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事詩(克洛德·西蒙創作的長篇小說)

農事詩(克洛德·西蒙創作的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農事詩》是法國作家克洛德·西蒙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1年。

《農事詩》著重描寫了三個不同歷史時期的軍人的悲劇命運:首先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將軍L.S.M.,其次是西班牙內戰時期的英國革命青年O,第三個是L.S.M.將軍的後代,經歷了1940年大潰敗的法國騎兵S。小說語言比較簡練,句子絕大部分簡短、明確、完整,標點清楚,段落分明,具有豐富多彩的比喻、濃郁的抒情筆調、色彩斑斕絢麗的畫面、光與影的交織、寂靜與聲響的對比、詩與畫的結合、細緻入微的描寫、樸素的哲理、幽默的諷刺等,不同的時代與場景互相交織,但主要的基調貫串全書而且前後呼應,展現了人在歷史的洶湧波濤中身不由己的境遇,寫出了大自然的永恆,儘管世事滄桑,人間多變,刻畫出大地的生命力和詩情畫意洋溢的景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農事詩
  • 外文名:Les Georgiques
  • 作者:【法】西蒙(C. Simon)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首版時間:1981年
  • 中譯本字數:271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農事詩》分為五部,並有序幕。序幕由一個場景和兩個主要
人物的裸體雕像的描寫構成,完全像一幅畫。第一部的開頭頗似傳統的歷史小說,把主人公的面貌和經歷作了簡要的介紹,然後才進入對大革命時期的動盪和主人公前期的歷險的描述。第二部寫戰爭中人類的處境,其中也寫了第二次大戰初期法軍大潰敗的悲慘情景,景色是冰天雪地,寒風徹骨。第三部用倒敘的筆法,刻畫了聖—米歇爾城堡在歷史的變遷和時間的侵蝕中破落荒涼的景象和這個貴族家庭的衰敗,中間穿插敘述了這個貴族家庭的長子在大革命中對貴族階級的背叛,在國民公會投下舉足輕重的一票通過處決國王的決定,犯下君之罪,以致在家庭中造成無法彌補的決裂和兩個攣生兄弟間的刻骨仇恨。這部分還敘述了主人公在炮兵部隊中艱苦的征戰,在義大利宮廷任大使時的鬥爭,以及他在大革命時期從死囚獄中救出一位美貌放蕩的保皇黨女子的冒險經過。第四部比較集中地描述英國青年O參加1936年西班牙內戰的經歷,以及他對革命與戰爭的迷惘與幻滅。第五部悲劇達到高潮,轉入尾聲。聖—米歇爾家在政治上誓不兩立的一對攣生兄弟在大革命風暴中背道而馳,多年後終於在故居城堡黑夜大樹下最後相見,正是哥哥在大革命後期提出的一律處死曾逃亡國外攜帶武器回國的人的法令,導致始終不渝忠於國王的弟弟的被處決。那位從小和兩兄弟一起長大的奶媽的女兒、像大地一樣忠誠質樸的女僕巴蒂只能從窗簾後窺看骨肉相殘的悲劇,為之嗚咽啜泣。在這位女僕的照料下,身心俱受創傷的老將軍在古老的莊園中孤單寂寞地度過殘年。
咟喥咟萪

作品目錄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創作背景

1971年發表《導體》後,作者不斷發表小說或劇本、論文和散文。直至1981年,作者經過五年的埋頭創作,寫成了他的第十六部作品——《農事詩》。《農事詩》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家族舊聞寫成的,可以說是《弗蘭德公路》的續篇。

人物介紹

法國將軍L.S.M.
原為舊制度時期的炮兵團軍官,法國革命後當選為國民公會委員,1793年投票表決處死路易十六,共和二年擢升為將軍,兼任公安委員會委員,曾親自參加過國家法令、政策的制訂,指揮過許多保衛革命政權的重大戰役,在恐怖時代最嚴重的時刻,他救出一個女保王黨人,並在後來娶她為妻,在戎馬倥傯的戰爭間隙,他定期給自己的女僕巴蒂寫信,詢問和安排自己領地的農事活動。20年後,他返回故里。這時,他親手建造的城堡已經破敗,他的第二個妻子和他的兒子正準備背叛他為之浴血奮戰的事業,他孑然一身,只有忠心耿耿的女僕與他作伴。
英國青年O
1936年投入西班牙人民反對佛朗哥叛軍的戰爭,在一次視察前哨時被敵人的子彈打穿了脖子,傷愈復員後又遭警察逮捕,最後終於返回英國。
法國騎兵S
1940年在比利時征戰時隨團潰退,被德國擊傷後當了俘虜,關進德勒斯登附近的一個集中營,隨後僥倖逃脫。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農事詩》是一部史詩式的長篇小說,像古典悲劇那樣分為五部,主要寫了18世紀末法國大革命中一位背叛了貴族階級的將軍的坎坷一生,表現了作者最關切的主題:大地與戰爭,自然與歷史,儘管世事滄桑,四季農事周而復始,歷史長河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滾滾向前。
小說採用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長詩《農事詩》為名,因為小說主人公不論是在大革命的驚濤駭浪中或南北征戰的炮火震天、硝煙瀰漫中,都念念不忘家園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農事,同時也寓寄維吉爾詩中含蘊的哲理:世事紛紜,複雜多變,只有四季恆常更迭,有秩有序,人也僅能在田園耕作中享受樂趣,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獲得安寧與慰藉。

