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因子(co-fa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輔助因子
- 外文名:co-factor
- 所屬學科:農學
- 公布時間:1993年
輔助因子(co-fa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輔助因子(co-fa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公布時間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農學名詞》第一版。1...
酶的輔助因子是酶中非蛋白質的部分,在酶促反應中主要起著遞氫、傳遞電子和傳遞某些化學基團的作用。常見的酶的輔助因子包括金屬離子和一些分子量不大的有機化合物。簡介 酶的本質是蛋白質,根據酶的化學組成不同,可分為單純酶(simple enzyme)和結合酶(conjugated enzyme)兩類。結合酶由蛋白質部分和非蛋白質部分...
《輔助因子調控的蛋白質摺疊、聚集與功能運動》是依託南京大學,由王煒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生物體內,大部分蛋白質需要輔助因子的參與才能正確行使其特定的生物學功能。然而,相對於其生物學重要性,人們對輔助因子調控的蛋白質結構與動力學卻了解甚少。在本項目中,我們將藉助量子化學方法建立描述輔助因子...
T[淋巴]細胞抗原特異性輔助因子 T[淋巴]細胞抗原特異性輔助因子(T lymphocyte antigen-specific helper factor)是1995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5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三分冊》第一版。
σ因子是一種非專一性蛋白,作為所有RNA聚合酶的輔助因子起作用。 σ因子是 DNA依賴的RNA聚合酶的固有組分,它識別啟動子共有序列且與RNA聚合酶結合轉變為聚合酶全酶。σ因子本身並不能與 DNA結合,但是與核心酶的相互作用會激活它的DNA結合區段。基本介紹 σ因子 σ factor是依賴於DNA的RNA聚合酶的一個亞基。通...
《轉錄輔助抑制因子RIP140在心力衰竭中的轉錄調控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劉培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心衰是心肌肥大、心梗等大多數心臟疾病的終末階段。心肌能量代謝障礙及調節失衡是心衰病理過程的核心環節,調節心肌能量代謝是心衰治療的新策略。轉錄輔助因子可調節多種與能量代謝有關的基因...
遺傳性因子V缺乏症是一個病症名稱。疾病概述 該病甚少見,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往往有近親婚配史,男女均可發病,部分患者可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如輸尿管畸形,動脈導管未閉等。FV是一輔助因子,與鈣離子及磷脂組成複合體後能使FXa的活性增強35萬倍。臨床表現 僅純合子有出血表現,大多由外傷引起.自發出血少見,...
類固醇受體輔激活物 類固醇受體輔激活物是2008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定義 在類固醇激素-受體複合體進入細胞核與DNA結合調節轉錄時,與轉錄因子結合成複合體激活轉錄的輔助因子。在靶細胞內輔激活物與輔阻遏物處於動態平衡,協同調節基因的轉錄活性。出處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因子VIII,抗血友病球蛋白A(AHG A),抗血友病因子A(AHF A),血小板輔助因子I,血友病因子VIII或A 因子IX,抗血友病球蛋白B(AHG B),抗血友病因子B(AHF B),血友病因子IX或B 因子X,STUART(-PROWER)-F,自體凝血酶原C 因子XI,ROSENTHAL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C 因子XII,HAGEMAN因子,表面因子 因...
②Kip(kinase inhibition protein),包括P21l(cy-clin inhibition proteinl)、P27l、P57k2等,能抑制大多數Cdk的活性,其中P21l還能與DNA聚合酶a的輔助因子PCNA結合,直接抑制DNA的合成。細胞周期的調控蛋白組成了一套完整的細胞周期調控系統,為細胞周期中各種事件的發生提供了嚴格有序的時間表。當細胞內、外環境...
蛋白合成時,當核糖體移動到終止密碼子時,沒有相應的氨醯tRNA 進入A 位,而一種蛋白因子可進入,促使多肽的釋放和核糖體的解離,此蛋白稱終止因子。也即釋放因子(release factor)。終止因子 提供轉錄信號的DNA序列稱為終止子,協助RNA聚合酶識別終止信號的輔助因子(蛋白質)則稱為終止因子(termination factor).
I因子(舊稱C3bINA)為異源二聚體血清蛋白,呈雙球狀結構,分子全長13nm。其中小球(L鏈)4.9nm,具有絲氨酸蛋白酶活性;大球(H鏈)5.4nm可與C3b結合。I因子的分子量為88kDa,重鏈50kDa,輕鏈38kDa,鏈間以二硫鍵相連線。I因子的生物學活性是,在C4bp、MCP、H因子和CR1等輔助因子的協同下,將C4b裂解為...
輔酶是一大類有機輔助因子的總稱,是酶催化氧化還原反應、基團轉移和異構反應的必須因子。它們在酶催化反應中承擔傳遞電子、原子或基團的功能。輔酶也可以被視為第二底物,因為在催化反應發生時,輔酶發生的化學變化與底物正好相反。輔酶(coenzyme)是一類可以將化學基團從一個酶轉移到另一個酶上的有機小分子,與酶...
輔基是酶的輔助因子。簡介 酶的輔助因子包括輔酶(coenzyme)、輔基(prosthetic group)和金屬離子。輔酶專指那些與酶蛋白的結合比較疏鬆,可以用透析或超濾的方法除去的有機小分子;輔基專指那些與脫輔酶結合緊密、使用透析或者超濾的方法難以去除的有機小分子。在酶促反應中,輔酶作為底物接受質子或基團後離開酶蛋白,...
丙酮酸脫氫酶複合體又稱丙酮酸脫氫酶系是一種催化丙酮酸脫羧反應的多酶複合體,由三種酶(丙酮酸脫氫酶、二氫硫辛醯胺轉乙醯酶、二氫硫辛醯胺脫氫酶)和六種輔助因子(TPP、硫辛酸、FAD、NAD+、HSCoA和Mg離子)組成,在它們的協同作用下,使丙酮酸轉變為乙醯CoA和CO2。相關介紹 又稱丙酮酸脫氫酶系,是一種催化...
四氫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營養素,簡寫為BH4。是參與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褪黑素、一氧化氮生物合成的酶的重要輔助因子;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症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性疾病,是迄今得以確認的5000~6000種人類的罕見病之一,四氫生物蝶呤缺乏症通過對新生兒進行疾病篩查,...
肝素是由肥大細胞合成的一種酸性蛋白聚糖,正常情況下血液中含量甚微,所以生理條件下抗凝作用較小。蛋白質C是由肝臟合成的一種依賴維生素K的糖蛋白,可螯合鈣離子,具有明顯的抗凝作用,血漿中蛋白質S是蛋白質C的輔助因子,可使激活的蛋白質C作用大大加強。作用 抗凝血酶I(AT I)在凝血酶激活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