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嘉興

《過嘉興》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詩的開頭二句用大筆濡染,勾勒一幅千岩萬壑、雲蒸霞蔚的三山雲海圖;三四句,寫“薄帆”進入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五至八句是作者用詩人兼畫家的筆觸,對江南水鄉風景進行細緻的刻畫;九十兩句描寫了詩人在夜幕下吹笛之景;結尾二句,寫樂曲引起詩人心靈的感受,不著痕跡地透露出自己對吳中水鄉無限依戀之情。全詩運筆自如,著色淡雅,可謂心與景會,再現了江南水鄉春末景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過嘉興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薩都剌
  • 作品出處:《雁門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過嘉興
三山雲海幾千里1,十幅蒲帆掛煙水2
吳中過客莫思家3,江南畫船如屋裡。
蘆芽短短穿碧沙4,船頭鯉魚吹浪花。
吳姬盪槳入城去5,細雨小寒生綠紗6
我歌《水調》無人續7,江上月涼吹紫竹8
春風一曲《鷓鴣詞》9,花落鶯啼滿城綠。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三山:指福州的三座山,即于山、鳥石山和越山。
2.蒲帆:蒲蓆作的船帆。煙水:煙波。
3.吳中:今江蘇蘇州吳縣區,古稱吳中。
4.蘆芽:剛出土的蘆葦幼芽。碧沙:長滿綠草的沙灘。
5.姬:對婦女的美稱。槳:划船的器具。
6.小寒:即小寒食,寒食節的第二天。
7.《水調》:曲調名,即《水調歌頭》。
8.紫竹:指竹簫。
9.《鷓鴣詞》:即詞牌《鷓鴣天》。

