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菌

軍團菌

軍團桿菌,系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以嗜肺軍團菌最易致病。現已提出了超過30種軍團桿菌,至少19種是人類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見病原體為嗜肺軍團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dumoffii.此類細菌形態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徵,引起類似疾病。

軍團菌病是由軍團菌屬細菌引起的臨床綜合徵。1976年美國費城召開退伍軍人大會時暴發流行而得名。病原菌主要來自土壤和污水,由空氣傳播,自呼吸道侵入。臨床表現類似肺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軍團菌
  • 拉丁學名:Legionella spp.
  • 別稱:退伍軍人桿菌
  • :細菌界
  • :軍團菌屬
  • :軍團菌
  • 分布區域:世界各地
  • 疾病:軍團菌病
軍團菌,發現歷史,疾病範圍,傳播途徑,易感人群,存在環境,鑑定方法,殺滅方法,診斷與治療,臨床表現,診斷依據,治療原則,用藥原則,輔助檢查,療效評價,

軍團菌

軍團菌(Legionella)是一種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的機會致病菌,能引起以發熱和呼吸道症狀為主的疾病稱軍團菌病(legionnaires'diseasesLD),其中最為多見和嚴重的臨床類型為以肺部感染為主,同時伴有全身多系統損害的軍團菌肺炎。

發現歷史

1976年美國費城退伍軍人協會會員中曾爆發急性發熱性呼吸道疾病,是已知的首次爆發;221人感染疾病,其中死亡34人。由於大多的死者都是軍團成員,因此稱為軍團病或退伍軍人症
軍團菌
此後,軍團病在全球共發生過50多次,近幾年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均有流行。
經研究,發現一種細菌命名為嗜肺軍團菌。隨後,許多有關細菌暫被列入這一屬,且追溯研究發現早在1943年即有軍團人員病的病例.現已提出了超過30種軍團桿菌,至少19種是人類肺炎的病原。其中最常見病原體為嗜肺軍團菌(占病例的85%~90%),其次是L.micdadei(占5%~10%),再次是L.bozemanii和L.dumoffii.此類細菌形態相似,具有共同的生化特徵,引起類似疾病。
2015年8月4日紐約市市長比爾·德布拉西奧表示,紐約布朗克斯區軍團菌病爆發三周多以來,已導致7人死亡,感染人數已上升至86人。

疾病範圍

(1)無症狀血清變化;(2)自限性無肺炎的流感樣病態,有時叫做龐提阿克熱(Pontiac fever);(3)軍團人員病為最嚴重和最常見到的肺炎類型;(4)局限性,罕見的軟組織感染。

傳播途徑

軍團病占需住院治療的社區獲得性肺炎的1%~8%,占致死性醫院內獲得性肺炎的4%左右。大多數病例為散發性,多發生於夏末和秋初.人和人之間的傳播尚未得到證實。

易感人群

嗜肺軍團菌則暴發流行,軍團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大多數人都是中年男性。已確定的危險因素包括吸菸,濫用酒精和免疫抑制,特別是由皮質類固醇引起的免疫抑制。
2010年7月12日,英國健康防護局的研究發現,司機罹患退伍軍人症的幾率是一般人的5倍,主因可能是,車輛的雨刷水箱加一次水,往往要很多天才會用完,箱底常留有殘水,因此易變成孳生退伍軍人桿菌的溫床。而據英國的統計,約有超過20%的退伍軍人症病例,是通過汽車雨刷水箱感染的。

存在環境

軍團菌是隱藏在空調製冷裝置中的致病菌,隨冷風吹出浮游在空氣中,吸入人體後會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及發熱的症狀,嚴重者可導致呼吸衰竭和腎衰竭。軍團菌最早是由於部隊室內密閉作業,導致群體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而得名。軍團病是一種非常嚴重的、有時可以致命的肺炎。軍團病是由軍團桿菌引起,這種細菌產生在自然環境中,在溫水裡及潮熱的地方蔓延。人工供水系統有時也能為軍團桿菌的大量繁殖提供生存環境。這些系統包括淋浴器、礦泉池、噴泉以及空調設備的冷卻水塔。人們通常是由於呼吸了被軍團桿菌污染的水源散發的水霧而傳染上軍團病的。

