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地貌,土壤,河流,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植物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公路,鐵路,社會事業,教育,文體,衛生,社會保障,地方文化,戲劇,民俗,著名景點,農安遼塔,金剛寺,人民公園,雕塑,城市榮譽,
建制沿革
農安古城始建於古夫余國,兩漢時曾是夫余國的都城。
隋為高句麗夫余城。
遼滅渤海後,改名為
黃龍府,並設黃龍縣。
遼
保寧七年(975年),黃龍府的衛將燕頗反叛,殺了都監張琚,遼派大軍平定了這起叛亂。後
遼聖宗再次把黃龍府遷回古城(農安),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黃龍府改為
通州,把古城(農安)仍稱黃龍府。統轄五州(
蓋州、安遠州、威州、清州、雍州)、三縣(黃龍縣、遷民縣、永平縣),歸屬東京道(今遼寧省遼陽市)管轄。遼興宗時於東北境伊通河地置懷德縣,為祥州治(今農安萬金塔鄉)。遼重熙六年(1037年),遼在黑龍江下游地區設節度使,統轄女真五國部,隸屬於黃龍府。
金收國元年(1115年),
完顏阿骨打反遼。金國建立以後,曾
定都黃龍府,於金天會四年(1126年)攻入開封,擄走徽、欽二帝。金天眷三年(1140年)金下詔改黃龍府為濟州,又設利
涉縣。後因與山東的
濟州重名,且因黃龍府早有
龍州之稱,故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濟州為
隆州,有時亦寫成龍州。金貞祐二年(1214年),將州升為府,稱隆安府,亦作龍安府,為府治,屬上京路。
蒙古
窩闊台汗八年(1236年),仍稱黃龍府,廢利涉縣。
元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將府升為路,黃龍府先後為開元萬戶府、遼東路、開元路治所。後來開元路治所遷到鹹平(今
開原市),黃龍府古城便被廢棄。此後在戰火的硝煙中慢慢變成一片廢墟。
明
洪武八年(1375年),歸屬
遼東都司三萬衛管轄,到永樂元年屬
奴爾乾都司的亦東河衛,名為龍安站,明代中葉屬
兀良哈衛,明朝末年屬蒙古科爾沁部,成為蒙古族的遊牧之地。
明朝末年,這一帶變成了蒙古族的遊牧之地。清初為郭爾羅斯前旗地,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墾。一直到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於關內流民來此耕種的日漸增多,清政府在這裡設農安分防照磨,屬長春廳。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正式設農安縣。取用“農安”二字,為“隆安”、“龍安”的諧音。俗名“龍灣”,曾名農安堡。隸屬長春府。
民國二年(1913年)9月7日設扶農鎮守使,使署駐農安縣城,隸屬吉林省。民國三年(1914年)6月東北實行省、道、縣三級管理制,農安隸屬吉林省吉長道;民國十八年(1929年)
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接管轄,農安仍隸屬於吉林省。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復後,歸吉合行政區;12月被國民黨軍占領。民國三十四年(1946年)1月,獲得解放,歸吉江區管轄;同年2月在前郭縣的老錢櫃屯設立長農縣,歸吉江區管轄;同年5月歸遼吉區第三區,9月改歸遼吉區第二專區。
1949年4月,劃歸吉林省,撤銷長農縣。
1956年,置農安鎮。屬懷德專署,1966年屬德惠專署,1969年屬長春市。
1997年,農安縣面積5286平方千米,人口107.4萬。轄14鎮17鄉:農安鎮鮑家鎮開安鎮合隆鎮燒鍋鎮伏龍泉鎮靠山鎮三盛玉鎮哈拉海鎮高家店鎮華家鎮新劉家鎮巴吉壘鎮柴崗鎮萬金塔鄉、青山口鄉、濱河鄉、前崗鄉、龍王鄉、三崗鄉、黃金鄉、新陽鄉、三寶鄉、萬順鄉、永安鄉、楊樹林鄉、榛柴崗鄉、小城子鄉、黃魚圈鄉、城郊鄉、新農鄉。縣府駐農安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076134人,其中(13個鎮、13個鄉):農安鎮204513人、伏龍泉鎮38114人、哈拉海鎮45845人、靠山鎮29032人、合隆鎮61674人、開安鎮59060人、燒鍋鎮28034人、高家店鎮31105人、鮑家鎮23258人、華家鎮41131人、柴崗鎮26764人、三盛玉鎮38240人、巴吉壘鎮52010人、濱河鄉31135人、前崗鄉22626人、龍王鄉26893人、三崗鄉30033人、萬順鄉38740人、楊樹林鄉36439人、新陽鄉20097人、永安鄉27812人、青山口鄉31037人、黃魚圈鄉31021人、新農鄉34003人、萬金塔鄉35048人、小城子鄉32470人。
2003年1月23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3]1號檔案,同意農安縣將開安鎮所屬的馬家村、德勝村、隆盛村劃歸合隆鎮管轄。同日,吉林省民政廳下發吉民行批[2003]2號檔案,同意農安縣將濱河鄉十八家子村、獾子洞村劃歸農安鎮管轄。
