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教語文:文本的背景分析

追根溯源教語文:文本的背景分析

《追根溯源教語文:文本的背景分析》是2017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追根溯源教語文:文本的背景分析
  • 作者:趙希斌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56955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追根溯源教語文:文本的背景分析》闡明在語文教學中,應從作者、時空、文學史與文體發展、文學理論與作品批評、文本關聯與比較、儒道思想六個方面收集文本的背景信息,為高質量的文本解讀奠定基礎。本書構建了一個較為清晰的理論框架,同時每一部分又重點呈現至少一個較為完整的案例,包含文本解讀的背景信息,幫助教師理解高質量的背景信息對於文本解讀的價值,並且為教師收集文本背景信息提供模板,讓教師了解應為文本分析收集怎樣的背景信息。

圖書目錄

引 言 001
第一章 作 者 001
文學作品就像作者孕育的孩子,想要了解這個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經歷、氣質人格、創作理念。
一、人生經歷 002
二、氣質人格 017
三、創作理念 025
第二章 時 空 031
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會被打上歷史與環境的烙印,相應地,文學作品也反映了特定時空的狀況,這是解讀文本必須觀照的重要信息。
一、自然環境 033
二、人文環境 039
三、時代背景 044
四、重大事件 061
第三章 文學史與文體發展 069
文學史顯現了文學發展的軌跡,是文學自身生命力和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文體的創生和發展特別值得關注,因為不同的文體在表情達意上有獨特的優勢,這是理解文本的重要背景。除了文學通史和斷代史,教師還應當關注分體文學史,如散文史、小說史、詩史、詞史、戲劇史等。
一、文體發展的基本脈絡 069
二、文體發展的關鍵特徵 072
三、文體發展的環境條件 074
第四章 文學理論與作品批評 079
文學理論和作品批評是文本解讀的重要背景,為文本賞析提供了基本的模式與方法。文道之辨是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的基源性問題,文學審美是文學批評的前提與基礎,高質量的作品批評是文本解讀的重要參考。
一、文道之辨 082
二、文學審美 096
三、作品批評 137
第五章 文本關聯與比較 149
任何一個文學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一定與其他文本相關。基於文本的關聯與比較,文本的歷史脈絡和意義內涵凸顯出來,學生的視野得到擴展,對文本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一、母題與類型化題材 152
二、符號化素材與典故 155
三、技法與流派 162
第六章 儒道思想 169
儒道思想設定了中國文化的基本框架,中國文學理論和審美取向也是建立在儒道思想之上的,儒道思想對中國的文人和文學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一、儒家思想 172
二、道家思想 183
三、儒道互援 196
後 記 221

作者簡介

趙希斌,發展心理學博士,供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參與多項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重大項目,研究專長為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學業質量監測。近十年來就高效教學、教師素質與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學業質量監測等內容開展了近千次的講座、培訓。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學》《魅力課堂》《聽學生在說》等數本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