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進口鼓勵政策
- 外文名:Import encouragement policy
類型,商品,具體內容,實施,
類型
商品
進口鼓勵政策實施的商品對象通常有以下幾類:
三是國內生產極少或根本不生產的某些產品。由於技術水平、資源秉賦狀況各國存在差異,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不能生產或即使生產成本也很高的不具有比較優勢的商品。對於這類商品的進口也可實行鼓勵政策、以滿足國內生產需求或消費需求。
四是某些特殊的具有戰略安全意義的商品。
為了保衛國家完全,政府對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先進的軍事裝備或相關的其它技術設備和資料的進口可以實行鼓勵政策。
具體內容
進口鼓勵政策的具體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關稅政策
政府對鼓勵進口的商品實行特殊的關稅優惠政策,視不同情況採取降低關稅直至全部免除關稅的措施。比如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對進口的原材料實行關稅減免。此外,進口鼓勵的關稅政策往往還和出口鼓勵的關稅政策結合起來使用。比如,用進口原材料生產的出口產品的退稅政策就是如此。這種退稅政策鼓勵了出口,但同時也鼓勵了用進口原材料生產出口品,實際上也等於鼓勵原材料進口。
二、非關稅政策
非關稅政策通常是用來限制進口的。但是,如果一國需要鼓勵某些商品進口,就可以通過降低非關稅措施的保護程度達到鼓勵的目的。由於非關稅措施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特別能夠適應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各種變化。比如,政,府可以通過放鬆對進口許可證的申領的管制程度有選擇地鼓勵某些商品進口,也可以通過對進口配額的控制,進口商品的檢驗等環節有針對性地鼓勵某些商品的進口。
三、國家專營
實施
由此來看,即使是開發中國家,也不應該完全排斥進口鼓勵政策在一定條件下的合理性。那種認為開發中國家進口規模越小越好的觀點是應該重新研究的。這種觀點認為,開發中國家普遍存在外匯短缺、國際收支狀況不良等問題、如果在這種條件下仍然大量進口,定會進一步惡化國際收支狀況,甚至還可能會陷入債務危機的旋渦。這種觀點表面上看來似乎是非常合乎情理的。但是y它卻是用靜態的短期的方法分析問題的結果。如果從一個較長時期用動態的觀點來看,開發中國家的進口鼓勵政策最初可能會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是,如果這種進口鼓勵政策使用得當,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開發中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將會提高,出口能力將會增強,進口鼓勵政策的積極效果就充分地表現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