2003年,農安縣轄26個鄉鎮:農安鎮、鮑家鎮、開安鎮、合隆鎮燒鍋鎮、伏龍泉鎮、三盛玉鎮、哈拉海鎮、高家店鎮、靠山鎮、華家鎮、巴吉壘鎮、柴崗鎮、萬金塔鄉、濱河鄉、前崗鄉、龍王鄉、三崗鄉、新陽鄉、萬順鄉、永安鄉、楊樹林鄉、小城子鄉、黃魚圈鄉、青山口鄉、新農鄉。共有4個居委會,378個行政村,380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5萬,總戶數25萬。
2004年,農安縣轄:農安鎮(鎮政府駐農安街)、伏龍泉鎮、高家店鎮、哈拉海鎮、柴崗鎮(鎮政府駐柴崗站)、開安鎮(鎮政府駐開安街)、燒鍋鎮(鎮政府駐澆鍋店)、靠山鎮(鎮政府駐靠山屯)、合隆鎮、華家鎮(鎮政府駐華家站屯)、巴吉壘鎮、鮑家鎮(鎮政府駐鮑家溝)、三盛玉鎮、楊樹林鄉、常家鄉、萬順鄉(鄉政府駐萬順堡)、龍王鄉(鄉政府駐盛家窩堡)、三崗鄉(鄉政府駐三崗屯)、黃魚圈鄉(鄉政府駐三盛永)、新陽鄉(鄉政府駐裕民)、永安鄉(鄉政府駐畢家屯)、濱河鄉(鄉政府駐吳家屯)、前崗鄉、青山鄉(鄉政府駐魏家嶺)、新農鄉(鄉政府駐馮木鋪)、小城子鄉(鄉政府駐老所長)、萬金塔鄉。2004年8月15日,全縣轄13個鎮,13個鄉,4個社區,376個村委會。
2005年行政區域調整前的農安縣:東經124°32′-125°45′、北緯45°44′-44°56′,南北長115千米,東西寬98千米,總面積5415平方千米,總人口111萬人。
2005年,將農安縣合隆鎮劃歸長春市寬城區管轄。同年,農安縣撤銷鮑家鎮、柴崗鎮、濱河鄉、新陽鄉。
2006年底,農安縣轄10個鎮、11個鄉,4個社區、376個村。
2015年12月升級為省直管縣賦予部分地級市管理許可權。
2016年11月,吉民行批【2016】5號檔案批覆,在農安設立4個街道,分別為興農街道、寶塔街道、和諧街道和黃龍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底,農安縣轄4個街道、22個鄉鎮,37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
農安縣隸屬吉林省長春市,位於
松遼平原腹地,東經124°31′~125°45′,北緯43°55′~44°55′。東臨
德惠市,南接吉林省城長春市,西以
公主嶺市和
長嶺縣為鄰,北與
松原市接壤。
氣候
農安縣年均氣溫4.7度,無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積溫2800度。地勢平坦,四季分明,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地貌
農安縣地貌為沖積湖積平原區,主要地貌類型有台地、盆地、河谷平原、坨地。台地主要分布在縣內西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在伏龍泉、永安等6個鄉鎮。一般海拔為250—270米。盆地主要分布在波羅湖、莫波泡子、老雁坑一帶閉流區,該區四周為台地環繞,中心形成閉流盆地,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土壤鹽鹼化較重。河谷平原分布在松花江、伊通河、新開河兩岸的十餘個鄉鎮,面積較大。主要由河床、河漫灘、陸地組成。坨地分布在縣內西北,以固定沙土為主,以楊樹林、哈拉海等鄉鎮為主。
土壤
農安縣土壤共分10個土類、20個亞類,50個土屬和111個土種,地帶性土壤為
黑土、黑鈣土。地方性土壤有
草甸土、
沖積土、鹽鹼土、
沼澤土、
風沙土。
河流
農安縣境內松花江、伊通河、新開河穿境而過;
波羅湖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的濕地。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農安縣天然氣工業儲量50億立方米;
油母頁岩分布面積400平方公里,工業儲量168億噸,占全國總儲量的60%以上;陶土工業儲量1000萬噸,含三氧化二鋁20%以上;二氧化碳氣工業儲量90億立方米,純度達98%以上;三崗鄉
寶泉村的天然礦泉水日涌量達2000噸。寶貴的資源是礦產加工利用企業充足的原料保證。
水資源
境內三崗鄉寶泉村的天然礦泉水日涌量達2000噸。建有裝機容量2萬千瓦的引松工程,直接引松花江水入縣城,日引水量可達11.3萬噸。
植物資源
農安縣縣內的植被主要是羊草草甸草原群落,多分布在波羅湖等泡塘邊沿等。在鹼斑周圍有鹼蓬、灰綠藜、腺獨行菜。近水域地帶有三棱草、水稗草。泡塘淺水處有香蒲、蘆葦等。西北台地區分布以針茅和隱子草為主的草原,木本植物多為人工林,以楊、柳為主。沿江河谷地可見灌叢。
人口
2016年末,農安縣總人口達到114.7萬人,同比下降0.43‰。戶數為381442戶,同比下降0.12%。全縣人口出生率5.44‰,人口死亡率4.30‰,人口自然增長率1.14‰。
政治
副縣長:劉生貴
經濟
綜述
