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赤頰黃鼠為體型中等黃鼠,體長可達258毫米,略小於
長尾黃鼠。尾甚短,其長為體長的13-24.1%,平均為17.3%。後足掌裸露,僅近蹠部被以短毛。體軀背面從頭頂至尾基一色沙黃,或一色灰黃,雜以灰黑色調。有些前額區被毛呈棕黃色。體背有黃白色波紋,或無波紋。鼻端、眼上緣、耳前上方和兩頰具棕黃或鐵鏽色斑。體側、頸側、前後肢內側、足背及腹面均為淺黃或草黃色。尾毛上下一色沙黃或淡棕黃,或背面具三色毛:毛基棕黃,次端毛黑色,毛尖黃白,呈現出不明顯的黑色次端環;尾腹面雙色:毛基棕黃,毛尖黃白,無黑色次端毛,只呈現黃白色環。
赤頰黃鼠
頭骨眶間較窄,成體通常不超過9毫米,平均為顱基長的18.9%。吻部短而窄,取門齒孔中橫線測得之寬度多小於8毫米。上
臼齒列大多數長於齒隙,少數小於齒隙長。上
門齒後方的一對硬齶窩甚淺,向後未伸延為淺槽。前
頜骨額突較窄,一個額突的後1/3處的最大寬度,等於同一橫線上的一塊
鼻骨的寬度;或有超過者,但其超過部分,亦不及一塊鼻骨寬的1/3。齶長明顯小於後頭寬。聽泡較短,其長小於其寬。頂骨上的二條骨脊呈鐘形或鈴形。上下門齒唇面的釉質白色。
棲息環境
赤頰黃鼠棲息於低山草原、山前丘陵草原和半荒漠平原,有些地方可沿河谷上升至海拔1500米中山帶的山地草原。
生活習性
赤頰黃鼠是白晝活動的鼠類。其聽覺、視覺和嗅覺都很靈敏,警惕性高。出洞前,在洞口四處瞭望,觀察動靜,如遇可疑之物或危險信號,立即發出短促單一的“吱”聲。通報同類後,迅速逃入洞中。天氣變化對其活動有一定的影響,一般無風、晴天和氣溫高時,活動頻繁,在地面活動的時間有時可達220分鐘。當遇到陰雨天氣,則活動減弱,甚至出現由低處向高處移動的現象。在7級以上大風時,很少出洞活動。5月中旬上午8時至下午6時前活動頻繁,尤其在午間12-14時,有一次活動高峰,早晚活動甚少,夜間無活動。活動範圍一般不超過30米,但有時可達40米以上。
赤頰黃鼠的出入蟄時期與當地的溫度有關。一般多在3月中、下旬
出蟄,9月末開始進入冬眠。在夏季氣溫較高,植物提早枯黃的地區,可能存在
夏蟄現象。其進入夏蟄的時間,大約從7月初幼鼠分居之後開始,一直過渡到冬眠。
赤頰黃鼠的洞穴,多散布在丘崗的陽坡坡腳、溝谷和小溪兩岸。洞口直徑約5厘米。居住洞之洞道總長3-5米,分支不多,有窩巢,洞口多為一個。臨時洞短淺,無巢,亦無分支。幼鼠分居時,常將臨時洞改建為居住洞。冬眠洞較深,冬眠巢多在2米以下,
入蟄時將冬眠洞的一段洞道封堵,以利安全越冬。
赤頰黃鼠喜食植物的綠色部分、花果、塊根及少量
鞘翅目昆蟲。在農作區亦取食麥類、豆類及
苜蓿的幼嫩莖、葉。早春時多以枯草的根莖為食,秋季亦食少量種籽。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在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內蒙古。
繁殖方式
赤頰黃鼠全年僅繁殖一次,經過冬眠的鼠,從3月底出蟄,出蟄後很快進入交配期。交配期的雌雄鼠頻繁竄洞,極為活躍。赤頰黃鼠平時單居獨室,但在此時經常可於一個洞中。交配期由4月上旬起持續到4月底,約3周左右,此時,可以同時見到妊娠鼠、生殖道內有陰道塞的鼠和處於排卵期的鼠,其兩性比例基本上為1:1;不育鼠約為全部雌鼠的10%。種群的交配一
妊娠期(內蒙古大約從4月中、下旬到5月底)約50多天,而妊娠期則為28-30天。產仔期上要集中在5月上旬到月底。6月上旬全部孕鼠產完,所時4周。產仔數為2-10隻,最常見是4-7隻。孕鼠於分娩後在子宮內所留下的子宮斑於入蟄前消退殆盡。幼鼠與母鼠分居的時間一般集中在6月下旬,但最早出窩活動的幼鼠可能在6月初。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與年代 |
---|
1 | | Spermophilus erythrogenys brevicauda | Brandt, 1844 |
2 | 赤頰黃鼠指名亞種 | Spermophilus erythrogenys erythrogenys | Brandt, 1841 |
3 | | Spermophilus erythrogenys carruthersi | Thomas, 1912 |
4 | | Spermophilus erythrogenys pallidicauda | Satunin, 1903 |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在其分布範圍的東部和東北部地區是普遍且豐富的。赤頰黃鼠種群數量發展趨於穩定。
在中國,赤頰黃鼠種群數量波動屬於比較穩定的類型,年度間變化不大,僅在不同生境內有差別。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