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當地百姓約定俗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家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Nóngjiā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所屬省份:四川省
- 國家:中國
農家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當地百姓約定俗成。
農家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地名,當地百姓約定俗成。地名含義取“農民當家作主”之意,得名。歷史沿革解放初為農民村,1958年為八一大隊。1981年因縣內重名,更名為農家大隊,1984年更名為農家村。2007年合村並組時併入合...
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兼任下屬委員會的成員。人口少的村的村民委員會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與計畫生育等工作。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應當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
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中,婦女應有適當名額;有一定數量少數民族的村,少數民族也應有適當名額。村民委員會組成人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第七條村民委員會下設若干...
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立人民調解、治安等委員會。也可以不設下屬委員會,由村民委員會成員分工負責有關工作。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與村財會人員之間不得有配偶和直系親屬關係。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實行任職補貼。補貼標準和辦法由鄉、...
村民委員會成員中,婦女應當有適當名額,多民族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第七條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本村有選舉權的村民或者由每戶派代表選舉產生,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備案。第八條年滿十八周歲的村民,...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必須依法推選產生,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任意指定、撤換。提倡按照民主程式將村黨組織負責人推選為村民選舉委員會主任,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工作,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依法被確定為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五條 村民委員會的職責:(一)向村民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依法納稅,服兵役,實行計畫生育,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二)依法對屬於村...
第九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3至7人的單數組成。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一般為3人;500人以上2000人以下的村,一般不超過5人;2000人以上的村,不超過7人。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具體人數由鄉(鎮)人民政府根據村規模的大小、...
第九條村民委員會或者村選舉委員會應將依法提出的全部候選人列入候選人名單,在投票選舉的五天以前公布。第十條村民委員會的選舉一般實行差額選舉;根據候選人提名、醞釀的情況,也可以實行等額選舉。村民委員會實行差額選舉的,候選人數可以...
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其成員名額按照下列辦法確定:(一)1000人以下的村,一般設3人;(二)1001人以上2500人以下的村,一般設5人;(三)2501人以上的村,一般設7人。村民...
農樂村村民委員會 農樂村村民委員會是四川省的地名,寶飛鎮人民政府命名。地名含義 取“農民歡樂”之意,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農樂村,1958年為農樂大隊,1984年更名為農樂村,2007年合村並組時農樂村併入 紅花村。
根據新華社發布的《新華社新聞信息報導中的禁用詞和慎用詞(2016年7月修訂)》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簡稱“村主任”,不得稱“村長”。大學生村幹部可稱作“大學生村官”,除此之外不要把村幹部稱作“村官”。詞語解釋 拼音:cūn ...
農豐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希望農業豐收、農民豐衣足食。歷史沿革 1978年,國家投資大型機械在此開墾荒地,成立開荒點。1984年改為農豐村,歸屬新村鄉管轄。2000年3月併入到洪福村。2001年3月,隨新村鄉整體併入...
農興村村民委員會是重慶市地名,以其職能及美好寓意得名。地名含義 取“新農村興旺發達”之意命名。因需處理本村民眾自治事務,故設立此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前屬羅壩鄉第十五保,1949年後為農興村,1958年改為農興管理區,...
農業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性質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該村以農業為主,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農業村村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1949年屬爐橋鎮;1958年隨爐橋鎮併入八一人民公社,為農業隊;1959年復屬爐橋鎮;改為爐南村,後...
農群村村民委員會,1982年,由農群大隊更名為農群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以依靠民眾力量,建設新農村之意命名。歷史沿革 1958年成立農群大隊,屬茶園公社,1982年成立農群村村民委員會,屬茶園鎮;2016年區劃調整時併入東沖村,屬萬 ...
1984改為建農村村民委員會,2016年與梽木村合併成為梽木村。地名含義 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意命名。歷史沿革 1950年為金石鄉,後改為建農鄉,1956年成立建農大隊,1984改為建農村委會;2016年區劃調整時併入梽木村,屬萬寶 鎮。
12.村委會分設村民小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13.如何理解村民委員會與村黨支部的關係?14.如何理解村民委員會與鄉鎮人民政府的關係?15.法律對村委會的組成、人員數量是如何規定的?16.為什麼要規定村委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
興農村村民委員會 興農村村民委員會是1984年設立的委員會,2010年被廢止。地名含義 因位於東麗區原興農村而命名。歷史沿革 1984年成立,名稱沿用至今。
新農村村民委員會是1956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新農”為原生產合作社名稱,故此得名。歷史沿革 1956年成立新農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為群力人民公社東風大隊一、二中隊。1959年為馬橋公社東風大隊一中隊,1961年為北橋公社新農大隊...
江南農業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位於長塗港南岸,因方言“港”、“江”諧音,且從事農業,故名江南農業村。後又改名為江航村。歷史沿革 1949年屬長塗鄉第五保;1950年解放初為長塗鄉第五村;1958年屬長塗...
農村自治組織是指由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簡介 村民委員會是農村自治組織 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
村支書簡介 村支書是村黨支部書記的簡稱。村黨支部為我黨最基層的黨組織。村委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不是政府組織。全稱為:村民委員會。村委會主任由村民民主選舉。村支書由村黨支部黨員選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