白話譯文

三山雲海遠隔幾千里,煙波浩渺十幅蒲帆高掛。
吳中過往的客人不要思鄉,江南的畫船就像家。
短短的蘆芽穿出了綠沙地,船頭鯉魚風吹起白浪花。
吳地美女盪著雙槳進城去,小寒時節細雨濛濛像綠紗。
我唱《水調》無人接續,江上月色清冷吹紫竹。
春風裡吹一曲《鷓鴣詞》,花落鶯啼滿城都泛綠。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薩都剌生長在北方,當時離開大都沿運河南下,前往福建赴任,途經嘉興,眼見江南的秀麗景色,詩人從一個異鄉人的角度,用充滿新奇感的語言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營造了一幅雲水茫茫、青山掩映的綺麗畫卷,點明此行的目的地是福州,寫景又兼敘事,卻沒有斧鑿痕跡,可謂妙筆。這兩句意境開闊,遠景可見千里雲煙,青山聳立;近景則有一艘帆船在煙水繚繞中緩緩穿行。詩如畫,畫如詩,顯示出薩都剌在詩歌和繪畫方面的雙重功力。煙水迷茫,美則美矣,但是容易產生前途何在的悵惘之情,在開闊高遠的意境之中,又不免略帶一點旅途的憂傷。
三四句則回應了上句里淡淡的旅途憂思。作者安慰自己,即使離家千里,但在如畫的江南景色里,盡可樂而忘憂,用不著思鄉,也不必惆悵。作者從北方來,面對江南美景,怡情開懷,因此要拋棄羈旅之思,敞開心胸來盡情享受美麗的水鄉景色。
五六句描寫了河岸的蘆葦,河邊的白沙和鯉魚。這是一幅欣欣向榮、充滿活力的水鄉景色。“蘆芽”即蘆葦的嫩芽,是江南特有的景物,蘇東坡描寫江南春景,曾有“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名句。“蘆芽短短穿碧沙”寫的也正是初春蘆芽破土而出的景象,“短短”二字尤能表現春天剛剛來臨、萬物甦醒生長的感覺;而“穿”字則描摹出蘆芽生長的銳氣,陸游曾有“蘆芽刺岸沙”句,“刺”與“穿”都表達同樣的意思;以“碧沙”形容沙岸,初讀感覺有點突兀,然而聯想到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名句,則沙岸被蘆葦的嫩芽所覆蓋,渲染成一片新綠。到這裡為止,全詩一直都表現靜態的美景,忽然靜態被打破了,“船頭鯉魚吹浪花”,歡躍的鯉魚,潑喇喇的水聲,立刻帶來了勃勃生氣。這兩句選取了江南特有的景色,遠可見蘆芽、碧沙,近可見鯉魚翻浪,遠近兼顧,又動靜結合,畫面層次感極強。
詩的七八句寫吳地女子搖著船槳划船進城之景。在水網綿密的地方,無論男女老少,皆能以船代步。一個江南女子,咿咿呀呀地搖著小舟,穿行在江上,這本身就是一幅非常嫵媚的風情畫,很容易引起外鄉人的注目。作者目送吳姬搖著船入城,漸去漸遠,暗示著暮色來臨,江上諸人逐漸歸家。只有作者這樣的過客,無家可歸,仍然留在江上;想到這裡,作者心情逐漸低落,從剛才的歡快又掉入若有若無的憂鬱,這才發現細細的雨霧帶來了絲絲寒意。吳姬、盪槳、細雨,都表現出江南柔媚、溫馨的特點。
詩的九十兩句,描寫詩人隨著夜幕降臨,暫時忘卻的鄉愁又湧上心頭。“水調”據傳由隋煬帝所作。放聲高歌一曲《水調》,但是卻沒有人唱和;周圍很靜寂,沒有人理解自己的心思,沒有知音,在這江上,詩人顯得非常寂寞。這時候江上月色清冷,從某個地方遠遠地傳來了悠揚的簫聲。“紫竹”這裡可能指紫竹簫,因為簫聲比其它樂器更加低沉嗚咽,與作者的輕愁和周圍清泠泠的月光也更協調。
末尾兩句,詩人在春風裡聽到了遠處傳來《鷓鴣天》的樂曲,仿佛看到落花飄飛,黃鶯婉轉鳴叫,而城裡正一片綠蔭蔥蔥。正是“草長鶯飛二月天”,從入耳的曲子裡,作者想像到春滿江城的景色,這是簫聲帶來的感受。這裡提到的“鷓鴣”,既指“鷓鴣天”曲牌,又有別的含義。鷓鴣是南方禽類,傳說這種鳥無論飛往哪個方向,一展翅必然先往南飛,因此被南方人視作思鄉的象徵,唐詩人鄭谷有“坐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之句,因為聽到鷓鴣詞,能讓在異鄉的江南人油然而起思鄉之情。鷓鴣的叫聲又被模擬成“行不得也哥哥”,對於離家出行的人來說,這一聲聲啼叫讓人想起家人的挽留,尤其令人傷懷。薩都剌作為來到江南的異鄉人,聽到一曲《鷓鴣天》,既勾起了鄉愁,又暗示江南對他的挽留和他對江南美景的無限留戀。整首詩從氣象開闊的千山蒼茫開始,結尾于樂曲所帶來的滿城春色,心情幾度起伏,最後在依依不捨中結束。
這首詩是薩都剌被後人傳誦的寫景紀行佳作。明人張習在《雁門集》題識中,認為《過嘉興》的特點是“婉而麗,切而暢”,即詩筆溫婉清麗,又精闢流暢,非常恰當地總結了整首詩的風格。清人蔡琰在他的《讀元人詩》中評價薩都剌的詩風,特意化用這首詩的詩句,概括為“十幅蒲帆江上路,橫吹紫竹太玲瓏”,可見《過嘉興》在後人心目中的位置。
在這首詩里,薩都剌用山水畫般朦朧而又優美的筆觸,細膩地描寫了被雲煙籠罩的遠山、被蘆芽染綠的江岸,鯉魚翻浪、吳姬盪槳,細雨綿綿、月色簫聲,這些江南景物逐一在詩中展現,卻又不覺得堆砌,只覺得每樣都不可缺少。寫法上或靜或動,或虛或實,結合得很巧妙,充分展現了薩都剌“風流俊爽”的風格。最後一曲《鷓鴣天》,可謂餘音裊裊。宋人張詠有一首《聞鷓鴣》:“畫中曾見曲中聞,不是傷情即斷魂。北客南來心未穏,數聲相應過前村。”意思是鷓鴣的啼聲曾在書本中見過,曾在樂曲中聽過,它們都與憂傷的情感聯繫在一起。北方來的客人到了南方,心還沒有安定下來,聽到數聲鷓鴣,還沒有反應過來,它們已經以鳴叫聲互相呼應著迅速飛走了,只把一片又甜蜜又憂傷的情思留給異鄉人。“北客南來心未穩”,其實也是薩都剌此時心境的寫照吧。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龍德壽:詩人乘華美的遊船,穿行於迷人的江南水鄉,淡淡煙波,蘆芽綠沙,吳姬盪槳,鯉魚浪花,目不暇接;還有那憂怨的笛聲,黃鸝的鳴唱,禁不住勾起了遊子思鄉的情懷。全詩運筆自如,著色淡雅,可謂心與景會,再現了江南水鄉春末景色。(《元好問薩都剌集》)

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2—1355),字天錫,號直齋,蒙古族。父因軍功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故為雁門人。泰定進士,授翰林應奉,後出任南御史台掾、淮西憲司經歷等職。棄官後隱居安慶司空山。詩多寫自然景色,清新綺麗。有《雁門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