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陽各族自治縣

連陽各族自治縣

在廣東省西北部。

1958年冬,連縣、連南、連山、陽山四縣(三連一陽)合併為連陽各族自治縣。1960年10月1日,劃出陽山縣,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連州各族自治縣。1961年10月,撤銷連州各族自治縣。恢復連縣、連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建置,屬韶關地區管轄。

現在,這個區域屬清遠市版圖,被人們統稱“連陽區域”或“連陽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陽各族自治縣
  • 位於:廣東省的西北部
  • 總面積:約8630平方公里
  • 管轄:屬韶關地區
基本概況,民族風情,歌舞,服裝,三連一陽,連州市,連南縣,連山縣,陽山縣,

基本概況

連陽各民族自治縣位於廣東省的西北部,五嶺南麓,北江支流連江上游。北靠湖南省永州、郴州兩市的宜章、臨武藍山、江華等縣;西連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南接懷集、廣寧、清遠;東鄰英德、乳源。總面積約8630平方公里。連州、陽山均建立於西漢時期,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連州是北上中原的古官道,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許多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唐代文學家韓愈,詩人劉禹錫,北宋哲學家周敦頤,南宋宰相張浚、學者張式,明代詩人屈大均,清代學者翁方綱等文人雅士、墨客騷人都在這裡留下了詩文、墨跡和碑記。連州又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漢代伏波將軍路博德、南宋著名將領岳飛以及唐朝黃巢都在連州駐守過。當年鄧小平、張雲逸曾率領紅七軍轉戰連州,留下一段佳話。連州還是唐朝宰相劉瞻、晚唐詩人孟賓於和和抗日名將馮達飛的故鄉。
連陽各族自治縣
連陽各族自治縣

民族風情

(瑤族) 瑤寨不大,可以慢慢地在寨子裡逛,看“先生公”念經,看莎腰妹(未婚女子)繡花,看阿貴(未婚男子)釀酒,到梯田裡看牛,看瑤家人跳長鼓舞……真的,來到瑤寨,不能不聽這裡的歌,不能不看這裡的舞。

歌舞

瑤寨是歌舞之鄉,每逢十月十六盤王節、耍歌堂,或七月七開唱節、新春遊坡節等盛大節日,瑤家男女老少一齊出動,打起山歌擂台,或對歌,或盤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聲嘶力竭才罷休。其中,“耍歌堂”已成為連南瑤族自治縣傳統的民間盛會,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連陽各族自治縣
瑤寨的歌舞是很有“儀式感”的。首先是鳴禮(銃)炮,九響銃炮一放,人們就興致勃勃地“出歌堂”了。浩浩蕩蕩的歌堂隊伍由祭儀的主持者——“先生公”帶領,羅傘和竹幡隊跟在後面,繼而是長鼓隊、牛角隊、銅鑼隊、嗩吶隊、歌舞隊等等,鼓角喧天,載歌載舞。
出歌堂的眾人到達“歌堂坪”後,便進行“過州舞”表演,相傳排瑤的祖先遷徙到連南時,一共過了九州十
府,歷經千辛萬苦,“過州舞”因而得名。過接下來的長鼓舞表演,富有傳奇色彩,這是連南排瑤世代相傳的民間傳統舞蹈。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勤勞英俊的青年叫唐冬比搭救了一位天上下凡的仙女名叫房沙十三妹,兩人傾心相愛結為良緣。可是玉皇知道後,令雷公下凡迫仙女回宮。仙女囑咐唐冬比去砍琴樹造長鼓,舞之蹈之擊之七十二遍,即可上天相會。唐冬比照辦不誤,果然如願團聚。從此瑤胞們跳起長鼓舞,表達對忠貞愛情的祝福。

