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塘街道

轉塘街道

轉塘街道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部,東瀕錢塘江,西至靈山,南臨富春江,北望西湖。以平原為主,山丘為輔,地勢呈北高南低,向東南傾伏於錢塘江。坐落在320國道、之江大道、環城高速公路交匯處,是“三江兩湖”(即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和千島湖)必經之地。域內有宋城等著名的旅遊聖地。是省經濟百強鄉鎮之一。街道辦事處駐地轉塘距杭城中心1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轉塘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政府駐地:轉塘距杭城中心18公里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部
  • 車牌代碼:浙A
  • 地勢:以平原為主,山丘為輔
基本概況,發展事記,建置沿革,歷史文化,

基本概況

轉塘街道現有工業產值5000萬元,隨著轉塘集鎮的大面積開發,交通快捷便捷,繞城公路320國道,杭富複線縱橫貫穿,轉塘人將保持開放的姿態,主動接軌經濟一體化的大潮,努力打造“富裕活力休閒生態文化,和諧的新環境。
轉塘街道引進各種名特優新養殖品種,以科技手段增產增效,爭取年產野生鱉50萬隻,各種蝦類20噸,魚類2000噸。引進國際先進水產品加工線及包裝,預計年加工能力達1000噸,並達到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標準。中方合作單位杭州桕聯綜合養殖有限公司,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主導產品--水產品在市場具較高的占有率;本地區水產養殖戶多而集中,有較好的原材料供應優勢;項目選址在320國道旁,離市中心9公里,有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且水電氣等公用配套設施齊全;中方合作單位己有一定種苗培育、商品養殖及加工經驗與技術。
2007年經過行政區劃調整,撤鎮建街後的西湖區轉塘街道成了全區面積最大、所轄村(社區)最多,擁有山林資源最豐富的一個街道。
街道內古海塘、古橋等眾多歷史古蹟與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等高等學府一起積聚起濃厚的文化底蘊,龍塢茶村、大清谷景區、白龍潭景區、之江國際高爾夫球場、宋城等大型休閒遊樂場所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形成了杭城頂級別墅聚集的區域。而街道內之江、龍門、桐塢、龍塢社區、轉塘、獅子、定山、回龍八個片區也將依託之江度假區的區位和政策優勢,牢牢把握機遇,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努力實現整體檔次的提升和區域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加快街道城市化建設的大步推進。

發展事記

1987年,建成萬噸級自來水廠,解決人民的吃水難問題。
1988年,組建環衛站,為轉塘建設衛生文明鎮打好基礎。
1990年,浮山村的生態農業被聯合國譽為亞太生態第一村,從此該村名揚四方,農工貿一體化企業迅速發展。
1991年,制定轉塘“八五”規劃,提出開發牛放嶺至金家嶺沿公路10公里兩側的工業商業街構想;市公交公司建成轉塘公車中心站,並啟用通車,成為上泗四鄉鎮的交通中心。
1992年,市管會在轉塘開始建設開發國家之江旅遊度假區。
1993年,轉塘電視廣播站建成,同時建立了農科實驗站。
1994年,制定“九五”規劃,提出開發轉塘旅遊資源,把轉塘建設成旅遊集散地
1995年,建成轉塘中心幼稚園,成立教育基金會,組建了浮山集團公司、汽車板簧廠等10多家企業,同時對杭三泥進行10萬噸水泥生產線技改。
1996年,宋城和未來世界在轉塘鎮先後開業,環城公路和之江大道先後通車。
1997~1998年,新建轉塘農貿市場和轉塘綠色中心廣場,有限電視覆蓋率達100%。
1998年,先後獲得區科技先進鎮、市新農村鄉鎮和市小康鎮、省綠色小城鎮和省經濟百強鄉鎮。

建置沿革

轉塘來歷,淵源流長;春秋戰國,一片汪洋;吳越水師,定山戰場;山河變遷,滄海見陸梁。“路繞定山轉,塘連花浦橫”;唐詩流傳,留名轉塘。明清時,屬錢塘縣;民國時屬杭縣。建國後,劃歸杭州,設上泗區委;“大躍進”時期,建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86年設立建制鎮。
2007年根據省、市兩級人民政府《關於杭州市西湖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浙政函[2007]147號、杭政函[2007]188號)檔案精神和行政區劃調整的有關規定,撤消轉塘鎮龍塢鎮建制,合併設立轉塘街道辦事處,並將靈隱街道辦事處珊瑚沙、五雲、夢湖3個社區劃歸轉塘街道辦事處管轄。
調整後的轉塘東起錢塘江,西至銀湖街道,南臨雙浦鎮,北與留下街道接壤,總面積達75.15平方公里,加上託管的回龍、何家埠兩村約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000多人,流動人口45800多人,轄24個社區、18個行政村,駐地為轉塘直街7號。

歷史文化

特產
西湖蓴菜
西湖蓴菜是該鎮的名優特產,早在解放前,就有農民零星栽種。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栽種者日趨增多,並先後興辦了數家蓴菜加工廠,其中浮山蓴菜加工為最,出口創匯精品達230噸,年創匯300多萬元。由於蓴菜自身富含高蛋白和維生素,營養豐富,本地人在節日餐桌上,少不了這碗味更可口的鮮湯。其美名已譽滿日本和東南亞諸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