藝術特色

在《農事詩》中,作者放棄了他一貫激烈的反傳統的寫作方式,而選擇了一種類似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寫作手法。在結構上,全書非常明晰地分為五部分,有序幕,有頭有尾。在敘述方式上,也不再使用之前作品中經常使用的迂迴曲折、沒有標點的長句子,複雜的插入語,以及變幻莫測的意識流手法等,而是語言比較簡練,句子絕大部分簡短、明確、完整,標點清楚,段落分明。並且,作者還在小說中使用一些排版標誌,如斜體字、羅馬字型等來迴轉換的方式來幫助讀者閱讀,這使讀者可以非常輕鬆地理出小說敘述中的序列。在每一個敘述序列中,線索是明晰的,即三個主人公各自的經歷,相應地,時間和空間也是有序的。另外,在L.S.M.將軍的敘述序列中,作者使用了設定懸念這一傳統現實主義小說使情節引入入勝的技巧,但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式的文本面紗之下卻隱藏著對於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再現美學及傳統寫作方式的溫和反撥。
一方面,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敘事者大都如上帝一般全知全能,小說人物經歷過的任何事情,心中的任何波瀾,他都知曉,而敘述人稱一般是第三人稱。在《農事詩》中,每個人物的經歷皆用第三人稱來敘述,而且人物的所有外部、內部(心理)活動也都有所描繪。如小說第一部開篇,“他五十歲,現任義大利炮兵部隊司令,駐守在米蘭。他穿的制服上裝的領子和硬胸都繡有金飾花紋。他六十歲,監管著自己的城堡里建造太陽台的收尾工程,身上抖抖瑟瑟地裹著一件軍人穿的舊寬袖長外套。他眼前出現黑點,當天晚上就死去了。他三十歲時,是上尉軍官。他常到歌劇院去看戲”。(第236頁)似是L.S.M.將軍的歷史傳記,但又不是。因為敘述者竟然知道L.S.M.將軍死前“眼前出現黑點”這樣的只有當事人本人才知道的事,而且歷史傳記中也很少出現“制服上裝的領子和硬胸都繡有金飾花紋”“身上抖抖瑟瑟地裹著一件軍人穿的舊寬袖長外套”這樣的細節描繪。對於參加西班牙內戰的英國青年O和二戰中的法國騎兵S經歷的描述也與此相似,只是少了一絲歷史傳記的意味,更接近於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寫實手法,“天氣嚴寒,冷得酒都在軍用水壺裡冰結了”,“由於天氣嚴寒,他們把車廂門完全拉上關緊。把眼睛緊貼著那門上還留下的一條垂直的小縫,可以看見雪中單調而荒涼的田野慢慢地移動過去”。這是法國騎兵S被俘、押在火車上的情景。行軍途中,騎兵們“每天都得為馬釘上防滑的鐵掌,那些於活的人對著自己的手指呵氣,一邊咒罵,一邊把大釘頭的螺母擰進馬蹄鐵里”。讓人感受到這類敘述用語準確,應該說是對客觀社會生活的真實、準確描繪,似乎它與現實生活並無二致,是真實可信的。但是,與此同時,小說中不時出現的另外一些句子卻令人懷疑其真實性。法國騎兵S,“他在一部小說中敘述了當時情景以及其中事情是如何發展的。如果考慮到他當時由於疲勞和缺乏睡眠對聲音和險境的感覺遲鈍在記憶中難以避免產生漏洞或歪曲,那么仍然可以認為這是根據事實儘可能忠實的記述……”(第260頁)、“剛寫完這一句,他感到對沒有身經類似情況的人這句話幾乎是無法體會的,這時他把手抬起”(第256頁)。它們讓人以為正在閱讀的、認為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其實是由人物自己敘述的,小說敘述者的作用只是轉錄已成文本的內容。小說是為了再現被敘述者的真實經歷,但是,由於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才知道,所以小說的敘述也就存在兩種可能性,真實的或虛假的。由此可見,作者表面上是在進行再現描寫,但又利用讀者可以感覺到的轉錄功能,在暗中破壞了再現的真實性。
另一方面,作者對於L.S.M.將軍傳奇一生的敘述模仿了傳統現實主義小說中為了求得情節的起伏設定懸念的模式。小說首先向讀者展示了L.S.M.將軍的輝煌生涯:曾被選入國民公會、任駐那不勒斯的法國大使、義大利炮兵部隊司令、拿破崙時期的炮兵部隊督軍等。按常理,L.S.M.將軍家族應引以為榮。但是,L.S.M.將軍的後代卻將有關他的“舊檔案、過去的信件和登記簿”藏匿在由糊牆紙遮住了門的壁櫥內。這是懸念之一。其二,小說第三部一開始描述了聖—米歇爾城堡的破敗蕭條(第327—330頁),接著就出現了“的確是有什麼東西隱藏在這個地方。為這件事,古堡緊閉,這件事曾經既使它受到突然的摧毀,也讓它像是一座墳墓,一個殘廢的看守那樣仍然屹立著,對於這件事,它是見證者同時也是付出代價者”。(第330頁)至於“這件事”及隱藏的東西是什麼,第三部未給出答案,相反,在結尾處,還出現了另一個謎團:L.S.M.將軍竟然有一個兄弟,但是,人們卻從未提起過。而且,小說在講述這一事件時的撲朔迷離的語言,又勾起了讀者弄清謎底的欲望。當然,如傳統現實主義小說一樣,小說在最後一部為讀者解開了所有謎團。原來,L.S.M.將軍在法國大革命時期曾背叛了他的貴族家庭,曾投票贊成處死國王,曾下令逮捕保皇的親弟弟。但是,雖然L.S.M.將軍及其家族的故事讀來真切感人,也富有因果性和邏輯性,但其真實性在分析之後卻值得商榷。L.S.M.將軍的傳奇人生及其家族的恩怨是敘述者通過一些堆滿了灰塵的“舊檔案、過去的信件和登記簿”,以及別人的記憶來復原的。它們的可信度似乎並不高。小說中有這樣的句子,“後來大概就發生了這一次見面:這兩個人,兩弟兄最後一次會晤(最後一次對抗)”(第543頁),“或者不是這樣。正好相反。”(第567頁)作者在一步步揭示真相的過程中,同時又用類似“大概”“或者”等字樣告訴真相的不確定性。可以說,小說復原的故事就如建築在沙灘上的大廈,是沒有根基的,潮水隨時會將它夷為平地。這種敘述方式其實表達了作者對傳統現實主義的看法,“儘管這類小說宣稱自己‘客觀地’描寫它稱之為‘現實’的東西,但是事實恰恰相反。很清楚,由於實質上不可能把‘一切’都描寫出來,現實主義小說就嚴加束縛自己,把故事的零亂內容組成系列”,也實現了運用戲擬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書寫方式,揭示傳統現實主義小說再現真實的虛假性的目的。

