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客家元宵節

閩西客家元宵節

閩西是客家的祖籍地,客家民系形成地之一。客家人在遷徙中,也把古老的中原文化習俗帶到這裡,並與當地原有文化相互吸收,形成獨特的客家節慶習俗。閩西客家元宵節慶活動主要分布於閩西的連城、永定、長汀、武平、上杭五個客家聚居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西客家元宵節
  • 別名:山區的狂歡節
  • 節日時間:正月十四、十五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閩西的連城、永定、長汀、武平、上杭五個客家聚居地
  • 節日起源:祭祀求雨
  • 節日活動:游大龍、走古事、花燈、燒炮
  • 節日意義: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形式游大龍:以姓氏為單位,由各戶各出一節自作的龍,長度最少也有上千米,由接公工…扎龍…接龍…游龍…燒龍。走古事:以後族為單位,每戶一棚古事,每棚產事挑選兩名十歲左右的倩男,按戲曲裝扮,化妝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主角坐上頂,一名扮護將坐轎台。具有競技比賽性質,同時,不僅在陸上,還要在水中競技。花燈:以正溪的花燈為例,在形式結構、花燈色彩,工藝技巧諸方面都別具一格。整個花燈由一百零八個(也有九十六個的)各式各樣的小花燈組合而成。燒炮:農曆正月十四日,家家籌備“燒炮”元霄活動,他們購置一萬至十萬響的鞭炮。十五日凌晨一時許,村民抬著“二太祖師”菩薩轎,獅、豹,龍、鳳旗、鑼鼓、十番佇列,自北向西至東南全村遊行一圈。每到一戶人家門前,村民就燒香點燭,燃放鞭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