2016年,農安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0.7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生產總值為90.6億元,同比下降4.3%;第二產業生產總值為123.7億元,同比增長5.1%;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為216.4億元,同比增長12.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1.0:28.7:50.3,被確定為國家三產融合試點縣。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1.6億元,同比增長61.5% 。其中:工業投資271.3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的64.4%。全年新建項目完成投資106.1億元,比上年增長29.1%;擴建項目完成投資126.9億元,增長43.1%;改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61.4億元,增長96.6%。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1.8億元,增長8.8%;全口徑、地方級財政收入分別達到24.9億元和14.3億元,增長1.6%和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8.6億元,增長10.3%;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5100元和13429元,增長6.7%和7%。
第一產業
2017年,農安縣糧食產量301萬噸,同比上漲4.5%。其中:玉米產量284萬噸,同比上漲3.6%;大豆產量2.2萬噸,同比增長29.4%;水稻產量7.05萬噸,同比下降38.7%。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5.16萬公頃,其中:玉米播種面積31.4萬公頃,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4萬公頃。全年油料總產量4.2萬噸,其中:葵花籽產量2.3萬噸。蔬菜產量81.5萬噸;瓜果產量28.5萬噸。
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物聯網建設,購置農機智慧型裝備57台(套),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完成土地增減掛鈎試點60公頃,流轉土地17萬公頃。投資4.5億元實施河湖連通工程,成功實現“引松入湖”;完成農防林更新改造607公頃,清收還林2100多公頃;持續發力狠抓秸稈綜合利用,發展專業合作社18個,打包機增加到 678台。
第二產業
2016年,農安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1億元,同比增長1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2.4億元。至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有206戶,比去年增加40戶。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總產值138984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醫藥製造業總產值80114.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總產值305409.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6%,汽車製造業總產值15849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9.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用電量69497.1萬千瓦時,同比增長9.3%。
第三產業
2016年,農安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3.9億元,同比增長10%。
2016年,地方級財政收入完成131,65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487萬元,同比增長10.0%;一般預算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45,52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854萬元,同比增長3.7%。
分部門看:國稅部門完成128,06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243萬元, 同比增長5.1%;地稅部門完成86,15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3,088萬元,同比下降3.5%;財政部門完成31,30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699萬元, 同比增長22.3%。
