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辰沅永靖兵備道
- 類別:兵備道
- 性質:軍政合一組織
- 別名:辰沅永靖道
- 朝代:明清
辰沅永靖兵備道是一個軍政合一組織,清代機構名稱。初治沅州(今芷江),隸湖南布政使司。康熙四十三年,道治移遷五寨司城(今鳳凰)。民國3年(1914),改辰沅永靖道...
民國三年(1914年),以清末設立的辰沅永靖道的區劃,改置辰沅道。初治鳳凰,民國五年移治芷江。...
雍正八年(1730年),縣屬辰永靖道,十三年(1735年)改為辰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1736年),改稱辰沅永靖兵備道,縣仍屬辰州府,隸辰沅永靖兵備道.直至宣統三年(...
公元1776年二月“清代八大兵備道之一” 的辰沅永靖兵備道鎮守湖廣鎮竿總兵官蒙應瑞墓修於此。瑞公逝世後因墓未修好,臨時葬於普賢寺側驍騎將軍蒙元亨墓旁,墓...
夔舒,清代鑲黃旗人,世襲騎都尉。乾隆年間,歷任施南府知府(1749年)、辰沅永靖兵備道(1751年)、湖南提刑按察使(1753年),因湖南布政使楊灝貪贓案被發往新疆阿克蘇...
辰沅永靖道明成化十五年(1479),湖廣巡撫吳誠奏設“辰沅兵備道,駐沅州(今芷江),以控八衛”。 [12] 崇禎二年(1629),定設偏沅巡撫,駐沅州(今芷江)。又設...
康熙四十三年廢土司,移辰沅靖道駐鎮竿。鎮竿成為全國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於湘西北設永順府,辰沅靖道改為辰沅永靖兵備道,鎮、道員均住鳳凰,治轄範圍...
乾隆元年(1736),改稱辰沅永靖兵備道,辰州府隸辰沅永靖兵備道仁宗嘉慶24年(1819年)6月,湖廣總督林則徐出巡經沅陵,下榻辰州府3日,給知府張明書楹帖一聯:“一...
康熙四十三年廢土司,移辰沅靖道駐鎮竿。鎮竿成為全國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於湘西北設永順府,辰沅靖道改為辰沅永靖兵備道,鎮、道員均住鳳凰、治轄範圍...
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四道為:長寶道(治長沙、轄長沙、寶慶2府)、岳常澧道(治巴陵,轄岳州、常德2府及澧州直隸州、南洲直隸廳)、辰沅永靖道(又稱辰沅永靖兵備道,治鳳凰,轄辰州...
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辛亥革命後,...
並沒有帶上家眷,前往華夏各地歷練和鎮守湖北宜昌以及湖廣鎮筸鎮(鎮竿鎮:清代“八大軍區之一”的辰沅永靖兵備道,總兵官駐節地,鎮竿城今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古城...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奉委湖南辰沅永靖兵備道邊防總理營務處督帶,因戰功保升直隸州知府,賞戴花翎,旋調帶水師前鋒。宣統元年(1909年)以後,在湖北任等地...
到清朝,古城的軍事地位日顯重要,先後在這裡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古城的建設也得到加強。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
沅州鎮由芷江移防鳳凰,改稱“鎮竿鎮”;康熙四十三年,統領湖南三府一州軍務、政務並直轄三廳的辰沅永靖兵備道亦由芷江移駐鳳凰,自此鳳凰成為湘西的政治、軍事...
同治十年(1871),裴蔭森讀書焦山,徜徉林壑之間,尋求治世之道,或至金山舊友處縱...光緒五年,署理衡永郴桂兵備道,兩年後調任辰沅永靖兵備道。辰沅地區即今湘西...
為了經營150000畝屯田,地方政府成立了屯防總局,總局直接歸屬辰沅永靖兵備道管轄。這個組織主要通過經營土地為地方獲得收入,類似於當代的一個地方集體企業。這既是...
鎮竿成為全國八十九道之一。雍正七年(1729年),於湘西北設永順府,辰沅靖道改為辰沅永靖兵備道,鎮、道員均住鳳凰、治轄範圍覆蓋整個大湘西二十餘州縣廳,據...
二十三年,署辰沅永靖兵備道,清理碉卡、屯堡、邊牆、苗寨。五月,並署按察司。值武崗出現殺官事件,官兵駐賓慶,準備攻剿。民眾雲集抗拒,相持達半月之久。應台...
清雍正九年(1731),辰沅永靖兵備道王柔在廳城吉多坪建興隆寺,從沅陵龍泉山招來道一和尚講經說法,收徒傳教。此後,佛教在永綏逐步興起,到嘉慶二年(1817),全縣...
1900年湖南省還屬於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湖南劃分為:長寶道,岳常澧道,衡永郴桂道,辰沅永靖道(辰沅永靖兵備道),加上乾州廳、鳳凰廳、永綏廳、晃州廳、古丈坪...
明嘉靖年間,設鳳凰直隸廳,廳通判、總兵和辰沅永靖兵備道衙門都設在這裡。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原來的土城改建為磚城。到清朝,古城的軍事地位日顯重要,古城...
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下設長寶道、岳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備道、衡永郴桂道四道,道下為府,直隸州(廳),府(州)下為縣[10]。雍正元年(1723年)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