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

足舟骨

足舟骨呈舟狀,位於距骨頭和3塊楔骨之間。前面凸,與3塊楔骨相關節,後面凹,與距骨頭相關節。外側面有一不恆定的小關節面,有時與骰骨相關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足舟骨
  • 外文名:central anlrle bone
解剖結構,相關疾病與治療,

解剖結構

1、足舟骨的形態足舟骨的後面凹陷,有關節面與距骨頭相接,前面有3個大小不同的關節面,分別與內、中、外側楔骨相接。足舟骨位於足內側縱弓的中央部分,其內緣有一下垂的舟骨粗隆,為足部明顯標誌。由距骨而來的重力,同時向前將重力傳達至3個楔骨。在正位X線片上,如沿內側楔骨內緣引一線越過足舟骨,可以看出足舟骨粗隆越過此線內側。
2、足舟骨的骨化過程 在所有跗骨中,足舟骨最後骨化。足舟骨骨化中心出現年齡男性為1~4歲,女性為2~3歲。骨化中心常不規則,有時扁平,稀少情形下分裂或緻密。常見骨化中心異常,包括形狀、大小不規則或明顯變化。
3、足舟骨的血供在距舟關節面呈放射狀分布,因此,舟骨外周的血供較為豐富,中央 1/3 的區 域相對薄弱,容易發生應力性骨折或骨折後的 不癒合。故對於足舟骨的撕脫骨折來說,骨折多由韌帶或肌腱止點牽拉所致,位於舟骨血供相對的豐富區,骨折術後不癒合的幾率很低。
4、足舟骨骨軟骨病(Kohler病) 男孩較女孩多見,發病年齡大致為3~5歲,女孩較早,X線像顯示足舟骨形狀、大小及結構發生改變。
可將其分為2種類型:①較常見,足舟骨顯扁平,如壓成扁塊,有密度增加的小塊狀區,正常骨小梁消失,經過2年發展過程,除骨稍顯扁平外,其餘正常②不常見,早期X線像顯示足舟骨形狀正常,僅較其他跗骨緻密,以後緻密骨部分吸收,最後只遺留一窄的影像,20月後,由幾個小的骨化中心重新形成骨。足舟骨重新形成過程一般需要18月至3年,最快者可為6月,多數患有Kohler病的足舟骨在足的發育完成前均恢復正常。
在Kohler病,足舟骨可完全恢復,其原因可能是:①距骨及楔骨間的間隙並不減小,而為軟骨所占據,這個肥大的軟骨系由於壓力增加或由於中央骨缺血所產生,形成一厚層組織,可吸收震盪,使足舟骨骨化中心再次正常發生。②血管作放射狀排列,血管容易進入骨化中心,可使足舟骨在周圍軟骨的保護下,血供迅速再建。

相關疾病與治療

1、足舟骨折在臨床上的發病率比較低(2.25%),足舟骨作為足內側縱弓的最高點及跗橫關節的鎖定裝置的組成部分 ,在足的解剖和生物力 學結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對維持中足穩定、 傳導負荷及控制後足運動都至關重要。不合理 的治療往往會影響足踝部的功能 。足舟骨骨折又以撕脫性骨折最為常見,約占總數的 1/2。
2、在一定程度上與中足被三面牢固包圍以外,還與漏診有很大的關係,為此必須拍攝全方位(足正、斜以及側位) 的 X 線進行全面檢查,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進行 CT 檢查。 同時,若患者其他部位伴有嚴重的創傷,也極有可能造成漏診。因此,必須對患者的身體進行全面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在仔細詢問患者具體情況的基礎上,對舟骨骨折的創傷機制進行詳細的了解,以此有助於防止漏診。 由於單純 X 線診斷起來困難重重,漏診和誤診的情況極易出現,為此很難統計到應力性骨折,該骨折的外傷史並不明確,疼痛發生的比較緩慢,診斷過程中極易誤診為脛前肌肌腱炎,為此十分有需要進行攝片的反覆檢查,或者進行 CT 檢查 。
3、出現足舟骨骨折的患者多為男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男性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有關,且通常都是男性擔任機動車駕駛員,各種交通事故遭遇的幾率比較 高。皮質撕脫骨折和舟骨結節骨折所占的比例比較大,體部骨折所占比例較小,本次研究中 20 例皮質撕脫骨折、 24 例舟骨結節骨折、16 例體部骨折。體部骨折形成的原因很大部分與直接和間接高能量暴力有關,會嚴重影響整個足部功能。
4、足舟骨骨折的類型主要有皮質撕脫骨折、舟骨結節骨折、體部骨折和應力性骨折。治療以保守治療為主,由於 舟狀骨的血供比較單薄,不適宜採取切開暴露的方式,由 此可以避免各種後遺症的出現,諸如骨折缺血性壞死和不 癒合等。針對那些位移比較明顯且大塊的足舟骨骨折時可 以採取切開復位的方式進行治療,以此可以解剖復位周圍 關節的關節面,足內側柱的穩定性和長度可以得到有效的恢復和保持。在進行手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以不同受傷情況為依據,進行相應的矯正,在植骨等方法 的幫助下致力於足舟骨高度和足內側縱弓的負重軸線的恢復,對第一、二跖骨內、外翻畸形的情況進行科學的糾正,對足生物力學結構進行重塑,防止出現嚴重的後遺症,諸如疼痛、畸形、功能障礙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