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之學,明王守仁及其後學關於“心”、“身”關係的學說。語出《禮記·大學》:“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王守仁打亂《大學》把“格物”作為致知、誠意、正心、修齊治平的出發點的邏輯順序,易之以“正心”,由“正心”出發而修、齊、治、平,達到“明明德”。認為“心者,身之主宰,⋯⋯故欲修身, 在於體當自家心體,常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主宰一正,則發竅於目,自無非禮之視;發竅於耳,自無非禮之聽;發竅於口與四肢,自無非禮之言動,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傳習錄》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身心之學
- 釋義:關於“心”,“身”關係的學說
- 出處:《禮記·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