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3~4米。
乾皮灰白色灰色,縱裂;小枝紫褐色,平滑無毛,具縱闊橢圓形皮孔,淺白棕色;辛夷的圖片(20張)頂生冬芽卵形,長1~1.5厘米,被淡灰綠色絹毛,腋芽小,長2~3毫米。
葉互生,具短柄,柄長1.5-2厘米,無毛,有時稍具短毛;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0~16厘米,寬5~8.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呈圓楔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有時於葉緣處具極稀短毛,表面綠色,背面淺綠色,主脈凸出。
花於葉前開放,或近同時開放,單一,生於小枝頂端;花萼3片,綠色,卵狀披針形,長約為花瓣的1/4~1/3,通常早脫;花冠6片,外面紫紅色,內面白色,倒卵形,長8厘米左右,雄蕊多數,螺旋排列,花葯線形,花絲短;心皮多數分離,亦螺旋排列,花柱短小尖細。
果實長橢圓形,有時稍彎曲。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長於較溫暖地區。
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帶,野生較少,在山東、四川、江西、湖北、雲南、陝西南部、河南等地廣泛栽培。產於河南及湖北者質量最佳,銷全國並出口。安徽產品集中安慶,稱安春花,質量較次。
本植物的樹皮(木蘭皮)、花(木蘭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玉蘭(《學圃雜疏》),又名白木蓮(《本草綱目啟蒙》)、應春花、玉堂春、白玉蘭。
落葉喬木,高達15米。
樹冠卵形,分枝少,幼枝有毛。
葉互生;葉柄長1~2.5厘米,被柔毛;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矩圓形,長8~16厘米,寬5~10厘米,先端闊而突尖,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脈上被疏毛,下面淡綠色,被灰白色柔毛;冬芽密生絨毛。
花大,單生,先葉開放,杯狀,直徑10~15厘米,白色,或外面紫色而內面白色;花梗粗短,密生黃褐色柔毛;花萼與花瓣相似,9片,倒卵形或卵狀矩圓形;雄蕊多數,花絲扁平;心皮多數,卵形,聚生於延長的花托上。
果實圓筒形,長7~10厘米。
花期2月。
果期6~7月。
多栽培或野生於闊葉林中。
本植物的花(玉蘭花)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長環境
喜溫暖氣候,平地或丘陵地區均可栽培。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乾燥的夾沙土為好,山坡及房前屋後都可栽種。
繁殖方法
用種子及分株、壓條等繁殖,以分株繁殖為主。
(1)分株繁殖
冬末春初,把有多數分櫱的老株挖起,每株需帶有根才易成活,隨挖隨栽,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150~200厘米的距離挖穴,每穴一株,根子平展栽正,並較原來入土深3~6厘米,用細土覆蓋根部並壓實,使根與土壤密接,再行澆水。
(2)壓條法
早春未發新葉時,將母樹靠近地面的小核輕輕壓入土內,勿使折斷,以泥土蓋緊並用樹鉤鉤牢,使枝條接近地面處生出嫩根和新技,一年後便能定植。
(3)高空壓條法
6月下旬,在母株上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幼嫩枝條,於分岔處用刀削去枝條的皮,削處約呈半圓環狀。然後用細長形的竹筒或無底瓦罐套上,使枝條去皮處插在筒中,筒內盛滿濕潤肥沃的泥土,外面用繩索紮緊,勿使移動。以後經常澆水,保持筒內土壤濕潤。次年4月下旬,筒內已長新根,即可取下定植。
(4)種子繁殖
於春季或秋季播種,播前將種子放在加草木灰的溫水中浸泡3~5天,搓去蠟質,再用溫水浸泡一天半後,撈出蓋上稻草,經常澆水,種子裂口後,做高畦,按30厘米左右的行距開溝條播,覆土8厘米左右,播後保持土壤濕潤,開始出苗的一個月中要插枝遮蔭,並及時澆水,除草施肥,生長兩年後定植。
2.田間管理
定植後須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容易生長新根,成活後如不遇特殊乾旱,都不澆水。其餘管理要求不嚴,只須經常除去雜草。辛夷在未成林時,每年除草3~4次,在成林後每年除草1~2次,每季施用人畜糞水一次,促使花多蕾壯。若是成片栽種,可以在地裡間作豆類、麥類或蔬菜等作物。
3.病蟲害防治
蓑蛾、刺蛾、木蠶蛾、紅蜘蛛等,按常規方法防治。
分布範圍
分布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陝西等地。
主要產地
南召是辛夷的原生地,全國辛夷的主產區。辛夷種植面積達8萬畝、200萬株,年產乾藥50多萬公斤,占河南省年產量的80%、全國年產量的40%左右,成為全國最大的辛夷生產基地縣,被國家林業部命名為“
中國辛夷之鄉”。全縣中低山區均有分布。元末明初,小店的演藝山周圍、雲陽的東花園及西花園和皇后的天橋已有不少辛夷,清雍正年間,辛夷年產5000餘公斤,與
冬花、
山萸肉並稱南召三大特產。建國初期,全縣有辛夷樹8000畝,年產乾蕾4.5萬公斤。70年代中期以前,辛夷產品由外貿、醫藥部門獨家收購經營,因受計畫經濟的制約,再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生產發展十分緩慢,資源不斷遭到破壞。到1976年底,全縣僅有辛夷6200畝,總計19.25萬株,年產乾蕾5萬公斤。1978年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啟動,辛夷價格上揚,市場銷路看好,縣委、縣政府抓住機遇,採取各種措施,搞好辛夷商品基地建設。
1983年10月18日南召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16次會議通過決議,把辛夷定為南召的“縣花”,1999年縣委、縣政府把辛夷作為重點開展的特色產品之一。目前全縣辛夷種植面積已達到20多萬畝,年產量達到120萬公斤。2000年國家林業局和中國經濟林協會命名南召為“中國辛夷之鄉”。
主要品類
該品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
玉蘭Magnolia denudata Desv.或武當玉蘭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乾燥花蕾。冬末春初花未開放時採收,除去枝梗,陰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