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情

輿情

輿情是“輿論情況”的簡稱,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件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主體的民眾對作為客體的社會管理者、企業、個人及其他各類組織及其政治、社會、道德等方面的取向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態度。它是較多民眾關於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輿情監測
  • 外文名:public opinion
  • 屬性:社會態度
  • 主體:民眾
相關定義,網路輿情,網路特點,監測系統,系統案例,系統概述,系統功能,

相關定義

從傳統的社會學理論上講,輿情本身是民意理論中的一個概念,它是民意的一種綜合反映。但是,從現代輿情理論的嚴格意義上講,輿情本身並不是對民意規律的簡單概括,而是對“民意及其作用於執政者及其政治取向規律”的一種描述。
簡述為,輿情是輿情因變事項發生、發展和變化過程中,民眾所持有的社會態度。在實際工作中,輿情信息員對輿情概念的理解,必須把握四層義:
1.輿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換句話說,民意是形成輿情的始源,沒有民意,就沒有輿情;
2.輿情所要反映的民意,是那些對執政者決策行為能夠產生影響的“民意”,而非民意的全部;
3.輿情因變事項是輿情產生的基礎,研究、分析輿情,首先要深入研究、分析輿情因變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
4.輿情空間對輿情傳播及其對執政者決策行為的影響有重要作用。這裡特彆強調的是,輿情定義中的“民眾社會政治態度”,是指民眾對執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見和態度。民眾的這種社會政治態度說到底是對自身利益需求的一種訴求和表達,它不僅包括民眾對國家政治的看法、意見和態度,對社會政治的看法、意見和態度,同時還包括民眾對社會事物的看法、意見和態度。一句話,“民眾社會政治態度”是民眾要求執政者不斷改善民情狀況的一種訴求和意願的集合。

網路輿情

網路輿情是社會輿情在網際網路空間的映射,是社會輿情的直接反映。傳統的社會輿情存在於民間,存在於大眾的思想觀念和日常的街頭巷尾的議論之中,前者難以捕捉,後者稍縱即逝,輿情的獲取只能通過社會明察暗訪、民意調查等方式進行,獲取效率低下,樣本少而且容易流於偏頗,耗費巨大。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大眾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發表各自看法,網路輿情可以採用網路自動抓取等技術手段方便獲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沒有人為加工),覆蓋面全。
【網路輿情定義】
網路輿情是以網路為載體,以事件為核心,是廣大網民情感、態度、意見、觀點的表達,傳播與互動,以及後續影響力的集合。 帶有廣大網民的主觀性,未經媒體驗證和包裝,直接通過多種形式發布於網際網路上。
網路輿情六大要素:網路事件網民情感傳播互動影響力
2013年12月6日,第三屆網路輿情高峰論壇在湖北武漢舉行,100位來自中央和地方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和專家學者齊聚論壇,共同探討網路輿情的發展。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社會各階層與網路的接觸更加緊密,社會各類信息呈現出傳播渠道多、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特點,容易形成網路輿情。中國網際網路輿論環境複雜,網路謠言、非理性聲音極易引發公眾對立情緒,成為激化社會矛盾、釀成重大社會事件的導火索。因此,社會各界呼籲網上出現更多正能量信息,構建和諧的網路言論環境;另一方面,各級黨政機關要及時了解信息,加強輿情監控,提高輿情應對能力和在新輿論環境中的執政能力,及時化解矛盾,處理好政府和民眾的關係。
實際上,除了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也需要關注網路輿情。可以聘請專門收集、分析輿情信息的人員,也可以利用市場已有的輿情分析系統和服務平台,或者人員與工具結合。掌控網路輿情,決勝方能千里。

