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溯源管理機制

農產品溯源管理機制

農產品質量安全及管理溯源系統綜合運用了多種網路技術、條碼識別等前沿技術,實現了對農業生產、流通過程的信息管理和農產品質量的追溯管理、農產品生產檔案(產地環境、生產流程、質量檢測)管理、條形碼標籤設計和列印、基於網站和手機簡訊平台的質量安全溯源等功能,基於單機或網路環境運行,可用於農產品質量監管部門和農業生產企業套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產品溯源管理機制
  • 外文名:Agricultural Product Safety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 目的:監管
  • 對象:農產品加工產業鏈
  • 科技支持:網際網路
  • 含義:追蹤、回溯
農產品質量溯源的背景,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的概念與方式,農產品質量溯源的目的與意義,農產品質量溯源的標準認定,

農產品質量溯源的背景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廣大人民民眾越來越多的對諸多涉及民生的問題關注了起來。在諸多問題之中,食品安全問題近來倍受關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我國是人口大國,農業大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中絕大多數人都以達到溫飽為基本標準,並未過度在意糧食質量是否安全健康。自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之後,人們開始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並越來越多的了解到諸多日常所食用的農產品在種植、加工、生產等各個環節所暴露出的諸多隱患。不僅僅是像“蘇丹紅”“地溝油”等違法有毒食品,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每年有約50萬中國人深受過量農藥中毒之苦,其中致死人數可能超過500人。相關單位對我們日常所食用蔬菜水果的抽測結果表明,高達30%的蔬菜水果樣品農藥殘留超標,嚴重危害廣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除去過量農藥、化肥的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因環境污染,水質土壤與空氣等環境因素亦不宜生產種植糧食蔬果,一些污染嚴重的地區所生產的果蔬產品不僅營養無法保證,而且很可能食用後會有副作用。
面對著民眾對食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安全、健康”已經成為廣大消費者對食品的共同期待,大家已經從傳統意義上“吃的到”“吃的飽”提升“吃的安全”“吃的健康”。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時期,解決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比解決數量安全問題更複雜、更艱巨。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程度,既能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創造社會效益,又可以突破貿易壁壘,開拓境外市場。

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的概念與方式

溯源,追本溯源,探尋事物的根本、源頭,最早是1997年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託溯源的一整套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機制,目前為政府機構所青睞,期冀在食品尤其是農產品生產基地、加工企業乃至終端銷售等整個產業鏈條進行一攬子信息共享,以便最終服務於最終消費者。
具體到農產品的質量溯源,我們一般將其分為“追蹤”和“回溯”兩方面內容。一方面企業和政府可以密切跟蹤農產品從種植到加工生產再到最終銷售的每一個環節,掌握流通過程中的必須數據,把控每一步驟中產品的發展情況,根據數據信息做出下一步判斷,同時當某一環節某一批次的農產品質量出現異常,數據出現不達標現象時,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及時做出反應;另一方面,最終呈現在消費者的農產品亦可通過一定手段進行信息回溯,讓消費者能夠清晰的了解所購買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全過程,實現質量溯源。
眼下,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質量溯源提供了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手段,一般意義上質量溯源都會通過相應的管理信息系統來完成。該系統完整的記載好產品的全部歷史信息,以便能夠對產品的各個環節做好追蹤與回溯。針對當前農產品生產銷售模式,基於目前的管理信息系統平台與二維碼技術即可實現質量溯源。一般而言,我們可將某批次農產品的全部溯源信息存儲於系統後通過一個唯一的二維碼來進行認證,消費者通過移動掃描工具進行查詢回溯。二維碼作為一種新型的條碼技術,具有著高密度且成本低的特性,目前通常被用為溯源技術產品。

農產品質量溯源的目的與意義

將信息技術手段運用於傳統農業之中,通過網際網路模式促進現代農業成長,是目前我國農業創新發展的思路之一。我國“三農”問題複雜突出,農村地區發展落後,農民思維傳統保守,造成絕大多數地區的農產品不僅難以形成品牌,而且還會因管理不善而影響質量。此外,我國諸多地區農戶均為散戶,造成農產品價值良莠不齊。
藉助於當地優質農業企業,整合本地資源,化零為整集中打造農產品品牌是目前許多農業地區的運營模式選擇。因而,在農產品質量管理保障上,就需要輔之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更好的進行監管。農產品質量溯源管理系統,根據地方政府及農業專家的指導,設定相應“質量控制點”,從水源、空氣、土壤等農產品種植生長的自然環境到收取加工的生產環境均做好數據採集與控制。能夠一方面更好的規範農產品種植加工流程,收集好相關生產數據,做好監管與追蹤,另一方面則有利於藉助網際網路平台打造品牌,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在實際農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所需要面臨的各類生產數據是多樣而大量的,因而收集這些數據並加以分類的方式一定要做到低成本且多用途,便於快速查詢調用。藉助管理信息系統能夠很好的讓這個問題得以實現,配合以二維碼技術手段以使供應鏈的各個部分均能夠便於查詢。

農產品質量溯源的標準認定

如果要成功實現農產品的質量溯源並促使農產品質量提升品質得到保證,必須自種植開始就遵照一定標準實行多方位的控制。
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用於追蹤農產品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包涵了生產、收購、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流通加工、分銷直到終端用戶等過程,是由IS09000 認證、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分析系統)、SSOP(衛生標準操作程式)、GMP(良好操作規範)等組成的綜合管理體系。
就目前而言,HACCP體系是國際上許多國家實施食品質量溯源時共同認可和接受的食品安全保證體系。
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主要為確定“質量控制點”提供了重要依據。所謂“質量控制點”,是指每一個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都需要進行生產狀態監測,質量控制屬於生產過程的標準之一。任何一種產品都有一套獨立的生產標準。產品生產到達了某個質量控制點就需要錄入質量控制信息。質量控制點信息包含“檢測結果”,“控制方案”,“控制措施規則”三種信息。
國家標準GB/T15091-1994《食品工業基本術語》對HACCP的定義為:生產(加工)安全食品的一種控制手段;對原料、關鍵生產工序及影響產品安全的人為因素進行分析,確定加工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建立、完善監控程式和監控標準,採取規範的糾正措施。依據該標準,結合特定農產品所需把握的“質量控制點”完成質量溯源管理系統的需求設計是關鍵一步,也是既保證系統平台所收集的農事數據切實追蹤有效監控,又讓消費者查找回溯時有據可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