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宋時已有走馬燈,當時稱“馬騎燈”。元代謝宗可詠走馬燈詩云:“飆輪擁騎駕炎精,飛繞間不夜城,風鬣追星來有影,霜蹄逐電去無聲。秦軍夜潰鹹陽火,吳炬霄馳赤壁兵;更憶雕鞍年少日,章台踏碎月華明。”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製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
據大田村走馬燈製作工藝傳承人黃茂生所述,走馬燈在大田鄉的興起是在明朝,民間文化繁榮昌盛年間,走馬燈製作技藝曾失傳,到解放前大田鄉上塅組的楊玉坤先生,因個人興趣愛好,沉迷於走馬燈製作,漸漸完善製作工藝,作品精美別致,走馬燈在大田重新興起。其常見於除夕、元宵等節日,又叫跑馬燈、串馬燈。
工藝特徵
走馬燈的轉動是根據熱空氣上升產生推力的原理。它利用燈籠內部點燃的蠟燭所產生的上升熱氣流,推動燈籠內部上方的葉片(一般為32片),帶動與葉片連線的軸承,令軸承轉動。軸承連有畫紙,燭光將畫紙的影子投在燈籠四壁上,畫紙不斷走動,形成了燈籠四壁上投影的不斷前進,從而產生動畫的現象。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間風俗要掛花燈,走馬燈為其中一種。外形多為宮燈狀,燃燈以後熱氣上熏,紙輪輻轉,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物換景移的影像。
每年農曆正月,大田鄉大田村家家戶戶門口就會掛起精心製作的“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馬到成功”“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吉星高照”走馬燈,綿延長街兩側,製作好的馬燈竹為骨、紙為肉、線為脈、火為氣,用蠟燭燒起來作氣流動力改為點燈發熱帶動馬燈運轉,呈現出一幅熱鬧、吉祥、浪漫而情趣盎然的景象。
工藝流程
走馬燈是由3—5年的毛竹(因為3—5年的毛竹比較堅韌,不易蟲蛀、發霉、開裂),經過剖竹、火烤彎曲、編扎等流程編制六邊形骨架,內部安裝軸承,連線畫有駿馬或其他動物圖像的畫紙,裝上蠟燭台以及燈座,配上燈泡,貼上紅綠各三面圖案精美的剪紙而成。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黃茂生,走馬燈製作技藝第4代傳承人。
保護措施
走馬燈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泰寧縣大田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技藝展示
2015年6月12日,“最美非遺守望者”和“最受民眾喜愛的非遺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泰寧縣狀元文化廣場舉行。活動分為非遺節目演出區、非遺技藝展示區及文化遺產圖片區。在非遺技藝展示區,展示有走馬燈、蚯蚓燈、魚子燈等19個製作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