從主要稅種收入完成情況看:增值稅(100%部分)完成54,71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509萬元,同比增長26.6%。營業稅(100%部分)完成22,02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68萬元,同比增長10.4%。企業所得稅(100%部分)完成24,47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201萬元,同比增長84.4%。個人所得稅(100%部分)完成4,91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355萬元,同比增長38.1%。消費稅完成50,905萬元,比上年同期減收15,250萬元,同比下降23.1%。
2016年,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總計完成568,05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80萬元,同比增長2.8%。
金融:全縣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32.1億元,同比增長23.9%;城鄉居民儲蓄存款246.7億元,同比增長15.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66.1億元,同比增29.0%;其中,住戶貸款餘額53.0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313.1億元。
交通運輸
公路
農安縣縣城所在地距長春市區60公里,距長春
龍嘉機場90公里,距
大連港口700公里。琿烏高速(農安段)及輔道於2011年竣工通車後,縣城至省會長春只需半小時,處於長春1小時經濟圈內。
截至2013年,全縣有各級公路367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8公里,國道93公里、省道39.4公里、專養縣道297.5公里、非專養縣道172.9公里、鄉道294公里、村道2692.3公里;22個鄉鎮全部通水泥路、油路。
鐵路
農安站是農安車務段下轄的三等站,位於農安縣城所在地,是長白線上的一個重要車站,長白鐵路縱貫南北,穿越合隆、開安、華家、農安、哈拉海5個鄉鎮,境內全長75公里,它是客、貨、裝運輸的綜合車站,設有客運車間,裝卸車間,運輸車間,由這三個車間來完成農安站客貨運輸任務。農安站外設有石油專用線,化肥專用線,西糧庫專用線,煤炭專用線,糖廠專用線。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6年,農安縣共有5所高級中學、41所初級中學、5所完全中學、284所國小、90所幼稚園和1所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人數共12643人。全縣所有在校學生113307人,其中高級中學12880人,初級中學24138人,完全中學8231人,國小58377人,幼稚園11713人,特殊教育138人。
文體
截至2013年,農安縣文化系統現有職工558人,其中局機關12人,縣城8個事業單位361人,鄉鎮文化站35人。離退休職工150人。全系統具有中級以上職稱89人,占職工總數的16%。有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創作室、文化稽查大隊、體校和黃龍戲劇團,鄉村文化站、農民書屋普及到22個鄉鎮,377個村。
縣城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擁有國家一級文物4件,國家二級文物2件,國家三級文物33件。
衛生
截至2016年,農安縣共有衛生機構(醫院+鄉村衛生所)410處,其中醫院33處,鄉鎮衛生所(站)377處。全縣衛生從業人員共有3067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916人,擁有高級職稱240人,全縣每萬人(常住人口)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3.6人。全縣共有床位2853張,每千人(常住人口)擁有床位2.2張。
社會保障
2016年,農安縣開發就業崗位8000個,新增就業77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58.5億元。投入扶貧資金1.6億元,完成脫貧15498人、28個村,發放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補貼3000萬元。
地方文化
戲劇
黃龍戲
黃龍戲,吉林省地方劇種,是農安縣創作的地方戲曲新劇種,因農安曾是遼代有名的
黃龍府而得名,黃龍戲產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後在實踐中,充實了刀馬旦、老生和老旦。音樂主要分生、旦、醜行當唱腔、表演及化妝、服裝等基本上依照京劇的路子。黃龍戲誕生於1959年,以東北皮影戲音樂為基調,並吸收民間音樂而形成的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廣泛民眾基礎的新劇種。1959年1月編演了大型劇目《
