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航空,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城鎮建設,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西漢,安邑為河東郡首縣,始置解縣。
魏、晉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安邑南北分設,是境為北安邑。
隋開皇十六年(569年),安邑縣兼置
虞州,隋大業初(605年),罷州為縣。義寧元年(617年),置
安邑郡,領安邑、虞鄉、夏縣。
唐
武德元年(618年),罷郡復置虞州,解縣復名而屬。武德三年(620年),析安邑縣地置興樂縣,故治今北相鎮西北,屬
秦州。
貞觀元年(627年),復入安邑。貞觀十七年(643年),解縣併入虞鄉縣,同屬蒲州。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復置解縣,屬
河中府。乾元元年(758年),更安邑名為虞邑,屬陝州。大曆四年(769年),復名安邑縣,隸河中府。
後漢乾祐元年(948年)九月,始置解州,治解縣,轄安邑、解縣、聞喜。
金初,置解梁郡軍,隸河東南路。貞裕二年(1214年),為節鎮
寶昌軍,安邑屬之。
元,復名解州,安邑仍屬之,隸平陽路。元貞元年(1295年),改隸
晉寧路總管府。
清依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為直隸州,隸平陽府,領安邑、夏縣、平陸、芮城、
垣曲五縣。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河東道移駐安邑縣運城,轄平陽府、蒲州府及解州、絳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隸州。
民國元年(1912年)1月2日,運城建立河東晉軍政分府,改解州為解縣。民國二年(1913年)3月,復置河東道,轄安邑、解縣等35縣。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安邑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4月,日軍在運城置河東道,領安邑、解縣等23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抗日政權
稷麓縣政府在上王鄉牛莊成立。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6月,安邑成立抗日縣政府,政權屬太岳第五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20日,閻錫山設第七專員公署於解州,轄芮城、永濟等六縣,同年9月,建立安北縣民主縣政府,隸太岳五專署,同年12月,改隸太岳三專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撤銷安北民主縣政府、安夏行政聯合辦事處,成立安邑縣民主政府。同年4月26日,解縣解放,同年12月2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縣政府。
1950年,運城專區治運城,轄運城、安邑、解縣等1鎮17縣。
1954年7月,解縣與虞鄉合併為解虞縣,縣政府駐解州。
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濟、
臨猗合併為
運城縣,縣治運城。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別析出臨猗、
永濟縣,原解縣、安邑仍稱運城縣。
1983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改運城縣為縣級運城市。
2000年6月1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撤銷
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鹽湖區;運城市設立鹽湖區,以原縣級運城市的行政區域為鹽湖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
行政區劃
名稱 | 下轄社區(村) |
---|
| 西花園社區、解放路社區、潞村社區、站前社區、八一西社區、朝陽社區居委會。 |
| 中銀社區、東關社區、高家垣社區、府東街社區、振興莊社區、河東西街社區、河東東社區、學苑社區、名邸社區、禹都花園社區、鳳凰社區、槐東社區、吉祥社區、鹽湖城社區、銀海社區、金鑫社區、鴻晉社區、廣場社區、中央城社區、東阜村、槐樹凹村、賀村鋪村。 |
| 府西街社區、紅旗西街社區、聖惠橋社區、富源社區、西郊村、杜蔡村、李店鋪村、姚家卓村、韓家營村。 |
| 銀湖街社區、池神廟社區、馬家窯社區、鹽化社區、聖惠嘉園社區、鐘樓社區、南郊村、柏口窯村、西姚村、義同村、銀張村、大李村、小李村。 |
| 葡萄園社區、康樂社區、石化社區、新橋社區、聖惠北路社區、禹香苑社區、四季綠城社區、理想城社區、陽光社區、黃河社區、天和社區、興棉社區、乾河社區、金稅社區、錦華社區、恆大綠洲社區、學苑花都社區、星河社區、御沁園社區、新豐花園社區、錦繡社區、北街村、原王莊村、東留村、西留村、西馮村。 |
| 新城社區、文侯社區、外灘首府社區、金海灣社區、黃金水岸社區、橄欖城社區、禹都社區、學府名都社區、信合名都社區、東方華城社區、周家坡村、蘆子溝村、廟村、南楊家卓村、任村、辛卓村、大市北村、三家莊村、灣子村、北街村、郭家卓村、東楊家卓村、西里莊村、西街村、南街村、小市北村、東王村、東街村、黃家卓村、下王村、軍屯村、上王村、徐家莊村、湯里村、馮柏村、丁蘆村、房埝村。 |
| 金色家園社區、寺北村、大渠村、北張村、羊馱寺村、南李村、程家莊村、南孫塢村、北孫塢村、東孫塢村。 |
| 皮革城社區、五洲觀瀾社區、天茂城社區、華源豪庭社區、姚孟村、岳壇村、新南村、呂儒村、曲渠村、留駕莊村、陽倦村、陶上村。 |
