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縣制

道州縣制

道州縣制是唐代開始推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唐太宗繼位後,根據川分全國為10道;遼代仿唐制,全國分為五道,下轄府州縣;宋初,沿襲唐制,以道統州府,後改為路州縣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州縣制
  • 類型:行政管理制度
制度沿革
唐初,改郡為唐太宗繼位後,根據川分全國為10,但道不設長官,至唐肅宗時,道由監察區演變為行政區。為道、州(府)、縣三級制。公元807年,全國設48道,轄295州(府),統1458縣。
遼代仿唐制,全國分為五道,下轄府州縣。五道的治所即在五京,稱為上京道、中京道、東京道、南京道、西京道,由南面官統轄。道以下領、州、縣,大致府、州同級,但又有差別,府有直屬縣,又統轄領縣的州。州分為節度州、觀察州、團練州、防禦州、刺史州,其中節度州層級較高,與府同級,除自領縣外,還統轄領縣的州,以州轄州,這在歷代地方制度中是個特例。遼代的州級建置在規模上較小,“所謂州者,當契丹全盛時,但土城、數十里、民居百家及官舍三數椽,不及中原一小鎮,強名為州”。縣設縣令、縣丞、主簿、縣尉等職。道府州縣主要施行於漢人、渤海人的農業經濟地區。
宋初,沿襲唐制,以道統州府。宋太祖從制止分裂、集權中央的目的出發,逐步削弱方鎮的勢力,使各州府直隸中央,於公元994年廢除道名以負責財政事務的各轉運使兼統軍民庶政,“分路而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