鑑定方法

1. 細菌培養法
軍團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專性需氧,胞內寄生菌。軍團菌最初是從以軍團菌病人肺組織感染的豚鼠中分離出來的。這種方法雖然有較高的可靠性,但非常昂貴,而且費時費力,不久就被平板培養法所取代。目前標準培養基為活性碳酵母浸膏瓊脂平板,也稱軍團菌生長平板(BCYE)。接種在 BCYE 平板上的樣品在溫度為35-37ºC,培養10天,在濃度為2.5% CO2 的環境下培養更有利於軍團菌的生長。軍團菌的菌落通常呈白色、灰色、有螢光。軍團菌在 BCYE 平板上生長而在平板和半光氨酸缺失 BCYE-Cys 平板上不生長。
2.血清學玻片凝集法
軍團菌感染l周左右可檢測出血清中軍團菌特異性IgM抗體,2周左右可檢測到特異性IgG抗體。
現已發現嗜肺軍團菌有15個血清型。其中,嗜肺軍團菌血清1型(Lp1)與人類疾病關係最密切,其次為血清4型(Lp4)和6型(Lp6)。
3.核酸擴增法
核酸擴增技術,即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其基本原理是設計、合成兩條寡核苷酸,作為引物,對應於待測病原微生物某一段特異性序列的兩端,然後在體外模擬DNA體內複製的過程反覆擴增,使靶序列放大上萬倍甚至上百萬倍而被檢測出來。
常規PCR鑑定標準是通過電泳來判斷是否有擴增的核酸片段以及擴增產物的大小是否正確。
實時螢光PCR:通過對實時螢光PCR反應的每一個循環產物進行螢光信號的實時監測來判斷分析。

殺滅方法

溫度殺菌:水加熱三分鐘到至少70°。
化學殺菌:大多用氯,二氧化氯氯化鈉次氯酸鈣溶劑殺菌,在使用化學品之前必須先清洗水管。
紫外線殺菌:照射紫外線短波,波長254納米可以使病菌無法活躍,但可能存在於變形蟲里。為更有力的除菌可以在附加使用超音波。
薄膜技術:越來越多的使用薄膜來去除微生物。一般可以利用薄膜的微孔讓直徑小於0.2微米的顆粒包括細菌,甚至部分病毒過濾掉。

診斷與治療

軍團菌病是由軍團菌科細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多散在發病或小流行,亦可暴發流行。由空調、供水系統、霧化吸入污染的水源引起感染。本病特徵為肺炎伴全身性毒血症症狀,嚴重者出現周圍迴圈衰竭、呼吸衰竭。胸部X線表現在早期為單葉斑片狀陰影,繼而肺實變,病變迅速發展至多肺葉段,可有肺膿腫形成或少量胸腔積液征。確診依賴於特異性抗體的檢查及在痰、胸腔積液、肺組織活檢標本中分離出細菌。紅黴素利福平對本病的治療效果較好。

臨床表現

1.緩慢起病,反覆寒戰、高熱、伴頭痛、肌痛、乏力,常有腹痛、嘔吐、腹瀉和全身衰竭,多數病人有咳嗽、胸痛,少量粘液痰,可有血痰。嚴重患者有呼吸困難,紫紺,甚至呼吸衰竭,神經精神症狀,譫妄,定向力障礙等。
2.急性病容,呼吸急促。肺部有羅音和實變體徵。約20%有相對緩脈。少數患者有胸膜摩擦音

診斷依據

1.可為流行或散發發病,多發生於中老年或有慢性疾病患者。
2.發熱、大汗、咳嗽,咳白粘痰,伴胸痛、肌痛及乏力。神經、精神症狀或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衰竭表現。
3.呼吸困難,相對緩脈。肺部可有濕羅音和實變體徵或有胸膜摩擦音。
4.白細胞總數增高,肝功能可異常,血尿素氮增高。
5.胸部X線顯示單葉或多葉變化較迅速的片狀陰影,常伴有膿腫形成,胸腔積液征。
6.特殊檢查:直接螢光抗體試驗陽性。肺活檢組織用特殊染色軍團菌陽性; 間接螢光抗體試驗陽性。特異性血清抗體滴定〉1:256,或雙份血清對比高4倍;放射免疫測定法或梅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尿中可溶性細菌抗原,痰、胸液和肺組織特殊培養有嗜肺軍團菌生長。

治療原則

1.抗菌療法。
2.對症治療。
3.支持療法。

用藥原則

1.輕症病例以口服紅黴素和其他輔助藥為主。
2.較重者用紅黴素分次靜脈滴注,連用2-3周,並和其他輔助藥物治療。
3.重症患者用紅黴素靜滴外,可聯合套用利福平,強力黴素。支持對症等綜合治療。為避免復發,病程需3周以上。
4.氨基糖甙類抗生素、青黴素和頭孢菌素對本病無效。

輔助檢查

1.早期軍團菌肺炎患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本病需與其他病原菌感染的肺炎鑑別時,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療效評價

1.治癒:體溫正常,症狀、體徵消失,X線示肺部陰影完全吸收;痰或支氣管灌洗液培養陰性。
2.好轉:體溫正常,症狀、體徵消失,X線示肺部陰影基本吸收;痰或支氣管灌洗液培養陰性。
3.未愈:治療1個月後症狀、體徵無變化或惡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