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漢語詞語)

活力(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活力,指旺盛的生命力,行動上、思想上或表達上的生動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活力
  • 外文名:vitality
  • 拼音:huó lì
  • 注音:ㄏㄨㄛˊ ㄌㄧˋ
  • 近義詞:生機、生氣
  • 解釋:旺盛的生命力
詞語概念,基本解釋,引證解釋,物理學含義,動能的舊名,生物化學名詞,酶活力,比活力,

詞語概念

基本解釋

1. [vigor;vitality;energy]∶旺盛的生命力
充滿著青春的活力
2. [life]∶行動上、思想上或表達上的生動性。
那些老概念仍有活力。
3. [vivilization]∶朝氣蓬勃,剛勁有力。
他的文學作品已經失去了準則和規範,同時也失去了活力。
4. [pulse]∶激動的情緒,生氣。
新工業刺激了人們的活力。

引證解釋

指旺盛的生命力。
周恩來《關於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一切新生事物之可貴,就因為在這新生的幼苗中,有無限的活力在成長。”冰心《晚晴集·老舍和孩子們》:“這個充滿了活力的人,怎么會死呢?”

物理學含義

1686年,著名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提出,力應該用它產生的效果來量度。按照他的看法,把1千克物體舉高4米和把4千克物體舉高1米,需要同樣大小的“力”;反過來,由4米高處落下的1千克的物體與1米高處落下的4千克的物體,他們獲得的“力”也是相同的。萊布尼茲這裡所說的“力”,指的是重力與高度的乘積Gh,實際上是力所做的功。他進一步根據伽利略落體定律計算出Gh與mv·v(m是受力物體質量,v是其速率)成正比,因此萊布尼茲認為應該用mv·v來量度力,並給它取了個名稱,叫做“活力”。在以後100多年的時間裡,“活力”成為學術界廣為流行的一個用語。
萊布尼茲相信有某種與運動有關的量是守恆的,這就是他所說的“力”。但是,豎直上拋的物體,隨著上升的高度的增加,活力逐漸減小,上升到最高點,活力變為零。應該怎樣理解這一點呢?萊布尼茲認為,活力並沒有在上升過程中損失掉,而是以某種形式貯存起來了。他把這種與靜止狀態相聯繫的貯存起來的“力”,稱之為“死力”。他使用的“活力”與“死力”這兩個用語,說明當時還不能區別力和能這兩個概念。而且,用“活力”來量度力的大小(實際上是用功來量度力的大小),也是不對的。
第一個察覺這種概念上的混亂,把力與能區別開來的是英國物理學家托馬斯·楊。他在1807年指出,重力和高度的乘積雖然可以用來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但是不能認為用mv·v來量度力是正確的。他提出用“能”這個詞來代替“活力”,並且指出,為了使物體產生運動所做的功,跟物體獲得的能量mv·v成正比。
但是楊的提議,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沒有為人們所接受。1829年,法國物理學家克里奧利在計算機械效率時仍然使用“活力”這個詞,不過他用0.5mv·v代替了歷來使用的mv·v。直到19世紀50年代以後,“能”這個術語,才逐漸被物理學界廣泛承認和採用。

動能的舊名

為1695年G.W.萊布尼茲(1646~1716)所引入,他認為運動套用質量m和速度的平方量度,並把稱為活力,以區別於靜止物體的壓力或死力。19世紀20年代末,功的概念引入力學後,G.G.科里奧利提議把稱為活力。以後,在英國首先把活力改稱為功能,例如W.湯姆孫和P.G.泰特的《自然哲學論》(Treatise on Natural Philosophy, 1867)中說:“一個運動著的物體的活力或動能同質量和速度平方兩者成正比。”

生物化學名詞

酶活力

又稱酶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學反應的能力。酶活性的高低是研究酶的特性、進行酶製劑生產和套用時的一項不可缺少的指標。

比活力

在酶學研究中,經常用酶的比活力來表示酶的純度。比活力是指每mg蛋白質所具有的活性,用“活力單位數/每mg蛋白質”表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