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游公太

連城游公太

連城游公太,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民俗,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迎公太”是祭祀閩王王審知,連城當地人稱為“珨瑚公王”或“珨瑚公太”。據了解,“游公太”源於明代,是在閩西連城、長汀一帶流傳的客家民俗盛會,以祭祀開閩王王審知為主題,由閩西連城、長汀一帶13個區域輪流開展,每個區域13年舉辦一次。家家戶戶焚香燃炮,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010年12月5日,“連城游公太”被列入龍巖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城游公太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5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
歷史淵源,活動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游公太”的習俗起源於明代,由連城、長汀一帶十三個區域,大多以村莊為單位開展,每個區域集體舉辦一年,以十三年為一輪迴,舉辦的十三個區域集體有“河源十三坊”一說,活動充分展示了客家人繼承傳統、熱情好客、團結向上的精神面貌。
舊時,連城縣宣和鄉的所有村莊稱為“上河源”,連城縣朋口鄉的馬埔、張家營、洋坊、文坊、朋口等五個村莊稱為“下河源”。上、下河源統稱為“河源里”,又稱“河源十三坊”。每年春耕開始時的農曆二月初二日,河源十三坊,再加上文亨的湖峰、莒溪的壁洲和長汀的鐘屋村等附近村莊,都要舉行“迎公太”祭祀民俗活動。河源十三坊“迎太公”民俗,據說早在明朝中葉就有了,除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停辦外,沿襲至今,已有400餘年歷史了。
據史料記載,閩王王審知(862—925)是河南固始人,公元885年入閩先後任福建觀察副使、威武軍節度使,後梁封為閩王。清廉主政八閩29年,保境安民,使福建經濟繁榮。為紀念閩王功績,連城縣宣和、朋口等鄉鎮的十三村坊,每年輪流舉行“二月三,游公太(閩王)”廟會。
2010年是輪到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入公太”。
2017年由培田村主辦,據說遊行隊伍長達五、六公里,遊行了五個多小時,遊行隊伍中出現了俄羅斯姑娘和黑人姑娘,觀眾達七、八萬人,盛況空前。

活動流程

“迎公太”由“十三坊”按早已排好的固定順序輪流祭祀,數百年不變。所以這些村莊十三年才能輪到一次主持祭祀活動。當年的農曆二月初一,上年祀奉珨瑚公王的村莊便將珨瑚公王送回廟中,稱為“入廟”,供十三坊和鄰近村莊民眾到廟中祭祀。
農曆二月初三或初四,當年輪值主持祭祀的村莊到廟中將“珨瑚公太”迎去,稱為“出廟”,也稱“入公太”。並開展巡遊到家家戶戶的“巡公太”活動。
村民早早就到朋口鎮馬埔村的玲瑚廟中,將“公太”抬回村里,和早已準備好的禮炮、大鑼、會標、牌匾、四代領袖像,一千面三角旗隊、鑼鼓隊、十番隊、舞獅隊、花台古事、麒麟、兒童扮八仙騎馬方隊,以及文地、曲溪、魚潭等一村一支的彩車方隊,三輪小車、板車、機車等載的古事方隊,及舞龍、竹馬燈、腰鼓、涼傘方隊和一列抬閣古事隊等,連成一列浩蕩隊伍,最後由神銃、王審知畫像、八仙、八匹馬、禁牌、鼓首隊和珨瑚公太神轎等組成的“公太”儀仗隊壓陣。23組、100多個神銃手前後穿梭鳴放神銃。數千人的隊伍浩浩蕩蕩,自村頭游到村尾。沿路各家各戶都在家門口擺設三牲香案,殺雞送花放鞭炮迎送。以致一路鑼鼓喧天,炮銃轟鳴,人山人海。尤其是小孩騎在竹片畫布紮成的、由板車推著走的“頂馬”上,由家人護著巡遊的各色騎馬古裝人物古事,為閩西各地迎古事活動中僅見的獨特特色。在游遍主辦村的各個自然村後,即把珨瑚公太放進輪值村莊的宗祠里供奉,供四方信眾湧來上香燭祭拜。當晚家家戶戶賓客滿座宴飲。然後在村里觀看舞龍、舞獅、遊船燈和漢劇、木偶戲演出。直到深夜,一場民俗活動才告結束。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連城游公太活動不僅傳承傳統民俗文化,而且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流動平台。
保護措施
馬埔玲瑚公廟是連城“河源十三坊游公太”活動的重要場所。位於連城縣朋口鎮馬埔村,始建於明正統年間。20世紀90年代由祖籍朋口鎮的連城台北同鄉會會長項裕昌、陳省夫婦,祖籍宣和鄉培田村的旅台文人吳淳等捐資維修。2000年,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7年2月28日(農曆二月初三),連城縣宣和鄉(吳家坊)“客家莊園”古村落培田、升星等村舉行十三年輪一次的傳統“游公太”廟會。
2018年3月17日,福建閩西客家連城縣宣和鄉舉行傳統的“游公太”民俗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