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路易斯首次提出了自由能數據的計算基準,即各種元素在不同溫度的標準狀態下的焓和自由能均規定為零,這為後來國際純粹與套用化學聯合會規範熱力學數據提供了基礎。1917年,路易斯與喬治·歐內斯特·吉布森(George Ernest Gibson)合作,依據當時不充分的低溫量熱數據,經大量的計算得到了48種元素熵值的數據表。1920年,路易斯與喬治·歐內斯特·吉布森通過對理想溶液和純液體在降溫過程達到絕對零度時熵變的分析,認為純物質的完美晶體的熵在絕對零度時消失,提出了熱力學第三定律更準確的表述。
1916年4月,路易斯發表了論文《原子與分子(The atom and the molecule)》,提出共用電子對鍵的概念,開啟了化學領域的“電子結構革命”。路易斯提出:化學鍵由2個原子共用的1對電子組成。他認為共用電子對導致分子中除了氫原子之外的絕大多數原子的價電子層有8個電子,即4對電子,也就是惰性氣體分子的價電子層,路易斯稱之為“八規則”。然而,路易斯無法解釋為什麼電子即使互相排斥似乎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來形成電子對,也無法解釋為什麼2個電子可以在原子之間形成1個鍵。他通過“立方原子”模型共用一個邊或一個面為單鍵和雙鍵提供了簡單的表示,但不能解釋碳原子四面體立體化學、三鍵以及單鍵的自由旋轉。路易斯進而提出用“四面體”描述原子,四面體的每個頂點排列一個電子對,這個模型可以解釋已知的碳原子四面體幾何結構;2個四面體通過共用一個頂點、一個邊或一個面表示單鍵、雙鍵或三鍵;該模型正確地預測了乙烯的平面構型和乙炔的線性構型,也可以解釋單鍵的自由旋轉,但不能解釋雙鍵的不能自由旋轉。在1916年的論文中,路易斯發明了一種符號來表示“共用電子對鍵”,即用2個圓點來表示電子對。以這種方式或用短線表示一個鍵或共用電子對的分子電子結構式已廣為熟知,並被稱為“路易斯結構”。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斯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最受尊敬的科學家之一,是化學和物理學的先驅(Gilbert Newton Lew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admired scientist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ioneer in both chemistry and physics.)。(麻省理工學院評)
吉爾伯特·牛頓·路易斯是像約瑟夫·約翰·湯姆遜和歐內斯特·盧瑟福這樣罕見的科學家之一,他也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偉大教師和領導者(He was one of those rare scientists, like J.J. Thomson and Rutherford, who are also great teachers and leaders of a school.)。(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學院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