服裝

瑤族在漫長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五彩斑斕、古樸多姿的服飾,便是其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早在漢代,就有對其先民"好色衣裳"和"衣裳斑斕"的記載。千百年來,儘管瑤族處於遷徙、游耕狀態,但其服飾仍然保持款式繁多、色彩奪目、圖案古樸、工藝精美的鮮明瑤族特點先講頭飾。排瑤男女老少都留長頭髮、盤結頭上成圓錐武形。為了美觀,他們的髮髻上纏有紅、綠、黃色絨線,再插1至3支雉雞尾。耳吊鋁、錫、銀制的耳環,脖子上套上數個項圈。這是一般男女共同的打扮。外人不細心,很難區分男女。其實,男和女的頭飾裝束是有明顯的區別的:男界裹的紅頭巾,一丈多長,把頭頂纏成個大磨盤似的,插的雞尾寶劍似的,顯得非常威武。而女界裹的是繡花頭帕,頭帕里還纏有玉鐲形的"白木通"(一種海綿狀的樹蕊),或野薏米串珠,插的雉雞尾是白色柔軟羽毛,並插有銀簪或銀釵、山花等裝飾品,顯得十分秀麗端莊。不過,凡是披戴頭帕的女性,均為結婚的標誌。未婚的姑娘,頭上是不罩頭帕的。軍寮、大坪等地瑤排,結了婚的婦女,頭戴竹殼大板紮成"小樓",佩戴各種銀牌、銀釵,莊重耀眼,更顯瑤族特色。除了頭飾、項圈,婦女們還戴鋁製或銀制的手鐲,富裕人家的婦女戴的則是玉手鐲、金耳環。孩子們多戴鐵制或鋁製的腳鐲,以示避邪惡,吉祥如意。
連陽各族自治縣
民族習俗(壯族) 在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裡都舉行 “裝古事”、“歌堂夜”、“舞火龍”、“舞木貓”、“物壽星公與龜鹿鶴”、“舞春牛”、“鬧年鑼與賽銅鑼”、 “舞龍燈”、“小長鼓舞”、“坐歌堂”等極具本地民族特色的傳統文藝活動。春節是一年最隆重的節日,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壯族白天走親訪友,夜晚舉辦文娛活動,有“歌堂夜”,男女各為一方,圍著火堆對歌鼓,走村過寨游演。
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晚上各鄉鎮有“舞火獅”活動,在振天的鞭炮聲中,舞獅人輪番上陣,場面蔚為壯觀。
二月二 為壯族的開耕節,家家戶戶做湯糍過節,預兆開耕順利,來年豐收。壯族的家長身披蓑衣,頭戴笠帽,卷上褲腿,光著腳板,捧一碗湯糍,向田野祝願“開耕順利,全年豐收”,在此節日,並有來客吃飯不留宿的習俗。意為留客住宿,山地作物會遭受禽獸糟蹋。瑤族則把糍粑拿到地里粘在竹竿上給鳥吃,意願鳥兒在春播時不要再吃地里的種子。
四月八 古稱“龍華會”,俗稱牛王誕,是壯族大節,這天,壯家門邊、牛欄都插上帶葉楓枝,耕牛免役,宴親會友,甚為熱鬧。並炊黃、黑二色糯米飯分餵黃、水牛,人也抓吃。若家中有小孩體弱多病,就抱他進牛欄里抓著吃,以示讓小孩能像牛一樣粗食、快長和健壯。而瑤族餵牛則做糍粑及甜酒吃,不請客。
五月初五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連山的過山瑤則不叫端午節,他們叫它瑤節。在這一天,瑤胞除殺雞殺鴨、吃米粽外,還在各家門口掛葛麻藤,以辟邪。
七月初七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連山壯族傳統節日“七月香”,此節日壯家人概不請客加菜,而是要下河戲水、沐浴。傳說此日天上銀河水與人間溪河水匯流,河裡流的都是聖水,對人類十分有益,人們沐浴後可消炎、除毒、驅邪、潤皮膚、靚麗、不生熱痱、少生病、益壽延年。這一天壯家的姑娘、少婦都習慣在午時前後跳進河裡用聖水洗頭、洗澡、用手搧水耍玩嬉鬧。據說此日取水制醋,醋香耐放,經久不壞,故稱“七月香”(又稱“長久節”)。2006年9月23日成功舉辦了廣東(連山)首屆壯家“七月香”戲水節。
九月九 壯族稱禁火節,搞“送火神”活動,農戶在這天在曠野用稻草或茅草紮成草屋,到晚上每家一人各持火把同去燒屋,然後“吆喝”一聲摸黑回家,意為送火神上天,避免火災。
除了上述大型的節日活動外,六月六的嘗新節,壯族包二、三市斤重的艾青棕,到田頭祭神,壯語叫“拜久那”,祈求田頭神庇五穀豐登。七月十四的壯族探親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十月十六瑤族耍歌堂節等等。