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時獲好評,1960年9月命名黃龍戲。
黃龍戲屬地方戲劇種,因產生於古城黃龍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樂以當地流行的“本地皮影”為基調,吸收了東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間小調的精華,融為一家,形成了獨具特色和唱腔。黃龍戲四大劇目《魂系黃龍府》、《大漠鐘聲》、《聖明樓》、《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國獲大獎,也是其代表作。
二人轉
二人轉劇團連出好戲,多次在全省會演中獲獎,吉林省首屆二人轉新劇目推廣會在農安召開。1990年該團受省委宣傳部、省計生委的委託,帶著《盼兒》、《這事怨誰》等劇目到全省各地巡迴演出,歷時7個月,行程萬里,演出185場,觀眾達35萬人之多。
民俗
農安一帶的習俗,既有關東的共性(關內漢族習俗與東北少數民族習俗的融合),又有當地的特點。東北地區流傳一首“關東城,三宗寶,人參、貂皮、靰鞡草”的民謠。關東除有“三寶”之外,還有“三怪”:“窗戶紙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個大菸袋,生個孩子吊起來”。
在飲食上,農安盛產穀子,當地人喜歡吃小米飯,尤喜用大白菜葉包“飯包”,也稱“捧包”。農忙季節和臘月,家家淘黃米,蒸豆包。
在居住上,因當地多大風,又有滲水性能差的鹼土,故民戶多建土平房,春季用鹼土抹房蓋不漏雨,不怕風剝。1978年以後,部分土平房逐漸改成磚瓦平房。
在語言上,農安一帶土話較多,“嗯哪”(是)、“不遠遐”(近),被外地人稱為“農安縣三大乏”。
農安有一種較獨特的活動,俗稱“打單鼓”,也叫“燒香”。因為有病“還願”叫“還願香”;慶祝豐收叫燒“太平香”,迷信色彩很濃。解放後,這種活動基本杜絕,但單鼓有多種鼓舞形式,音樂“九腔十八調”,為民眾所喜聞樂見,解放後文藝工作者利用單鼓有唱有舞的形式,編寫新詞,做為民眾一種文娛活動,稱作“太平鼓”。
著名景點
農安遼塔
農安
遼塔是吉林省重點保護文物,是農安縣的標誌性建築,又稱黃龍塔、龍灣塔,是遼代黃龍府遺留下來的古建築,建於遼聖宗耶律隆緒太平三年至十年間(1023-1030),有近千年歷史,是中國最北端的一座佛塔。遼塔為磚砌實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層,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造型優美端莊,展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風範。
金剛寺
金剛寺是1929年(民國十八年)開工,1936年建成。由開山和尚定海法師自己設計,從北京、上海、扶餘等地請來的馳名工藝師,模仿宋、明寺廟的風格,幾經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這座具有古剎風格的金剛寺。寺廟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山門名曰“極樂門”,正門樓上鑲一寶珠,四面飛檐翹角,飛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條龍,正門樓上橫額是三個塗金大字“金剛寺”,步入山門,兩側是鐘樓和鼓樓,再向北是東西廂房,分別是五觀堂和僧寮,中間為前、後殿,前殿是天王殿,後殿是大雄寶殿。近些年,金剛寺又陸續新建了觀音亭、地藏殿、念佛堂、仿古樓、千佛塔等殿宇,擴建了文殊普賢殿、三聖殿。金剛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東北三省最大的尼眾道場。
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坐落於縣城東北隅,毗鄰金剛寺,總占地面積30公頃。公園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正門、人工湖、廊亭、甬路、環形瀝清路、路燈、健身器材、旱冰場、門球場、休閒椅、茶舍、護坡、溫室、風景牆、涼亭、藝術長廊、音響、噴灌泵房、排水溝等設施樣樣齊全。
雕塑
中華第一龍雕塑
1985年在吉林省農安縣左家山遺址出土了一件石灰岩琢制後雕刻的石龍,出土石龍長4.1公分,寬3.9公分,厚1.4公分,按出土層位分析年代距今6100—7000年之間,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石龍,被譽為“中華第一龍”,對研究我國龍文化的形式發展有著重要價值,現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為賞析上古圖騰,領略博大精深的中華龍文化,用花崗岩石雕刻了此件作品。雕塑高7米,座高1.5米,用石24塊,重約210噸。
城市榮譽
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行列,居第91位
獲得國家衛生縣城榮譽稱號
中國最美文化休閒旅遊名縣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