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理論(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海軍指揮學院、 陸軍指揮學院等跨校共建的慕課)

軍事理論(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海軍指揮學院、 陸軍指揮學院等跨校共建的慕課)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軍事理論課程是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海軍指揮學院陸軍指揮學院等於2017年春季首次在智慧樹網開設的慕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老師是孫華、孫景偉等。截至2021年10月,據智慧樹網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運行10學期,累計選課655.75萬人,累計學校1029所,累計互動2549.46萬次。

軍事理論課程共五章內容,分別為國際戰略環境與國家安全、中國國防、戰爭史與軍事思想、我軍作戰實踐與理論發展和資訊時代武器裝備及基本戰術運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理論
  • 提供院校: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海軍指揮學院、 陸軍指揮學院等
  • 授課教師:孫華、孫景偉、朱成虎、張曉林、王文、孫旭、夏一東、楊育才、黃培義、王洪福、藍天、霍鳳鳴、陳軍生、李延荃、於新華、黃祖海等
  • 提供平台智慧樹網
  • 首次開課時間:2017年春季
  • 類別: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類
課程建設,課程性質,課程定位,課程背景,適應對象,課程簡介,課程大綱,開課信息,課程特色,教學目標,學習預備,考核標準,教學團隊,

課程建設

2017年春季,軍事理論課程第一次開課。
2017年12月26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
2019年1月11日,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在教育部體衛藝司指導與支持下,邀國防大學、海軍指揮學院等多所院校的專家、教授對課程各方面進行了最佳化、完善。

課程性質

課程定位

軍事理論課程屬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類的範疇課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國防政策、國家安全、軍事思想等內容的教學之中,幫助大學生了解國家安全形勢、世界地緣政治鬥爭和軍事發展大勢。該課程亦屬於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為資源共享課。

課程背景

軍事理論課程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指導與支持。該課程以2018年軍事理論教學大綱為指導,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指導地位。
第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高度重視國防教育信息化各地要從實際出發,創新軍事理論教學方法和手段,最佳化軍事理論教學內容,增強軍事理論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
第二,網路時代呼喚國防教育慕課中國堅持不懈推進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第三,中國國防教育現狀需要軍事理論慕課全國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授課主體,有軍隊三級院校教員、省軍區教員、大學教員等。

適應對象

軍事理論課程適合軍事學類專業學生學習。

課程簡介

軍事理論共享課程共五章內容。
第一章以中國周邊安全作為開篇,從多個角度分析了中國周邊安全上面臨的挑戰與威脅,中國與周邊大國的關係。中國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海洋,分析了南海問題、東海問題,以及應對這些問題的對策。在國際戰略環境上,重點介紹了美國和俄國的情況。
第二章闡述了國防的定義,國防的主體和功能,強固國防的相關要素。重點講了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
第三章選擇了戰爭發展的最典型的幾個階段。即冷兵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戰後信息化戰爭。
第四章論述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幫助學生建立起關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奮鬥史和軍事思想發展史的系統知識。深度剖析了抗日戰爭和毛澤東的軍事思想。
第五章主要介紹當今世界上陸、海、空、天四個軍種的主要武器裝備及發展的前沿,重點以海軍武器為例。使大學生初步掌握武器裝備的發展,了解這些領域國際競爭的態勢。

