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南通西至張家港段(不含張家港站附近)橋樑工程及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鋪砟由
鹽通高速鐵路工程代建;張家港站通蘇嘉場及相鄰區間同步實施工程(包括所有線下和線上工程)13.600千米由
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工程代建。
2017年4月20日起,《新建鹽城至南通至張家港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發布。8月7日起,《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發布。8月22日起,《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全本公示。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文中指出:“同步實施南通西至張家港段部分橋樑工程等(含滬通鐵路長江大橋鋪砟)”。10月30日,《新建鹽城至南通鐵路初步設計》獲中國鐵路總公司、江蘇省政府聯合批覆。
2018年1月16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南通西至張家港段開工建設。4月19日起,《新建鐵路蘇南沿江鐵路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進行全本公示。
2018年12月13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嘉甬段專題研究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
2019年4月19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預可研在北京通過審查。5月28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跨杭州灣大橋海上勘察工作全面啟動。6月30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寧波段為期3至4個月的海上勘察作業正式啟動。8月19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跨杭州灣通道完成地質勘察。
2020年3月24日,“通蘇嘉甬鐵路工可預審會”召開。3月25日,“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前期工作推進會”召開。7月14日至17日,國鐵集團鑑定中心在蘇州召開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評審會並對寧波至嘉興至蘇州段進行了現場踏勘。
線路站點
沿線車站
序號 | 站名 | 里程(千米) | 車站位置 | 連線線路 | 隸屬單位 |
---|
1 | 南通西站 | 0 |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平潮鎮 | | |
2 | 張家港站 | —— |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橋鎮 | |
3 | 常熟西站 | —— | —— | |
4 | 蘇州北站 | —— |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南天城路 | |
5 | 汾湖站 | —— | —— | |
6 | 嘉興北站 | —— | —— | |
7 | 嘉興南站 | —— | 浙江省嘉興市余新鎮 | |
8 | 海鹽西站 | —— | —— | |
9 | 慈谿站 | —— | —— | |
10 | 莊橋站 | 332 | —— | |
線路走向
通蘇嘉甬高速鐵路起自南通,跨越長江,經張家港、常熟、蘇州城區、吳江、嘉善至嘉興城區,引入
嘉興南站,經海鹽西設站,以單建鐵路橋的形式跨杭州灣,在杭州灣新區登入並經慈谿設站,至慈城北設線路所,通過聯絡線引入莊橋至寧波站,並預留慈城線路所銜接擬建的
寧波西站和甬台溫高鐵的通道接軌條件。
運營情況
截至2020年7月,通蘇嘉甬高速鐵路通張段仍處於建設狀態,預計將隨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同步開通運營。
截至2020年7月,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張甬段尚未開工。
主要工程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通蘇嘉甬高速鐵路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位於蘇州市和南通市之間,全長11.072千米,其中公鐵合建段長6993米;是世界上首座千米級公鐵兩用斜拉橋;大橋分為上下兩層,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下層為4線高速鐵路。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通蘇嘉甬高速鐵路所經過的杭州灣水域海況複雜,施工面臨潮差大、流速快、流向亂等惡劣條件,施工風險較高。
價值意義
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建成後,將串聯起蘇州南北多個行政區域,成為蘇州“豐”字形鐵路網縱向主骨架,同時將打通東部沿海更為順直的鐵路客運通道,成為沿海通道的重要輔助通道,預計將吸引沿海通道中現需繞行杭州等樞紐的車流,大大縮短蘇北、蘇中及蘇錫常都市圈與杭州都市圈的距離。(《蘇州日報》 評)
通蘇嘉甬高速鐵路建成後,將大大縮短寧波至上海、蘇州、北京等地的出行時間和出行成本,有望實現寧波至蘇州、上海“1小時交通圈”,寧波至北京5小時內到達。(寧波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