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是唐代詩人高駢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高駢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
官閒馬病客深秋,肯學張衡詠四愁。紅葉寺多詩景致,白衣人盡酒交遊。
依違諷刺因行得,淡泊供需不在求。好與高陽結吟社,況無名跡達珠旒。
作者簡介
高駢(821-887),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孫。祖籍渤海蓚縣(今河北景縣),先世乃山東(太行山以東)漢族名門渤海高氏。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時歷淮南節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光啟中為畢師鐸所殺。家世禁衞,頗修飾,折節為文學,筆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鹹通二年(八六一)張翔所撰唐蹈溪廟記,為其所書。
《唐書本傳、集古錄》唐末大將。字千里。高駢之先世為渤海人﹐遷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為唐憲宗李純時名將,世代為禁軍將領。高駢累仕為右神策都虞候。懿宗初,高駢統兵御党項及吐蕃,授秦州刺史。鹹通七年(866)﹐高駢鎮安南,為靜海軍節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廣州江道,溝通交廣物資運輸。後入為右金吾大將軍,除天平軍(今山東東平北)節度使。僖宗乾符二年(875),移鎮西川,在任上刑罰嚴酷,濫殺無辜,但有幹才,他築成都府磚城,加強防禦。又在境上駐紮重兵,迫南詔修好,幾年內蜀地較安。五年,徙荊南(今湖北江陵)。當時,王仙芝、黃巢起義軍轉戰江南,朝廷任高駢為鎮海軍(今江蘇鎮江)節度使、諸道兵馬都統、江淮鹽鐵轉運使。次年,又遷淮南(今江蘇揚州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仍充都統、鹽鐵使以鎮壓起義軍和主管江淮財賦。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之孫,家世禁衛。幼頗修飭,折節為文學,初事。朱叔明為司馬,後歷右神策軍都虞候、秦州刺史。鹹通中,拜安南都護,進檢校刑部尚書,以都護府為靜海軍,授駢節度,兼諸道行營招討使。僖宗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遷劍南西川節度,進檢校司徒,封燕國公,徙荊南節度,加諸道行營都統、鹽鐵轉運等使,俄徙淮南節度副大使。廣明初,進檢校太尉、東面都統、京西京北神策軍諸道兵馬等使,封渤海郡王,為部將畢師鐸所害。詩一卷。
乾符六年(879年)黃巢軍隊沿長江南岸西進,朝廷任高駢為鎮海軍(今江蘇鎮江)節度使,高駢遣將領張璘、梁纘阻擊,黃巢轉由浙江南進廣州,廣明元年(880年)黃巢北上,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饒)擊斃張璘。七月,飛渡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