課程大綱

第一章國際戰略環境與國家安全
1.1國家安全概述
1.1.1國家安全的基本內涵
1.1.2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形勢分析
1.1.3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思考
1.2我國周邊安全
1.2.1我國周邊安全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2.2中美關係及中日關係
1.2.3我國周邊安全之東協、印度、阿富汗、朝鮮問題朱成虎
1.3海洋國家安全
1.3.1我國海洋國家安全概述
1.3.2中日東海爭端
1.3.3南海南沙群島問題
1.4太空安全與中國航天
1.4.1太空安全與太空威脅
1.4.2太空力量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
1.4.3美俄太空武器及其作戰能力
1.4.4美國太空力量對我國安全威脅
1.4.5我國太空力量建設成就及未來發展
第三章戰爭史與軍事思想
3.1孫子兵法
3.1.1《孫子兵法》的產生及主要影響
3.1.2《孫子兵法》的理論精髓(一)
3.1.3《孫子兵法》的理論精髓(二)
3.2戰爭論
3.2.1克勞塞維茨其人其書
3.2.2《戰爭論》的主要精髓(一)
3.2.3《戰爭論》的主要精髓(二)
3.3世界新軍事革命
3.3.1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興起
3.3.2世界新軍事革命的進展——信息化武器裝備形成體系
3.3.3世界新軍事革命的進展——作戰方式面臨全面革新
3.3.4世界新軍事革命的進展——軍事理論不斷推陳出新
3.3.5世界新軍事革命的進展——軍隊組織形態發生深刻變化
3.3.6世界新軍事革命的趨勢
3.4信息化戰爭
3.4.1信息化戰爭的形成與演變
3.4.2信息化戰爭的基本特徵
3.4.3信息化戰爭的主要作戰樣式
3.4.4做好打贏信息化戰爭的準備
第二章中國國防
2.1國防概述
2.1.1國防定義
2.1.2國防歷史
2.1.3國防政策
2.1.4國防概念詮釋
2.1.5富國才能強兵,強兵才能衛國
2.1.6著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2.1.7打造精兵利器強固國防
2.2國防動員
2.2.1國防動員的戰略地位
2.2.2國防動員的基本內容
2.2.3公民在國防動員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2.3中國武裝力量
2.3.1中國武裝力量的構成——解放軍陸軍軍種
2.3.2中國武裝力量的構成——解放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戰略部隊孟慶全
2.3.3中國武裝力量的構成——武警部隊和民兵孟慶全
2.3.4中國武裝力量的裝備孟慶全
2.3.5中國武裝力量的任務孟慶全
第四章我軍作戰實踐與理論發展
4.1毛澤東軍事思想
4.1.1毛澤東的偉大影響及毛澤東軍事思想定義
4.1.2人民軍隊建設理論
4.1.3人民戰爭思想及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4.2習近平強軍思想
4.2.1新時代強軍目標的確立與依據
4.2.2新時代強軍目標的科學內涵(上)
4.2.3新時代強軍目標的科學內涵(下)
第五章資訊時代武器裝備及基本戰術運用
5.1海軍武器裝備的發展及對作戰的影響
5.1.1航母的新發展藍天
5.1.2水面艦艇作戰能力的新發展藍天
5.1.3武器裝備新發展對作戰理念和作戰樣式的影響藍天
5.2信息化作戰平台
5.2.1信息化作戰平台——陸戰平台的發展
5.2.2信息化作戰平台——空戰平台的發展
5.2.3信息化作戰平台——海戰平台的發展
5.2.4信息化作戰平台——天戰平台的發展
5.2.5信息化作戰平台發展對現代戰爭的影響
5.2.6信息化平台的未來發展趨勢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參與人數
第一次開課
2017春夏
11.89萬人
第二次開課
2017秋冬
41.97萬人
第三次開課
2018春夏
35.03萬人
第四次開課
2018秋冬
121.45萬人
第五次開課
2019春夏
32.86萬人
第六次開課
2019秋冬
141.77萬人
第七次開課
2020春夏
54.16萬人
第八次開課
2020秋冬
133.32萬人
第九次開課
2021春夏
44.12萬人
第十次開課
2021秋冬
34.03萬人
該課程學時安排均為36;授課教師為孫華、孫景偉、朱成虎、張曉林、王文、孫旭、夏一東、楊育才、黃培義、王洪福、藍天、霍鳳鳴、陳軍生、李延荃、於新華、黃祖海、李大光、孟慶全、徐奎、趙峰、歐陽維、趙毅。
(註: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課程特色

  • 課程設計原則
  1. 寓價值觀教育於知識性內容體系之中。
  2. 緊扣高校特點聚焦重點內容。
  3. 統籌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 注重知識的系統性軍事理論共享課程的追求境界。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 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軍事理論知識。
  3. 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

學習預備

  • 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新編高校軍事理論教程》
張利華、孟慶全
2019年08月01日
華藝出版社
(註:表中內容參考資料

考核標準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 單元測試
100
2.0
第二章 單元測試
100
2.0
第三章 單元測試
100
2.0
第四章 單元測試
100
2.0
第五章 單元測試
100
2.0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 = 見面課實際得分 / 見面課總分 * 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我國國防建設的歷程和輝煌成就
5.0
大國關係
5.0
南海問題的歷史法律依據與基本立場
5.0
告別軍盲,提升現代軍事問題認知水平
5.0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1. 期末考試得分 = 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 權值
  2.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3. 試卷:教程考試

教學團隊

孫華,北京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
孫景偉,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
朱成虎,原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正軍職,少將,技術三級教授。
張曉林,海軍指揮學院軍事戰略學教授,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
王文,國防大學戰役教研部外軍戰役教研室原副主任,技術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校軍銜。
孫旭,國防大學軍事戰役教研室主任。
夏一東,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大校、研究生導師。
楊育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大校軍銜、北大法學博士。
黃培義,南京陸軍指揮學院首席教、博士生導師、全軍優秀教員。
王洪福,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第一大學生軍訓教研室主任、大校軍銜、軍事學碩士。
藍天,海軍指揮學院軍訓辦主任、大校軍銜。
霍鳳鳴,國防大學原戰略教研部教授、研究生導師、大校軍銜。
陳軍生,國防大學第四大學生軍訓教研室主任、大校軍銜。
李延荃,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於新華,國防大學原戰役教研部教授、大校軍銜。
黃祖海,大校軍銜、學科學術帶頭人。
李大光,國防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孟慶全,國防大學教授、北京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客座教授、北京高校軍事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徐奎,中國共產黨黨員、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國防動員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戰爭動員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趙峰,國防大學戰役教研部教授。
歐陽維,大校軍銜、博士學位、博士生導師、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
趙毅,國防大學副教授、研究生導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