| 解州社區、曲村、常平村、蠶坊村、董家莊村、扆家莊村、五龍峪村、社東村、解州村、西元村、閆家村、郭家村、郊斜村、柳馬村、十里舖村、沙窩村、邱家坡村、中凹村、鄭費村、車盤村、東高玉村、西膏腴村、南營村、許賈村、北賈村、西辛莊村、喬家莊村。 |
| 三盛村、長樂村、尚義村、下張耿村、杜家坡村、廿里店村、雷家坡村、雙頭村、東辛莊村、馮莊頭村、南廟村、南莊村、康和村、西張耿村、趙村、王馬村、羊村、東麻村、美玉村、龍居村、長江府村、羅義村、王南村、小張塢村、贖馬村、袁家莊村、大張村、花西村。 |
| 學府社區、相城社區、北相村、南相村、曹允村、王桐村、南任留村、北任留村、麻家卓村、張村、李村、東古村、西古村、東翟底村、西曲馬村、東張賀村、西張賀村、楊包村、相北村、相西村、相東村。 |
| 張岳村、泓芝驛村、董杜村、西翟底村、孫余村、累德村、喬陽村、東莊村、寨里村、王過村北古村、郭半村、店頭村。 |
| |
| 站南社區、天兆馥園社區、五曹村、翟曹村、裴郭村、張良村、陶村、東紐村、西紐村、張金村、趙棠莊村、石碑莊村、寺家卓村、半坡村、張孝村、苦池村、大村。 |
| 蚩尤村、界村村、東郭村、磨河村、下月村、界灘村、下段村。 |
| 席張村、南賈村、西底張村、東底張村、西胡村、東胡村、黃花峪村。 |
| 金井村、大井村、侯村、赤社村、南扶村、貴家營村、謝家營村、衛唐村、衛褚村、洗馬村、西王村、曲凡村。 |
| 王范村、張董村、劉村莊村、姚張村、霍趙村、下馬村、三莊村。 |
| 馮村、杜村、新杜村、小張村、太方村、燕家卓村、畔南村、新順郭村、大郭村、郭西莊村、東陽村、中陽村、西陽村。 |
| 上郭村、邵村、西北莊村、路家莊村、北陳村、東陳村、中陳村、西陳村、南陳村、上段村、上馬村、蘇村。 |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鹽湖區,地處運城盆地中部,東連夏縣,西臨永濟縣、臨猗縣,南依中條山與平陸、芮城為界,北傍稷王山,同萬榮縣、稷山縣、聞喜縣相接。介於北緯34°48′~35°30′,東經110°12′~111°41′之間。東西長41千米,南北長62千米,總面積123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鹽湖區地勢呈東北向西南傾斜,南靠
中條山,最高海拔1357米;北依
稷王山,最高海拔1279米,兩山橫亘市南市北。中部地勢開闊平坦,海拔300至400米,是
運城盆地腹地。沿中條山北麓,地勢低凹,為
鹽池地帶。地勢除南(中條)北(稷王)兩山外,呈東北至西南傾斜,海拔300至600米。中條山西連華岳,東接太行,連綿300餘里,最高點刀山海拔高達1494.7米,由於居中若帶,故名;稷王山由
棒槌山、柏王山及余支峨嵋嶺組成,海拔600至1000米。
鹽湖區自南向北,有中條山、四十里崗、七里崗、
鳴條崗,峨嵋嶺、稷王山等東西走向的條帶高地與平原相間。由於境內山地、平原、崗嶺、階地交替,形成了多樣化的土質,可分為4個
土類、10個
亞類、22個
土屬,82個
土種。
氣候
鹽湖區地處華北高原,屬大陸溫帶季風氣候,光熱資源豐富,雨熱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247.4小時,年平均氣溫13.6°C,全年無霜期208天左右,歷年總積溫平均為513.8°C。
水文
鹽湖區有硝池、湯里灘、鴨子池、北門灘等天然湖泊,此外還有上馬水庫和苦池水池,庫容分別為4485萬立方米和1310萬立方米。主要河流有
涑水河和
姚暹渠,均為
季節性河流。中部因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土地鹽漬化較為嚴重。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鹽湖區常住人口為928334人。居住著漢、回、滿、苗、朝鮮等14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7%,回族占總人口的0.27%,其它少數民族人口數均不足百人。
2022年末,鹽湖區常住人口965788人。
政治
鹽湖區委副書記:張軍
鹽湖區副區長:秦浩(提名)
經濟
綜述
2021年,鹽湖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59.8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16億元,比上年增長7.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0%;第二產業增加值99.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7.6%;第三產業增加值235.20億元,比上年增長7.4%,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4%。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增加值15.86億元,比上年增長7.3%;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63.64億元,比上年增長3.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01億元,比上年增長40.9%;金融業增加值41.34億元,比上年增長6.6%;房地產業增加值1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3.6%;其他服務業增加值98.68億元,比上年增長8.7%。
2021年,鹽湖區全年全區財政總收入37.07億元,比上年增加48614萬元,增長15.09%,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013萬元,比上年增加14062萬元,比上年增長11.08%。其中稅收收入120095萬元,比上年增加11956萬元,比上年增長11.0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7588萬元,比上年減少14494萬元,比上年降低4.12%。
