築文化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藝術魅力和價值是永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