作品評價

美國韋爾斯利學院東亞系副教授宋明煒:“至於西蒙具有代表性的獲獎作品,則是他一生中所寫的最重要的長篇小說《農事詩》。這實在是一部前衛到令人很難適應的作品,它幾乎完全拋棄了敘事的既有規範,並打破傳統的寫實藝術模式,故事情節線索只有支離破碎的顯現,它那龐大駁雜的內容——包容著古老家族的歷史傳奇、個人經歷的模糊記憶、對古代戰爭的想(像)〔象〕與研究及人物親歷的現代戰爭的印象,全都以近似圖案的方式循環穿插地出現,大量濃郁豐富的感覺(特別是視覺)描寫密集地連綴排列,構造出一個色彩斑斕(lan)的、令人眼花繚亂的藝術空間。”

作者簡介

克洛德·西蒙(Claude Simon,1913年—2005年),法國作家,198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少年習畫,青年時期曾站在共和黨人一邊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後又加入法國軍隊參加二戰,1940年5月被德軍俘虜後又成功出逃。其文學生涯始於1941年完成的小說《作假者》(Le Tricheur),1960年出版了以二戰為題材的小說《弗蘭德公路》(La Route des Flandres),獲得了《快報》文學獎。1967年出版了小說《歷史》(Histoire),獲得當年梅第西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