其中,教育支出63167萬元,比上年減少3770萬元,比上年降低5.6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2676萬元,比上年減少3529萬元,比上年降低21.78%;科學技術支出5201萬元,比上年增加450萬元,比上年增長9.47%;衛生健康支出32262萬元,比上年增加5463萬元,比上年增長20.39%;住房保障支出13239萬元,比上年增加5916萬元,比上年增長80.79%;農林水支出49873萬元,比上年增加2314萬元,比上年增長4.87%。
2021年,鹽湖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8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65.47億元,比上年下降2.4%。
第一產業
2021年,鹽湖區全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31.53千公頃,比上年增產1.58%。其中,夏收糧食種植面積17.42千公頃,比上年減產0.80%;秋收糧食種植面積14.10千公頃,比上年增產4.60%。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91千公頃,比上年減產53.33%。棉花種植面積0.13千公頃,比上年減產65.79%。蔬菜種植面積1.17千公頃,比上年減產30.77%。瓜類種植面積0.75千公頃,比上年增產27.12%。在糧食種植面積中小麥種植面積17.42千公頃,比上年減產0.80%;玉米種植面積12.84千公頃,比上年增產3.55%。
2021年,鹽湖區全年糧食總產量138787.25噸,比上年減少733.64噸,減產0.53%。其中夏收糧食產量68811.03噸,比上年增加1377.79噸,增產2.04%;秋收糧食產量69976.22噸,比上年減少2111.43噸,減產2.93%。油料作物產量1659噸,比上年減少2425.4噸,減產59.38%。棉花產量138.6噸,比上年減少378.9噸,減產73.22%。在糧食作物中,小麥產量68811.03噸,比上年增加1377.79噸,增產2.04%;玉米產量67278.05噸,比上年減少2224.99噸,減產3.20%。
2021年,鹽湖區完成10.6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村冷鏈設施建設,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五大萬畝基地建設推進有力,五個農業產業集群提質增效,省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9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達到48家,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值達28億元。支持42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培訓高素質農民6947名。
第二產業
2021年,鹽湖區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8家,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1%。在總計中,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6%;重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0.01%;股份制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11%。
2021年,鹽湖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111.95億元,比上年增長22.65%。在總計中,輕工業銷售產值31.42億元,比上年增長9.99%;重工業銷售產值80.52億元,比上年增長28.41%;國有控股企業銷售產值12.95億元,比上年下降0.85%;非公有工業銷售產值95.86億元,比上年增長27.16%。
2021年,鹽湖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6.4億元,比上年增長31.2%。其中:國有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15.9億元,比上年減少1.2%;集體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3.1億元,比上年增長10.7%;私人控股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9.2億元,比上年增長43.4%。
2021年,鹽湖區全年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13.7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8.7%。年末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12.32億元,比上年增長22.3%。
第三產業
2021年,鹽湖區全年房地產投資65.47億元,比上年減少2.4%。其中,住宅投資53億元,比上年增長6%;商業營業用房投資8.3億元,比上年下降4.9%。
2021年,鹽湖區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2.6億元,比上年增長15.8%。按行業統計,批發業實現銷售額326.1億元,比上年增長29.1%;零售業實現銷售額308.6億元,比上年增長20.3%;住宿業實現消費品營業額2.3億元,比上年增長38.7%;餐飲業實現消費品營業額10.6億元,比上年增長68.6%。
