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農民在個體經濟的基礎上,為了解決勞力、耕畜、農具缺乏的困難,按照自願互利原則組織起來的勞動互助。它一般由幾戶至或十幾戶組成,實行共同勞動、分散經營。早在革命戰爭時期,黨就在根據地、解放區發展了各種勞動互助組織。黨...
這個《決議(草案)》,是黨的第一個關於農業合作化的綱領性檔案。經過一年多的實踐,1953年3月修改後,黨中央才正式公開發表。它統一了全黨的思想,對我國農業互助合作運動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二次會議 中共...
農業合作化運動是指 新中國成立後,在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概述 提倡個體農民“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黨的一貫主張。在實踐上,土地改革已經完成的農村,都普遍發展了勞動互助組織。隨著土改後...
到1952年,全國互助組織發展到1830多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3600多個,全國40%的農戶組織起來。1953年,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公布以後,中共中央於1953年12月作出了《關於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此後,農業互助合作運動進入了以發展半社會主義...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開了第一次互助合作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並以草案的形式發給各地黨委試行。此後,各地黨委加強了領導,使農業互助合作運動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到1952年底,全國農業互助合作組織發展到830餘...
1951年9月9日 中共中央召開第一次農業互助合作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並於12月發給各級黨委試行。《決議》指出,土改後農民中存在發展個體經濟和實行互助合作的兩種積極性,黨一方面不能忽視和粗暴地...
三、互助合作大發展(1954---1955)四、堅決改縮(1955上半年)五、農業合作化高潮(1955下半年---1957)六、人民公社化階段(1958---1965)1、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1960)2、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61---1963)3、“...
革命根據地互助合作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為發展農業生產,解決缺乏勞動力和耕牛等困難開展的活動。發展史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的人民政府就非常重視在革命根據地開展互助合作運動。1931年11月,...
中共中央的正式公布,就是把已經出現的各種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作為走向農業社會主義化的過渡形式而加以肯定。決議指出:黨在目前對於發展互助合作運動的方針,是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可能,穩步前進。要在新區和互助運動薄弱的地區,應有領導...
中國農業企業的生產責任制,是隨著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集體經濟組織的產生而逐步建立和健全起來的。其主要形式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包括專業承包、聯產到勞、聯產到戶、包產到戶和包乾到戶等。核心內容是一個“包”字。通過“包”...
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把曾以草案形式發給各級黨委試行的《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作了個別修改,通過為正式決議。《決議》的正式通過,推動了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全國各地開始普遍試辦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
1953年,先後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後來農業合作社的活動不斷擴大,於1958年發展成人民公社。此後,農業...
全國第四次互助合作會議,從十月十日到月終共開了二十多天。現將會議中討論過的主要問題報告如下,請中央予以批示。 一 全國的互助合作運動,在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事業勝利影響下,一年來的發展是比較迅速的。農業生產合作社一九...
現階段對私有土地、耕畜仍給予一定報酬,需要轉化為公有時,也必須採取曲折緩進的辦法。會議要求領導農村工作的黨委,必須將農村工作的中心及時轉移到互助合作運動方面來,並且對運動始終保持集中的具體的領導,保證運動迅速健康地發展。
《農業合作化運動始末:百名親歷者口述實錄(插圖珍藏本)》首次集中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地方到中央關於農村發展途徑的探索,深度剖析西溝、川底等典型農業社的民情民心,展示了毛澤東大力推行農業合作化的戰略視野,彰顯了農業合作化運動...
第五章農村合作制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異常曲折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極其深刻的經驗教訓 第三節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第二編地方歷史文獻 太行區生產運動的初步總結(節錄)武鄉縣大生產中領導與民眾相結合的經驗 在長治區互助代表會上關於試辦...
組內有簡單的生產計畫和初步的分工分業,有的還有小量的公共財產。由於互助組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互助組織,它帶有半社會主義的萌芽。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互助組進一步發展成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彙編)
中國共產黨當時認為只有組織起來互助合作,才能發展生產,共同富裕。1953年,先後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到1956年底,基本實現了農業合作化。新時期...
這可使閱研者洞察當代中國農業合作制所經過的發展歷程,及其在跌岩起伏的一些相關政治運動中的全貌。從而,為關心農民、農業、農村問題的廣大讀者基層幹部、農業工作的領導者,從事實出發,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是非得失,提供了一部可信的...
1950年9月,沿頭村黨支部書記劉鳳竹、峪里村副村長魏小捧進京出席"全國工農兵勞動模範代表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1年互助組發展到5142個,入組43809戶。第二年增為47819戶,占全縣總戶數86.3%。互助組使軍...
新區土改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是在開展互助合作運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產組織型態,是一種“半社會主義性質”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初級社),是在開展互助合作運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生產組織型態,...
互助合作、糧食徵購,成為對小農經濟進行改造的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兩大戰略措施。戰略措施 農業互助合作運動的發展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的實行,直接推動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1953年6月,中央兩次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進行討論,...
中國共產黨當時認為只有組織起來互助合作,才能發展生產,共同富裕。1953年,先後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於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