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越甌”或見到“越甌”兩字,許多人會覺得茫然和不懂。弄不清楚越甌是什麼東西,為什麼會稱之越甌。其實,只要有點歷史知識,稍懂點陶瓷文化,將“越甌”兩字拆開分析,也就不難理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甌
- 解釋:指越窯所產的茶甌
- 記載:憑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
- 地區:浙東
基本解釋,出典,越甌是什麼,爭議,典型茶具,特點,分類,
基本解釋
1.指越窯所產的茶甌。
出典
越甌兩字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文獻中。如:
孟郊《憑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詩: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載《全唐詩》945頁);
李涉《春山三朅來》詩:越甌遙見裂鼻香,欲覺身輕騎白鶴(載《全唐詩》1209頁);
鄭谷《送吏部曹郎中免官南歸》詩:篋重藏吳畫,茶新換越甌(載《全唐詩》1697頁);
鄭谷《題興善寺》詩:蘚侵隋畫暗,茶助越甌深(載《全唐詩》1703頁);
越甌是什麼
爭議
越甌之名由“越”和“甌”兩字組成,從辭彙組合方式看,明顯屬偏正結構。即前字“越”為屬性,指的是燒制青瓷的越窯。越窯在浙東。今之上林湖地區,曾以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唐五代越窯青瓷的中心產地,東方“海上陶瓷之路”的始發站,而著稱於世。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上林湖越窯遺址,則是越窯窯系中最為重要又最為典型的代表性窯口。
至於何故稱之越窯,世人曾為之爭論不休。主要觀點有三:1、越國說,認為越窯之名的由來,是囿於越窯窯址的分布皆在古越國境內;2、越人說,認為越窯之名的由來,是囿於越窯窯址的分布皆在古越人的居住地;3、越州說,他們根據《茶經》的記載,認為越窯是唐代越州窯的簡稱。至目前,這第三種觀點已為多數人所贊同,理由是“越窯”一名始見於唐代,而唐代因行政歸轄及貢納制度之故,又有著以州命窯的慣例。唐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中的“九秋風露越窯開”句,為此提供了最為直接的文獻依據;陝西扶風法門寺唐塔地宮中出土的13件秘色瓷,則為此提供了最為確鑿的實物見證。
後字“甌”不是東甌的甌。東甌的甌是地方名,在今之溫州、永嘉一帶。這裡的甌為器名,指的是一種瓷質餐具,即今天的碗。碗是瓷器生產中最為大宗的產品,亦是人們生活中最為熟悉的用具,它就在人們身邊,人人都會碰到,天天都要見面。
典型茶具
甌——特定功能性的典型茶具。
唐中期以前,飲茶、酒、湯類,大多用碗盞,如玉壁底斜壁形的碗 (介於碗盞盤之間),淺而厚唇。這種碗雖然便於低頭飲用,但若端起來飲用,則易灑潑茶湯,並極易沾染手指。這種碗還可以存放其它食物,是一種多功能用途的青瓷器。考上林湖區域白洋湖窯場就大量生產這種器皿,精細者達到“秘色瓷”級別,粗製者應為民用品,但也非下層民眾所能使用的。
特點
著名古陶瓷學家陳萬里先生在《瓷器與浙江》一書中寫道:“所謂越甌、越盌(碗),都是隨著飲茶的一個普通的社會習尚而展開了甌與盌需要的局面,越器的燒造就緊跟著供與求的趨勢而發展起來。”因此,越甌,是特定時期、特別需求的一種特殊產物。
甌,與現代的杯、盞差不多。從實物標本來看,一般是高圈足向外卷撇,圓弧腹起直薄壁,口沿略向外撇,其整個造型宛如一朵半張開的花朵。其特點主要有三:
其一,高卷撇足利於使用者用虎口指持握,便於主客手持杯子在宴會上走動,與人交談、敬飲。
其二,由於杯子內底淺,容量大約在3-8兩 (十六兩制),適合手持沖茶湯或斟酒、對飲。
其三,由於撇底中空,持握不會燙手;且整器精巧美觀,又可隸屬於工藝美術品之列,適合文人士大夫們把玩欣賞。
甌,與現代的杯、盞差不多。從實物標本來看,一般是高圈足向外卷撇,圓弧腹起直薄壁,口沿略向外撇,其整個造型宛如一朵半張開的花朵。其特點主要有三:
其一,高卷撇足利於使用者用虎口指持握,便於主客手持杯子在宴會上走動,與人交談、敬飲。
其二,由於杯子內底淺,容量大約在3-8兩 (十六兩制),適合手持沖茶湯或斟酒、對飲。
其三,由於撇底中空,持握不會燙手;且整器精巧美觀,又可隸屬於工藝美術品之列,適合文人士大夫們把玩欣賞。
分類
根據形狀及功能的不同,碗有很多種類,因此也就有大碗、小碗、平底碗、高足碗、玉璧底碗、敞口碗、斂口碗及飯碗、菜碗、茶碗、酒碗等不同叫法。為區別起見,古代人習慣稱著飯者為碗,按食者為盤,注酒者為杯,放湯者為盞。而稱之為甌者的,主要是指盛茶盛酒的碗。《現代漢語詞典》對甌的注釋為:甌——盅子;茶甌、酒甌。但從大量文獻記載分析,甌主要是指茶碗。對此,除了前面所列舉的古代詩句可佐證外,還可找到更為直接的詩句。如:
呂群的《竹》詩,有“誰憐翠色兼寒影,靜落茶甌與酒杯”句(載《全唐詩》1277頁);
白居易的《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詩,有“煙香封藥龜,泉冷洗茶甌”句(載《全唐詩》1147頁)。
更有甚者,唐代名人皮日休和陸龜蒙,竟以“茶甌”為題創作了唱和詩。
皮日休《茶甌》詩云:邢客與越人,皆能造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