2021年,鹽湖區完成郵政業務總量6852.21萬元,比上年增長11.4%。全年鹽湖區各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482.86萬人次,同比增長18.66%;旅遊收入9201.48萬元,同比增長20.31%。
2021年,鹽湖區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1052.21億元,比年初增加107.17億元。其中,境內住戶存款餘額646.75億元,比年初增加72.50億元。全區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780.76億元,比年初增加114.79億元。其中,境內住戶貸款餘額338.87億元,比年初增加72.13億元;境內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441.89億元,比年初增加42.66億元。
交通運輸
公路
2021年,鹽湖區境內公路里程1471.82千米(不含國省道) 。其中縣道239.12千米,鄉道485.16千米,村道747.54千米。
鐵路
航空
運城機場2021年開通航線30條,通達35個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91.93萬人次,同比增長17.17%;貨郵吞吐量達到7306.46噸,同比增長35.99%。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1年,鹽湖區全區擁有中等職業學校25所 ,在校學生數22685人,教職工數1712人。普通中學學校56所 ,在校學生數66666人,教職工數7480人。國小學校81所,在校學生82200人,教職工數4644人。幼稚園數223所,在園幼兒41956人,教職工數5610人。特殊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數543人,教職工數86人。
2021年,鹽湖區改擴建鄉鎮幼稚園5所,新增普惠性幼稚園11所,13所農村國小撤併到鄉鎮,14所農村國中撤併到城區,教育資源更加最佳化。
科學技術
截止2021年末,鹽湖區全區專利總數2710項,其中發明有效數據236項,實用新型有效數據2128項,外觀設計有效數據346項。
2021年,鹽湖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家,省級、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各1家,“小升規”企業25家,全區規上企業達到90家,成功申報全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示範縣。新增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 1家、省級以上雙創基地2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比增長16%。
文化事業
2021年,鹽湖區高標準打造中條山文旅融合示範帶,關帝故里5A級景區加快創建,“一河三路”綜合改造基本完工,平常街火爆開街,成為關公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池神廟景區開發建設推進有力,中禁門北廣場對外開放,池鹽博物館開館運營。解楊旅遊公路沿線立面提升改造,南山運動公園建成開園,蚩尤文化園主體竣工。向陽小院、時光里小院成功入選“黃河人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通過省級驗收。成功舉辦第十二屆舜帝德孝文化節和首屆池鹽文化旅遊周等活動。
體育事業
2021年,鹽湖區在“奔跑吧·少年”2021年運城市青少年桌球、羽毛球、武術套路系列比賽中,鹽湖區桌球比賽獲得金牌15枚,團體總分第一名;羽毛球比賽獲得金牌10枚,團體總分第一名;武術套路比賽獲得金牌15枚,團體總分第一名。全年開展全民健身活動36場,激發全民健身熱情。
醫療衛生
截至2021年末,鹽湖區全區共有衛生機構948個(含診所)。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3個,鄉鎮衛生醫院14個、其他醫院96個、門診部(所)450個。衛生事業技術人員7176人,其中醫生3070人。全區衛生事業床位總數4351張,其中縣及縣以上醫院床位510張;鄉鎮衛生醫院床位454張;其他醫院床位3022張。
2021年,鹽湖區建設 105 個標準化村級衛生室,讓民眾初級診療不出村。建成 13 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社會保障
2021年,鹽湖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1元,比上年增長9.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03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6元,比上年增長10.9%。民生支出達27.8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2.4%。
