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是郝慶雲;紀悅生編著的社科著作,首版時間是2016年03月01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赫哲族社會文化變遷研究
- 作者:郝慶雲;紀悅生
- 首版時間:2016年03月01日
- 字數:291000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一)研究動機
- (二)主題思想
- (三)本課題的整體構思和主要研究內容
- (一)中國學者對赫哲族的研究
- (二)俄國學者對赫哲族(那乃人、烏爾奇人)的研究
- (三)日本等國學者對赫哲族的研究
- (四)赫哲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一、赫哲人、那乃人、烏爾奇人與通古斯—滿語族族系的關係
- 二、赫哲族社會文化的研究狀況
- 三、本課題的研究動機、主題思想和整體結構
- 四、文中有關術語內涵的界定
- 一、黑龍江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
- 二、黑龍江流域豐富的漁獵資源
- 三、人類活動對黑龍江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
- 一、人口與分布區域
- 二、民族分布圖
- 第一節 赫哲族分布地域
- 第二節 自然生態環境
- 一、劃入俄國的噶珊
- 二、劃入俄國的赫哲氏族
- 三、留居中國境內的赫哲氏族
- 四、中俄兩國對赫哲等族劃江而治局面的形成
- 一、中俄東段邊界的初步劃定
- 二、中俄東段邊界線的東進南移
- 三、赫哲人抗擊沙俄入侵與戍邊、剿匪鬥爭
- 一、赫哲族的族稱
- 二、赫哲族的族源
- 三、“赫哲”族稱內涵的演變
- 四、清初赫哲族共同體的形成
- 五、久切爾人與赫哲族群的關係
- 六、清王朝對赫哲族的經略
- 第一節 民族歷史溯源
- 第二節 中俄兩國東段邊界的形成
- 第三節 赫哲族的跨界分布
- 一、薩滿教的產生
- 二、薩滿教的宇宙觀與靈魂觀
- 三、薩滿神的種類
- 四、薩滿的種類
- 五、薩滿的服飾和神具
- 六、新薩滿的產生
- 七、薩滿的功能
- 八、祖先崇拜和占催乃煉遷卜
- 一、氏族組織——“哈拉穆昆”
- 二、編戶與噶珊制
- 三、編旗與設佐
- 四、聯姻結親
- 五、貢貂賞烏林制度戒判籃
- 一、漁業生產
- 二、獵業生產
- 三、採集業
- 四、農業——輔助性經濟活動
- 五、飼養業與商業
- 六、傳統的生產習俗
- 第一節 以漁業為核心的自然經濟
- 第二節 以氏族組織為基礎的社會制度
- 第三節 以薩滿教信仰為主的宗教信仰
- 一、赫哲族的教育
- 二、赫哲遷雄海族的英雄敘事詩“伊瑪堪”
- 三、動植物為主體的圖案藝術
- 一、魚獸皮服飾
- 二、魚獸肉食品
- 三、窩棚式與地穴式住房
- 四、水上和雪上交通工具
- 五、簡樸的婚葬習俗
- 六、多元化的節慶與禮儀
- 第一節 傳統的漁獵生活習俗
- 第二節 赫哲族的文學藝術
- 一、赫哲人漁獵經濟向複合經濟的轉型
- 二、那乃人由傳統漁酷祖姜獵經濟向多種經濟門類並存的轉變
- 三、那乃人職業結構的變化
- 一、那乃人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二、赫哲人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一、赫哲與那乃人人口銳減和居地縮小
- 二、赫哲與那乃人居地縮小和人口銳減原因的差異
- 第一節 人口與生活地域的變遷
- 第二節 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第三節 由單一經濟結構向多種經濟門類並存的變遷
- 一、社會文化變遷的成就
- 二、赫哲與那乃現代化的特點
- 三、赫哲與那乃社會文化變遷模式的異同
- 四、政府民族政策的失誤和教訓
- 五、民族價值觀念的滯後
- 一、教育醫療事業的建設
- 二、生活習俗的變遷
- 三、民間遊戲
- 一、那乃及烏爾奇文字的創製
- 二、赫哲語再檔淚匙和那乃語的關係
- 三、民族語言充台影的變遷
- 四、赫哲與那乃民間文學的異同
- 第一節 民族語言文學的變遷
- 第二節 風俗習慣的變遷
- 第三節 社會文化變遷的成就與教訓
版本信息
- 作者:郝慶雲;紀悅生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責任編輯:李岩
-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01日
- 技術編輯:賈茹
- 開本:1/16
- 版次:第1版
- 裝幀:平裝
- 印次:全催第1次印刷
- 字數:291000
- I S B N:978-7-5147-0586-7
- 語種:漢語
作者簡介
- 一、赫哲族的教育
- 二、赫哲族的英雄敘事詩“伊瑪堪”
- 三、動植物為主體的圖案藝術
- 一、魚獸皮服飾
- 二、魚獸肉食品
- 三、窩棚式與地穴式住房
- 四、水上和雪上交通工具
- 五、簡樸的婚葬習俗
- 六、多元化的節慶與禮儀
- 第一節 傳統的漁獵生活習俗
- 第二節 赫哲族的文學藝術
- 一、赫哲人漁獵經濟向複合經濟的轉型
- 二、那乃人由傳統漁獵經濟向多種經濟門類並存的轉變
- 三、那乃人職業結構的變化
- 一、那乃人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二、赫哲人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一、赫哲與那乃人人口銳減和居地縮小
- 二、赫哲與那乃人居地縮小和人口銳減原因的差異
- 第一節 人口與生活地域的變遷
- 第二節 政治地位與社會組織的變遷
- 第三節 由單一經濟結構向多種經濟門類並存的變遷
- 一、社會文化變遷的成就
- 二、赫哲與那乃現代化的特點
- 三、赫哲與那乃社會文化變遷模式的異同
- 四、政府民族政策的失誤和教訓
- 五、民族價值觀念的滯後
- 一、教育醫療事業的建設
- 二、生活習俗的變遷
- 三、民間遊戲
- 一、那乃及烏爾奇文字的創製
- 二、赫哲語和那乃語的關係
- 三、民族語言的變遷
- 四、赫哲與那乃民間文學的異同
- 第一節 民族語言文學的變遷
- 第二節 風俗習慣的變遷
- 第三節 社會文化變遷的成就與教訓
版本信息
- 作者:郝慶雲;紀悅生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責任編輯:李岩
-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01日
- 技術編輯:賈茹
- 開本:1/16
- 版次:第1版
- 裝幀:平裝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數:291000
- I S B N:978-7-5147-0586-7
- 語種: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