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麥7號是一個小麥品種,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分櫱力較強,抗寒性較好。株型較緊湊,穗層較整齊,莖葉穗蠟質多,莖桿彈性較好,後期熟相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麥7號
- 持有人:連雲港市農業科學院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品種來源,
特徵特性
幼苗半匍匐,葉色深綠。分櫱力較強,抗寒性較好。株型較緊湊,穗層較整齊,莖葉穗蠟質多,莖桿彈性較好,後期熟相較好。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卵圓形、半硬質-硬質。區試平均結果:全生育期233.4天,與對照相當,株高83.3厘米,每畝有效穗42.8萬,每穗33.1粒,千粒重38.8克。抗病性經江蘇省農科院植保所2011-2013年接種鑑定:感赤霉病,中感紋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抗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品質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2011-2013年度兩年平均結果:容重831.0克/升,粗蛋白含量
產量表現
陝229/灌8116。
栽培技術要點
1、播種期。適宜播期為10月5日-25日。2、種植密度。適期播種每畝基本苗12萬-18萬。肥力水平偏低應適當增加基本苗。3、肥水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8公斤左右,根據測土配方配合施用磷、鉀肥,氮肥基肥占50%、平衡肥占10%、拔節孕穗肥占40%,抽穗揚花後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葉面肥。田間溝系配套,注意防澇防旱。4、病蟲草害防治。冬前及早春及時防除田間雜草,中後期做好赤霉病、紋枯病、白粉病和蚜蟲等防治工作。5、收穫。蠟熟末期抓緊收穫,確保豐產豐收。
適宜種植區域
2011-2013年度參加江蘇省淮北組小麥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24.2公斤,較對照淮麥20增產5.2%,兩年增產均達極顯著水平。2013-2014年度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06.1公斤,較對照淮麥20增產5.8%。
品種來源
江蘇省淮北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