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監管

逆周期監管理論認為,周期性會導致商業銀行在經濟上行時期大量放貸積聚風險,助推經濟泡沫經濟下行時期引發信貸緊縮,從而擴大巨觀經濟在經濟周期不同階段的波動幅度,並最終加劇金融體制風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逆周期監管
  • 類型:理論概念
  • 作用:資本充足率等
  • 對象:商業銀行
背景,作用,

背景

經濟周期的存在使金融體系在經濟擴張時期加速風險的集聚,並且在經濟衰退時期集中釋放,從而進一步加劇金融體系和巨觀經濟的波動,這種現象被稱為金融體系新周期性。如何實施監管制度的變革,緩解銀行體系新周期性的負面影響,促使銀行業在經濟擴張時期集聚的風險在經濟衰退時平穩釋放,使巨觀經濟運行更加穩定,是後危機時代國際金融監管體制變革的應有之意。

作用

逆周期監管機制將是今後銀行業監管發展的一個重要機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資本充足率
為了緩解銀行體系的正周期性,資本監管要求應隨著經濟周期不同階段的轉化和變化體現出應時而變的時代特徵。在資本數量方面,經濟擴張時期,商業銀行應累積較多的資本以應對經濟衰退時期的需要;在經濟衰退時期,可以適當降低對商業銀行資本的監管標準,促使商業銀行增加信貸投放,推進經濟的復甦。在資本質量上,經濟擴張時期,商業銀行資本結構中核心資本的占比應較高;在經濟衰退時期,可以允許商業銀行在資本補充上更多地依賴附屬資本
第二,不良貸款
在經濟擴張階段,對不良貸款率可以保持較低的監管容忍度,在經濟衰退階段則應保持一定或較高的監管容忍度。
第三,撥備覆蓋率
為了應對新周期性,最佳的制度安排應採用動態撥備制度,即經濟擴張時提高對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的監管要求,經濟衰退時適當降低此項要求,使商業銀行在經濟繁榮時期計提的資金可以用於經濟衰退時的貸款損失。
第四,流動性比率
流動性比率的逆周期監管是指在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對商業銀行實施差別化和動態化的流動性監管。具體而言,在經濟擴張時期,適度降低對商業銀行流動性的監管要求,讓商業銀行擁有更多的資金;在經濟衰退時期,要求商業銀行持有較高的流動性比率,保持較充分的流動性,以便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擠兌風險。
第五,跨業經營
在經濟擴張階段,應嚴格控制商業銀行的跨業經營,防範金融風險在信貸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相互轉移,不斷積累;在經濟衰退時期,可以允許商業銀行開展跨業經營,推動商業銀行收入來源的多元化,防止經濟衰退時期商業銀行陷入經濟困境。值得強調的是,無論哪個時期,都必須加強對商業銀行跨業經營的並表監管
第六,薪酬激勵機制
逆周期激勵監管機制要求商業銀行建立動態的、持續的、跨周期的業績考核和薪酬制度,平滑經濟周期對銀行員工薪酬的影響,促進短期激勵與長期激勵的協調。薪酬激勵監管的重點是在商業銀行薪酬制度安排中引入風險抵扣機制、風險延期機制和風險支付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