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副舟骨

足副舟骨

足的副舟骨是舟骨結節部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異常,在舟骨結節處形成一個獨立的副骨。 足內側隆起,久站或行走較長時, 感足底內側疼痛。

[症狀和診斷],[病因和病理],[治療],輕微治療,副舟骨切除術,

[症狀和診斷]

部分病人有踝關節扭傷史。檢查足隆起部位壓痛。有時在隆起的近端脛後肌腱部位壓痛。抗阻力內翻時,足內側疼痛加重。
X線表現:足舟骨結節內後方有邊緣整齊的小骨塊,密度同舟骨。部分副舟骨在同舟骨結合部不規則或骨質硬化、囊性變等。

[病因和病理]

副舟骨多為雙側。副舟骨可分為三種類型:1型:為小的骨塊,邊緣整齊,圓形或橢圓形,和舟骨結節不相連,也可認為是脛後肌腱籽骨。此型在臨床上常無症狀。2型:副舟骨和舟骨結節間以纖維軟骨相連。此型易在受到外傷後出現症狀。3型:副舟骨和舟骨結節間有部分骨相連。
正常有10~14%的人足有副舟骨,副舟骨是足結構上的一種缺陷,影響足的穩定。正常情況下,脛後肌腱經過舟狀骨內側下方,止於內側兩個楔骨和第二、三跖骨底側。當有副舟骨時,脛後肌腱走行於副舟骨內側的上面,且較牢固地止於副舟骨上。這異常的走行方面和止點,破壞了脛後肌腱固有的提起足縱弓和內翻足的作用。結果極易引起平足,並易勞損而引起症狀。
2型中副舟骨和舟骨結節間以纖維軟骨相連,受到外傷後關節損傷,出現炎症。也有人雖無副舟骨,但舟骨結節過度肥大,脛後肌腱附著異常,也可引起類似的功能紊亂和症狀。另外在行走時足縱弓內側凸起,舟骨結節肥大隆起和鞋的邊緣摩擦,局部發生滑囊炎,脛後肌腱及其腱鞘也可發生炎症,產生腫脹、疼痛等症狀。

[治療]

輕微治療

症狀不重時,可減少活動。穿矯形鞋或用石膏固定以減輕症狀。如有滑囊炎、肌腱炎和腱鞘炎時,可用激素局部封閉。

副舟骨切除術

症狀嚴重,非手術治療無效,可手術切除副舟骨。副舟骨切除術: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後,病人仰臥,上止血帶。在足內側以舟骨結節為中心做一縱行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顯露脛後肌腱,在脛後肌腱的遠端,肌腱可止於舟骨或副舟骨,分離出脛後肌腱前緣。如脛後肌腱主要止於舟骨,可從中間縱形劈開脛後肌腱。這樣即可看到其下方的副舟骨。夾住副舟骨並牽拉,以檢查副舟骨與舟骨結節間的結合面。從該交界處切除副舟骨。用絲線間接縫合劈開的肌後肌腱。如脛後肌腱主要止於副舟骨,切除副舟骨後可能也切斷了脛後肌腱的止點。
這時,可在舟骨結節內側面做一粗糙骨面並鑽兩個骨孔,把脛後肌腱遠端縫合後,穿過骨孔固定。保持足跖屈、內翻縫合皮膚。Kidner主張在去除副舟骨後,應同時矯正平足,將脛後肌腱向外下方移位,移到舟骨的跖面,縫合於跖側的骨膜或筋膜上,重建脛後肌並發揮其懸吊作用。
單純舟骨切除後,傷口加壓包紮,術後兩周拆線,三周后如無足部不適,可逐漸下地活動。最好在足內側墊起以支持足內側骨弓。如果脛後肌前移重建或向跖側移位,套用石膏固定足跖骨,內翻6周。扶拐不負重活動,去除石膏後,逐漸負重活動。可在足內側墊起,以減輕足在行走時肌腱的牽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