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評論2013》是2014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教育評論2013
- 出版時間:2014年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04182715
- 定價:26.7 元
《道德教育評論2013》是2014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道德教育評論2013》是2014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道德教育評論》是2011年教育科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小蔓、金生鈜。作品目錄 德育理論研究教育如何面對個體人的膨脹與公共人的衰落與回歸生活的道德教育理想的對話個性:重構本真的德育世界公民道德教育研究論公民教育是全部教育的轉型教育轉型與公民教育論公民倫理的內在屬性與結構特徵公民教育範式的閾限:比較的觀點...
《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是2013年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靳忠良。內容簡介 《中國小公民道德教育》“堅持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這是《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戰略主題之一。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是一個人成長的根基,是學生健康成長與成才的必由之路。堅持德育為先,必須在...
《道德教育評論(2015)》是2016年3月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德勝。內容簡介 《道德教育評論(2015)》為我社教育評論系列圖書之一。該書匯集2015年度道德教育研究的新成果,較為全面地反映當年國內道德教育研究的概貌。《道德教育評論(2015)》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道德教育評論2014》是2015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德勝。內容簡介 《道德教育評論2014》為我社教育評論系列圖書之一。該書匯集2014年度道德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較為全面地反映了2014年度國內道德教育研究的概貌。《道德教育評論2014》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師範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組稿,主編為...
生態道德教育是一種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處和互惠共生的生態道德觀出發,啟發引導人們為了人類長遠利益和更好的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習慣。其實質就是要求廣大受教育者以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繫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
《教師道德教育/最美的老師書系》是2013年出版的書籍,由關月玲編寫。內容簡介 《教師道德教育》由關月玲編著,教師是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教育者,自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方能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社會主義教師肩負著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重任,對當今教師的...
政治教育指形成學生一定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教程 比較完整的道德教育過程,一般包括提高認識、陶冶情感、鍛鍊意志、確立信念和培養行為習慣等主要環節。與通常的知識教育相比較,道德教育具有廣融性、同時性、多端性、重複性、...
《不道德教育講座》是2013年大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三島由紀夫,由紀夫深入洞悉人生、社會與文學的大膽異論,道德教育?那是什麼鬼?所謂心理健康的人,究其本質就是不 道德的人!內容介紹 99/100的道德加上1/100的不道德是危險的心理狀態 儘可能減少自己的善良秉性,正是不致受到誘惑的不二法門!「人類最...
《道德教育評論2006》是2007年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小蔓、 金生鈜。內容簡介 21世紀人類注定要跨出前所未有的步履,注定要面臨更多的挑戰。人類應繼承並生成什麼樣的道德觀,對人類能否走好未來的路、能否較好地應對挑戰至關重要。毫無疑問,在繼承和建構新的道德觀的過程中,道德教育能夠扮演一個重要...
《道德教育論》是一本2023年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錢廣榮。內容簡介 本書以德育對象道德人格與生命質量的提升為終級目標,以道德學習主體性充分發揮為基本追求,以道德教育為主線,逐一研討了德育範疇、德育的本質與功能、德育對象、德育目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德育主體、學校德育的社會環境等德育原理...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觀教育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具有階級性,例如可區分為封建主義道德觀教育、資本主義道德觀教育、社會主義道德觀教育等;另一方面,道德的發展也有一定繼承性,不同道德觀教育又具有一些共同性,可以相互借鑑。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觀教育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環境道德教育等...
道德品質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促進他們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的活動,是德育內容之一。影響和促進受教育者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的教育。在中國學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學生守則教育,學校常規紀律訓練,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
公民道德教育亦稱“國民公德教育”。一個社會中全體公民必須共同遵循的道德規範教育。德育內容之一。1949 年 9 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 42 條規定“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國民的公德”。1982 年 12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
《道德教育論》是200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振芳。本書介紹道德教育的研究對象、歷史、研究方法、類型和職能,全書十一章,包括道德教育概述、中西道德教育的歷史回顧、道德教育的方法和職能、宗教道德與無神論教育、唯物主義命運觀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 附註 福建師範大學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摘要 本書...
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大學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應是學生共產主義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者。因此,了解和掌握新世紀大學生思想道德狀況,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講是必需的;而要做好大學生的道德學習和道德建設工作,則更需要充分認識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所出現的新情況,注重大學生道德學習和道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創新,...
明德教育論壇他們快樂嗎?從“里斯本”到“汶川”目錄 論教育政策倫理及其基本取向 教育中的知識形式 經典重溫 杜威之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 德育理論研究 重提這個問題:“知識即美德”結合計算、禁忌、感恩三種模式的道德教學理念.班級規則與學生的德性成長 灌輸與教育:執其兩端,取其中央?教育造就中國社會 公民教育研究...
現代思想道德教育論 《現代思想道德教育論》是海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玉騰 內容簡介 本書從基礎理論的難點問題和社會生活的熱點問題出發,對現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領域中的一些重大問題做出科學回答,以推進我國思想道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創新精神的教育。2.理想信念教育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經濟與政治基礎知識教育;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知識教育;立足崗位、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教育。3.道德品質、文明行為教育 團隊精神精神、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教育;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
《當代道德教育的人學論域》是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將道德教育置於人學的視野,從人學諸多論域——人性、生命、主體、生活和公民——探討這些論域與道德教育的關係。因此,本書分為五章,分別是人性與道德教育、生命與道德教育、主體與道德教育、生活與道德教育、公民身份與道德教育。本書以人為主線,將人性、生命、...
《制度道德教育論》是2011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永剛。本書分析了制度在當前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探討了多元文化背景下以制度安排推動我國道德教育發展的基本策略等。內容簡介 制度,既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亦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道德教育缺失制度建設的維度,是造成道德教育低效甚至...
自詡看過200~300部中國電影就可以對中國電影妄加評論指手畫腳了?(敬請留意近期推出《為香港電影鳴不平--觀香港電影的秘密》。)關於幫助等 中 國的傳統道德觀念,講究“禮、義、仁、至、信”。仁,就是要慈悲為懷,樂善好施;義,要仗義疏財,助人為樂。所以產生了“一人有難大家幫,一家有事百家忙”...
道德心理結構指道德與心理的相互作用的聯繫方式,包括道德產生、形成和發展的心理基礎,道德活動和道德行為的心理機制、心理過程和心理狀態,道德對心理活動所起的作用等。它著重於研究由道德意識和道德活動所引起的心理應答規律,揭示道德的社會心理因素。 內容包括:道德對人們心理失衡、障礙和偏差的調節和克服;道德教育...
《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新論:基於通識教育視角》是2016年江蘇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海。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6章,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探討通識教育視域下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創新路徑。研究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既要堅持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行之有效的優秀傳統方法,又要結合時代特點,...
《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是2005年10月1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潔。內容提要 人—人心—人的善心,世間還有什麼比這些更有魅力?問題在於,以往的德育往往背離了人自身,背離了人心,背離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講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規定人去遵守的是...
據《騰訊教育》2013年5月30日報導“國內20天內連發至少8起校園性侵案”,海南萬寧發生“國小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到廣東深圳南山區某學校老師猥褻4名學生,20天內有8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這僅僅是被公開報導的案件,實際中有多少孩子被傷害,我們不得而知。造假 還有一些教師違背基本師德、學術道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