網路特點

與報紙、無線廣播和電視等傳統的傳播媒體相比,網路媒體具有進入門檻低、信息超大規模、信息發布與傳播迅速、參與群體龐大、實時互動性強等綜合性特點。由於網路信息的發布成本極低,信息的提供者、傳播者和閱讀者之間已經沒有明顯的界限。信息網路已成為一個“虛擬社會”,具有非常明顯的社會群體特徵。與此同時,“虛擬社會”與真實社會之間的互動日益顯著。
在網路環境下,輿情信息的主要來源有:新聞評論、社區論壇、部落格、微博等,網路輿情包含以下特點:
一、網路輿情的自由性。
網際網路是完全開放的,它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間,給了所有人發表意見和參議政事的便利,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路信息的發布者,每個人都有選擇網路信息的自由,通過BBS,新聞點評和部落格網站,網民可以立即發表意見,下情直接上達,民意表達更加暢通。由於網際網路的匿名特點,多數網民會自然地表達自己的真實觀點,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實情緒。因此,網路輿情比較客觀地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矛盾,比較真實地體現了不同群體的價值。
二、網路輿情的互動性。
在網際網路上,網民普遍表現出強烈的參與意識。在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發表意見、進行評論的過程中,常常有許多網民參與討論,網民之間經常形成互動場面,贊成方的觀點和反對方的觀點同時出現,相互探討、爭論,相互交匯、碰撞,甚至出現意見交鋒。這種網民之間的互動性實時交流,使各種觀點和意見能夠快速地表達出來,討論更廣泛更深入,網路輿情能夠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觀念和情緒心態。
三、網路輿情的多元性。
網上輿情的主題極為寬泛,話題的確定往往是自發、隨意的。從輿情主體的範圍來看,網民分布於社會各階層和各個領域;從輿情的話題來看,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以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輿情來源上看,網民可以在不受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預先寫好言論,隨時在網上發布,發表後的言論可以被任意評論和轉載。
四、網路輿情的偏差性。
由於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一些網路言論缺乏理性,比較感性化和情緒化,甚至有些人把網際網路作為發泄情緒的場所,通過相互感染,這些情緒化言論很可能在眾人的回響下,發展成為有害的輿論。
五、網路輿情的突發性。
網路輿論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個熱點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種情緒化的意見,就可以成為點燃一片輿論的導火索。當某一事件發生時,網民可以立即在網路中發表意見,網民個體意見可以迅速地匯聚起來形成公共意見。同時,各種渠道的意見又可以迅速地進行互動,從而迅速形成強大意見聲勢。
同時,我們也必須清楚地認識到,網路所具有的特性又使得網路輿論的自由化帶來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比如一些網民通過網路散布謠言、披露隱私、進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謾罵與人身攻擊。由此可見,網路輿情已然成為影響社會持續有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與穩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因勢利導,提高新形勢下輿情信息的分析能力,及時準確地掌握社會輿情動態,積極引導社會輿論,是網路這一新興媒體所面臨的嚴肅課題與嚴峻挑戰。

監測系統

系統案例

網信輿情

系統概述

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媒體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形式,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網友言論活躍已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重大事件,都能馬上形成網上輿論,通過這種網路來表達觀點、傳播思想,進而產生巨大的輿論壓力,達到任何部門、機構都無法忽視的地步。可以說,網際網路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
輿情監控系統通過對熱點問題和重點領域比較集中的網站信息,如:網頁、論壇、BBS等,進行24小時監控,隨時下載最新的訊息和意見。下載後完成對數據格式的轉換及元數據的標引。對下載本地的信息,進行初步的過濾和預處理。對熱點問題和重要領域實施監控,前提是必須通過人際互動建立輿情監控的知識庫,用來指導智慧型分析的過程。
網路輿情監測系統針對向網際網路這一新興媒體。通過網路輿情監測系統,相關部門可以及時了解網路輿情動態,關注到自己在網路輿情中的狀態,從而可以產生網路輿情預警,及時糾正應對網路上關於自己的負面輿論影響,為部門網路危機公關或品牌形象行銷提供數據依靠。

系統功能

l 熱點識別能力 可以根據轉載量、評論數量、回復量、危機程度等參數,識別出給定時間段內的熱門話題。
l 傾向性分析與統計 對信息的闡述的觀點、主旨進行傾向性分析。以提供參考分析依據。分析的依據可根據信息的轉載量、評論的回言信息時間密集度。來判別信息的發展傾向。
l 主題跟蹤 主題跟蹤主要是指針對熱點話題進行信息跟蹤,並對其進行傾向性與趁勢分析。跟蹤的具體內容包括:信息來源、轉載量、轉載地址、地域分布、信息發布者等相關信息元素。其建立在傾向性與趁勢分析的基礎上。
l 信息自動摘要功能 能夠根據文檔內容自動抽取文檔摘要信息,這些摘要能夠準確代表文章內容主題和中心思想。用戶無需查看全部文章內容,通過該智慧型摘要即可快速了解文章大意與核心內容,提高用戶信息利用效率。而且該智慧型摘要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調整不同長度,滿足不同的需求。主要包括文本信息摘要與網頁信息摘要兩個方面。
l 趨勢分析 通過圖表展示監控辭彙和時間的分布關係以及趨勢分析。以提供階段性的分析。
l 突發事件分析 突發事件不外乎有以下幾種:自然災害、社會災難、戰爭、動亂和偶發事件等等。網際網路信息監控分析系統主要是針對網際網路信息進行突發事件監聽與分析。對熱點信息的傾向分析與趁勢分析,以監聽信息的突發性。  l 報警系統 報警系統主要是針對輿情分析引擎系統的熱點信息與突發事件進行監聽分析,然後根據信息的語料庫與報警監控信息庫進行分析。以確保信息的輿論健康發展。
l 統計報告 根據輿情分析引擎處理後的結果庫生成報告,用戶可通過瀏覽器瀏覽,提供信息檢索功能,根據指定條件對熱點話題、傾向性進行查詢,並瀏覽信息的具體內容,提供決策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