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舍人還朝

《送范舍人還朝》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開頭八句通過獨悽然、憂國淚和氣生癭的描寫,傳達出自己憂國憂民的熱忱及心頭的苦悶。後十二句寫金兵敗象已露,統一中國當為時不遠。全詩洋溢著強烈的忠君愛國之情。抒情線索環環相扣,層次連貫清楚,語句親切明白,如話家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范舍人還朝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七言古詩
  • 作者:陸游
  • 作品出處:《劍南詩稿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范舍人1還朝
平生嗜2酒不為味3,聊欲醉中遺4萬事。
酒醒客散獨悽然,枕上屢揮憂國淚。
5如高光6那可負,東都7兒童作胡語。
常時念此氣生癭8,況送公歸覲9明主。
皇天震怒賊得長,三年胡星10失光芒。
旄頭11下掃在旦莫12,嗟此大議13知誰當14
公歸上15前勉書策16,先取關中次河北。
堯舜17尚不有百蠻18,此賊何能穴中國19
黃扉20甘泉21多故人,定知不作白頭新22
因公並寄千萬意,早為神州23清虜塵。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范舍人:指范成大
  2. 嗜:愛好。
  3. 味:美味。
  4. 遺:忘記,忘卻。
  5. 君:君主,指宋孝宗。
  6. 高光:指漢高祖劉邦和漢光武帝劉秀
  7. 東都:指北宋都城汴京。
  8. 癭(yǐng):頸部或咽喉的腫瘤。古人以癭為心情抑鬱容易得這種病。
  9. 覲:朝見。
  10. 胡星:比喻金人。
  11. 旄(máo)頭:星座名,又名昴星,古人認為是胡星,這裡指金人。
  12. 莫:同“暮”。
  13. 大議:指北伐討金的主張。
  14. 當:主持。
  15. 上:古代專指帝王。
  16. 勉畫策:努力出謀畫策。
  17. 堯舜:兩人都是傳說中的古代部落聯盟首領。
  18. 百蠻:對邊外少數民族的統稱。
  19. 穴中國:以中國為巢穴,即長久盤踞中國。
  20. 黃扉:指宰相府。
  21. 甘泉:漢代的宮門,這裡借指宋朝宮殿。
  22. 白頭新:指交往時間長,但交情淺,相互難以深入了解。不作白頭新,即指心心相印的朋友。
  23. 神州:中國的代稱。

白話譯文

生平喜歡喝酒並不是為了酒的味道,只不過要在醉中忘卻萬事罷了。
酒醒了,客散了,又獨自黯然神傷,在枕上常常揩拭憂國之淚。
現在皇帝如漢高祖、漢光武,做臣子的怎可辜負;汴京淪陷已久,兒童都說起女真話來了。
我平時一想到這裡就怒氣生癭,何況今天送你朝見皇帝,豈能毫無表示。
金人已天怒人怨,怎能長久;近三年來,胡星早已黯然無光。
大軍征討在短期內一定能實現,只是目前誰能擔當這種抗敵大計?
您回到皇帝面前好好策劃一下,如果北伐的話,最好先取關中,再向黃河以北中原進軍。
古代聖如堯舜,也不讓“百蠻”列入華夏版圖,現在,女真貴族怎能讓它長期占領中原之地?
朝廷里故人很多,他們一定不會忘記老交情。
通過您向他們致意,及早為恢復故土肅清敵人作出貢獻。