三連一陽

連陽各族自治縣 版圖裡的連縣、連南、連山、陽山四縣(三連一陽),情況如下:

連州市

連州市地處廣東省西北部,是粵、湘、桂三省(區)結合部的商貿中心,又是粵西北區域經濟文化中心。轄10個鎮和2個民族鄉,面積2663平方公里,人口52萬多。距廣州230公里,清連高速公路、107國道、323國道和建設中的二廣高速貫通全境。
連陽各族自治縣
連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西漢初立縣,隋開皇十年置州,歷代先賢志士韓愈、劉禹錫、周敦頤、岳飛、康有為等均留下足跡。連州又是一座時尚開放的城市,從2005年開始連續成功舉辦三屆連州國際攝影年展,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中國攝影之城稱號。
連州山清水秀,旅遊資源豐富。有神奇瑰麗的地下河、嶺南畫廊之譽的湟川三峽、夏涼冬雪的潭嶺天湖,有古木參天、溫泉飛瀑的大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千年斜塔----慧光塔、保存完整的古村落、燕喜園林、歷代名人手跡的摩崖石刻、道教第四十九福地等歷史人文景觀。
連州名片:中國攝影之城、中國生態旅遊大縣、全國最具原生態旅遊大縣、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碳酸鈣之城、中國水晶梨之鄉、中國紅蔥之鄉

連南縣

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南位於連州市西南部,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總人口16萬,是唯一的排瑤聚居地。境內峰巒疊嶂、風景如畫,民族風情濃郁,是獨具特色的觀光旅遊勝地。風景名勝有萬山朝王、三排瑤寨、地下盆王宮、南崗千年古寨、油嶺歌堂、獅山桂園、石洋坑瑤族長壽溫泉、盆古王文化園、板洞天湖等。形成民族風情和生態旅遊兩大旅遊熱點。
連陽各族自治縣
連南名片:中國油茶之鄉、中國蠶絲之鄉、中國無核檸檬之鄉、廣東綠色名縣

連山縣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山位於粵、湘、桂接合部,有一腳踏三省之說。連山青山疊翠森林覆蓋率達83.6%,是廣東省覆蓋率最高的縣,連山總面積1265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瑤族和壯族占65%以上。連山歷史悠久,自南朝梁武帝天監五年(506年)置廣德縣至今已1502年。
連陽各族自治縣
連山名片:廣東林業生態縣、全國綠化達標百佳縣、廣東民族民間藝術之鄉、廣東衛生城鎮

陽山縣

陽山縣位於連州市的東南部,西漢時期已置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全縣轄12個鎮和1個瑤族鄉,總面積3148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陽山縣人傑地靈,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探明的主要礦產有35種,煤炭儲量達1.7億噸,森林資源豐富,生態公益林達276萬畝,是全省最大的生態公益林縣,是全省生態旅遊的最新亮點。主要旅遊景點有廣東第一峰旅遊風景區、石螺森林溫泉、水口魚水旅遊風景區、連江山水風光、玉龍宮溶洞、縣城賢令山、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神筆洞等。
陽山名片:中國越野之都、全國封山育林先進單位、中國農村水電之鄉、中國反季節蔬菜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中國陽山雞之鄉、中國淮山之鄉、廣東省旅遊強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