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維希安的雪中的景色色彩繽紛明亮,街道盡頭的房子呈粉紅色,右邊院牆的大門呈深綠色,這種使用對比色彩來平衡畫面的畫法,是西方自然主義傳統﹝印象派的前身﹞的重要特徵,而不是日本畫的特色。 重視構圖的卡米耶·畢沙羅Pissarro,此時也在路維希安作畫,他對西斯萊的影響處處可見。 如:街道盡頭的村莊,兩側的小山,在構圖上顯得相當緊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維希安的雪
- 創作者:阿爾弗萊德·西斯萊
- 創作年代:1874年
- 類別:畫布油畫
世界名畫,作品賞析,畫家簡介,
世界名畫
【畫作名稱】《路維希安的雪》(Snow at Louveciennes)
【】(Alfred Sisley,英國)
【】
【】
【風格】印象主義
【題材】風景
【規格】46.3 x 55.8 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倫敦現代美術館藏(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London)
作品賞析
雪景是印象派畫家的寵兒,因為雪的反射作用形成了另一種光源,它與天空的光源有些微妙的不同;同時,雪地的反射也不同於水面反射的效果。 對於雪地上的光線,反射在物體上的現象,印象派畫家更有心得。 當時,他們觀賞到日本畫家的作品,對雪景萌生了更強烈的興趣。
西斯萊在這幅畫的中景,色彩繽紛明亮,街道盡頭的房子呈粉紅色,右邊院牆的大門呈深綠色,這種使用對比色彩來平衡畫面的畫法,是西方自然主義傳統﹝印象派的前身﹞的重要特徵,而不是日本畫的特色。 重視構圖的卡米耶·畢沙羅Pissarro,此時也在路維希安作畫,他對西斯萊的影響處處可見。 如:街道盡頭的村莊,兩側的小山,在構圖上顯得相當緊湊。
畫家簡介
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1839年出生在巴黎;但其父母都是英國人,西斯萊的父親由於經商成功,西斯萊自幼就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幼年時的西斯萊是在巴黎渡過的,十八歲時西斯萊遵循父親的期望前往倫敦習商四年,回來後在一家商行工作。可是他卻喜歡鑽研文學和繪畫,他研究莎士比亞、透納和康斯特布爾。
1862年,西斯萊進入格萊爾畫室習畫,並結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弗雷德里克·巴齊耶和雷諾瓦 (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瓦 Auguste Renoir,1841-1919) 等人。四位志同道合的青年畫家,經常結伴到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林中進行戶外寫生。對西斯萊而言,將畫架由室內移到戶外,不但是一種嶄新的嘗試,也讓他尋獲了另一片創作天地。那時他主要的創作對象是離他住所不遠的魯弗申村,他以多幅畫作描繪村子的各個方面。他的畫具有幾何學般的嚴謹,華美地描繪了路易十四時代留下的不多的幾樣有紀念性的物品(如:《馬利的機器》),1873年創作,哥本哈根皇家藝術博物館藏)以及這個村人們現在的生活。這個村子經歷了兩個世紀前的輝煌之後又恢復了鄉村的寧靜。這些作品首次為他贏得了新聞界對他的積極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