創作背景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招陸游擔任參議官,兩人雖是上下級關係,但都不拘小節,經常詩酒往來,互相唱和,交情很深。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奉召入京,陸游從成都送他到眉州(今四川眉山),分別時寫這首詩,希望范成大於朝見皇帝及碰到朝中舊友時,能提出北伐的建議。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詩共二十句,每四句作一層意思。
頭四句從平日喝酒用意說起。借酒送別,前人不乏其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賈至送李侍郎赴常州》:“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這都是借別酒,訴離情。陸游在這裡唱的是別調,一起就從平時借酒澆愁引出憂國之淚,預示下面寫的乃是憂國的大文章。“憂國”是全詩感情的主軸。
“君如”四句,從憂國淚引入國恥,並扣送字題意。“東都”句,說出了憂國淚的具體內涵:半壁河山陷敵已久,豈可等閒視之!詩人寫此詩時已無實職,不能直接向皇帝上條陳。范既很快有覲見的機會,詩人感到非抓住時機向范進言不可。
“皇天”四句,承上意,勉范回朝後提出大舉北伐收復失地的建議。說“三年胡星失光芒”,並非輕敵,而是在戰略上藐視敵人;說“旄頭下掃在旦暮”,並非對宋孝宗馬上要下北伐之令的實際估計,而是用以鼓我士氣。這些地方,都說得非常策略。“嗟此”句,是以問訊的語氣,作肯定的建議:意為這樣的重任非您莫屬。這並不是詩人對范成大的期許特高,而實在是詩人自己希望北伐能討諸實現的心情極切。
“公歸”四句,詩人代為設謀劃策,作北伐進軍路線的建議。北伐大業要先取關中,這是陸游一貫的主張。他這個進策是吸收了南渡以來愛國志士多數人的主張,又是總結了歷史經驗而提出的。很多有名的抗戰派人物都重視關陝,以關陝為收復中原的根據地,如趙鼎就說過“經營中原當自關中始”的話,張浚也說過“中興當自關陝始”(見《宋史》的《李綱傳》和《張浚傳》)。詩人壯志凌雲,深具戰略眼光。這裡代范設謀劃策,侃侃而談,豈是等閒之輩紙上談兵可比。
“黃扉”四句,是希望范聯絡朝中諸友共進北伐之策。句中的“清虜塵”和前面的“旄頭下掃”是一回事,都指的是北伐大業。
這一首詩,接觸到南宋社會極其尖銳的民族矛盾,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能採納北伐建議的主觀願望,反映了詩人反對投降、堅持抗戰、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政治主張。這是一首熱情洋溢、鬥志昂揚的愛國主義詩篇。
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願望和請纓無路、壯志未酬的悲憤,是陸游現存近萬首詩歌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思想主題。詩人在這首詩中,態度極為明朗,“旄頭下掃在旦暮”,北伐事業勢在必行,不容猶 豫;對抗戰前途也表樂觀態度:“此賊何能穴中國。”甚至對戰略部署也籌之已久:“先取關中次河北。”恨不能給皇帝耳提面命。這樣的詩篇,可以說正是詩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當然,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處於陸游這樣的地位,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實質性的問題不在於寄希望於皇帝是否有效,而應實事求是地看到,他所堅持的抗戰道路,是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的。歷史的悲劇在於,“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恰是南宋政府的寫照;朝廷正以在東南半壁殘山剩水間宴安苟活為得計,何嘗聽得進陸游的半句話。梁啓超詩誰憐愛國千行淚,云:“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說到胡塵意不平。”(《讀陸放翁集》)可謂深知陸游。
詩抒情性強,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主要特點以發牢騷開始,說自己平時喝酒是為了澆愁,初看似難理解,稍作考察,不難悟出這是詩人意在筆先、臨紙噴發而出的憤激之詞。抗戰之議,這何嘗是第一次,過去雖多次提出,朝廷依舊不採納。個人得無所謂,都比不上民族國家的前途。枕上憂國之淚,自己的本事卻沒有人了解。然而,面對“送”字的詩題,詩人馬上抑止住憤激之淚的繼續噴發,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老朋友馬上要朝見皇帝了,讓我再作一次嘗試吧。淳熙二年范成大為四川制置使,駐成都,與陸游為文字交。這回范奉旨召對東歸,陸一直送到眉州,足見有一定交情。陸游對這一次的嘗試抱著可能有效的希望,其情可憫,其志可嘉。“君如”句以下的詩句,就是循著這樣的感情線索,一反牢騷的口氣,變為對老朋友的熱情鼓勵,鼓勵他朝見皇帝時千萬提出北伐之議,鼓勵他聯合朝中志同道合的老同事一道乾;甚至以相信范成大一定會採納意見的口吻,為范設謀劃策,採取怎樣的進軍路線比較好一些。一路寫來,每一句建議的話都洋溢著熱情。而當他寫到敵人時,則既痛恨,又蔑視,另是一種聲口。
這首七言歌行,韻律上不取一韻到底,而是隨著內容的轉移更換詩的韻腳,使之與所表達的情感相諧調,並自然地形成段落。全詩二十句,每四句一轉韻,全詩五韻,兩平三仄。每四句中,第三句不入韻,其餘各句入韻,這跟七言絕句頗有類似之處,古體詩一般多用拗句,這首七言歌行卻夾用了不少律句。如“平生嗜酒不為味”四句,除第一句外,其他三句均系平仄節奏交替的律句。又如最後四句,“定知不作白頭新”、“早為神州清虜塵”這兩句也都是律句。全詩韻腳的轉換變化、拗句律句的交錯運用,使詩歌增強了音樂節奏感,有助於感情旋律的處理。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教授江守義《中國古典文學精品屋·陸游》:該詩借題發揮,名為送范成大還朝,實為抒發自己的感慨,並由范成大轉交自己的政見。
江南大學教授張永鑫、江南大學教授劉桂秋陸游詩詞選譯》:詩人從深厚的私人情誼著眼,更從收復失地的國家命運出發,希望范成大和朝中的舊友能倡議北伐,早日驅逐敵人。字字句句迴響著詩人的愛國心聲。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與尤袤楊萬里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其詩今存九千餘首,內容清新圓潤,格力恢宏;亦工詞,楊慎謂其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畫像陸游畫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