2021年,鹽湖區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對象621戶,929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對象1903戶,3536人;特困供養對象969人。2021年,全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24585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72113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54157人,其中,企業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44510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17956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人數(不含離退休)11069人;參加失業保險26140人,參加工傷保險55800人。
2021年,鹽湖區城鎮新增就業4794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7587人,從業人員持證率達55%,城鎮登記失業率1.34%。
城鎮建設
2021年,鹽湖區紅星美凱龍、蘇寧廣場等商業綜合體開業運營,榮河1+1、萬榮易家等商超品牌連鎖發展。晉南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運營見效,被評為省級重點物流基地。全力支持中心城市建設,高效完成創新生態集聚區、南山新境市民廣場、半坡調蓄庫等20餘個重點項目前期征遷基礎任務。改造老舊小區20個、小街小巷65條,亮化提升巷道332條。中心城區170個無物業小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開展電動腳踏車充電專項整治行動,新建停車棚142處,完善充電設施1960個。高鐵北站城市公交樞紐服務中心和遊客集散中心建成運營。新建區鄉村道路28千米,完成農村戶廁改造5000座。
歷史文化
鹽湖區七千年前就有人類群居從耕,黃帝征戰蚩尤、舜帝吟歌《南風》、虞舜大禹禪讓、商湯伐桀滅夏、關公降生常平、劉伶醉臥王范等接續演繹,范仲淹、包拯、歐陽修等名臣治理鹽政的故事廣為流傳。區內文物古蹟星羅棋布,有中國死海·運城鹽湖,以中華武廟之冠解州關帝廟為代表的關聖文化建築群,名列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11處,省級9處,市級12處,區級118處。這裡先賢名流輩出,古有風后、關龍逄、李冰、衛夫人、關漢卿等名臣賢士。
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距今約5000萬年,由於山出海走,大量含鹽類的礦物質匯集在這裡,經過長期的沉澱蒸發,形成了天然的鹽湖。運城鹽湖“潞鹽”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而約在公元前30世紀,黃帝與蚩尤為爭奪河東鹽池而演繹的“黃帝戰蚩尤”,至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這場戰爭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因爭奪鹽湖資源而發生的大規模部落戰爭。封建社會時期,運城鹽湖的鹽稅曾占全國財政收入的八分之一。古代科學家沈括名著《夢溪筆談》里,對運城鹽湖的地質構造、鹽的生成有詳細論述;柳宗元的《晉問》稱鹽湖為“晉之大寶”;明代大思想家顧炎武的《天下君國利病書》,對運城鹽湖的資源有專論;現代史學家范文瀾的《中國通史》,也對運城鹽湖的經濟價值也有描繪。
風景名勝
運城鹽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中國山西晉南盆地,面積約132平方千米,已有四千多年的開發歷史。由於其鹽水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鹽湖南依蒼翠高峻的中條山,北靠峨嵋鳴條崗,東連涑水瑤台,西接黃河古渡。湖內銀泊萬頃,浩淼廣闊,蘆葦濕地環繞,水禽侯鳥族聚。
解州關帝廟(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建制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已初步形成了“解州關帝祖廟、常平關帝家廟、常平關帝祖陵”三關文物旅遊景區。
舜帝陵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西北10千米處,占地面積1778畝。景區由舜帝廣場、神道、百花園、植物園、歷山、條谷蒼野、雷澤湖以及遊樂場、動物園等組成。景區內松柏蒼翠、百花爭艷、道路阡陌。景區水系貫穿南北,皋、夔、稷、契四座拱橋與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博物館、會展中心座落園內,四有亭、同善亭、牡丹亭、月季亭、聖賢亭、懿德亭點綴其中,園內四季常青。
池神廟位於鹽湖區臥雲崗上,緊鄰鹽湖,建於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池神廟的四大景觀堪稱中華廟宇建築藝術的“孤本”:其一是唐代池神、日神、風神三大殿,其“並立及擁攜”的建築風格,獨具特色,自成一派。第二是廟內歷朝歷代的碑銘石刻的位置十分奇特,位於整個廟宇的中軸線上。第三,這些碑刻均為歷代君王所賜。第四,池神廟是全國僅存的一座由政府(朝廷)為企業(產鹽業)所建的廟宇。突出體現了鹽利在封建社會發展中的地位。池神廟建廟1200多年來,已被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山西省和原化工部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榮譽稱號
2020年1月2日,鹽湖區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0年6月2日,鹽湖區入選第五批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020年11月,鹽湖區入選第三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