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黃鼠

天山黃鼠

天山黃鼠(學名:Spermophilus relictus)為松鼠科、黃鼠屬的動物。天山黃鼠體型中等,尾較長,後足掌裸露,體背毛基黑色、次端灰色、毛尖黃色或淺棕黃色,體側及腹面毛色均為淺黃色。

天山黃鼠具冬眠習性,營晝間活動,以灰蒿和多種禾本雜草的綠色部分為食,具有明顯的食蝗性,年產一窩,每窩仔鼠多為4-8隻,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地草原中的山前丘陵緩坡、山間小盆地以及河谷兩側較為乾燥地段,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天山黃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天山黃鼠
  • 拉丁學名:Spermophilus relic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松鼠科
  • 亞科松鼠亞科
  • :黃鼠屬
  • :天山黃鼠
  • 亞種:2個
  • 分布區域: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 命名人及年代:Kashkarov,1923
  • 英文名:Tien Shan Ground Squirrel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天山黃鼠體型大小與赤頰黃鼠相似,體長可達250毫米,但尾較赤頰黃鼠為長,其長為體長的26.1-35.1%(平均31%)。後足掌裸露,只蹠部被毛。頭頂及前額毛色較暗,呈淺灰,或灰黃色;雙頰、眼周及耳周均無棕黃或棕色斑。體背毛基黑色,次端灰色,毛尖黃色或淺棕黃色,致整個體背呈灰褐一棕黃色調,這種色調沿背脊一帶尤為濃重。體背無淡色斑點,但可見淺黃色波紋。四肢內側、前後足背、體側及腹面毛色均為淺黃色。尾毛蓬鬆,三色:毛基淺棕黃,次端黑色,毛尖黃自,致尾的後2/3段形成黑色與黃白兩色環。
天山黃鼠頭骨寬大。眶間較寬,成體眶間寬絕大多數超過10毫米,為顱基長的20.9-24.2%(平均22.2%)。前頜骨鼻吻部短而窄,取門齒孔中橫線測得之寬度一般不超過9毫米。上臼齒列較長,其長略大於齒隙長。上門齒後方之硬齶窩甚淺,須仔細觀察方可看出其輪廓。齶長略大於後頭寬。聽泡較長,其長大於其寬。前頜骨額突後1/3處的最大寬度,等於或略超過同一橫線上的一塊鼻骨的寬度,但其超過部分不大於此塊鼻骨寬的1/3。左右二條頂脊,略呈直線向後內方收攏,予後頭部相交成一銳角。上下門齒唇面釉質白色,或微染乳黃色。

棲息環境

天山黃鼠主要棲息于海拔1000-1500米的山地草原中的山前丘陵緩坡、山間小盆地,以及河谷兩側較為乾燥地段。在礫石裸露的山坡,多棲息於植被發育較好的土質疏鬆地段。棲息地的植被以羽茅-灰蒿群叢為主。偶可見於農田附近,但數量不多。

生活習性

天山黃鼠於3月中、下旬開始出蟄,7月初幼鼠分居,8月末9月初開始冬眠。營晝間活動,但以日出後3-4小時,日落前2-3小時,最為活躍;炎熱的中午時分多在洞內休息。
天山黃鼠的洞穴和他種黃鼠一樣,亦有居住洞與臨時洞之分。居住洞的洞口多為1個,個別亦有2-3個者,洞道彎曲且長,具窩巢。臨時洞較簡單,無巢。夏季居住洞比較分散,多配置在植物多樣,而且青翠繁茂的溝谷處,冬季居住洞比較集中,多位於春季積雪消融較快,植物萌發較早的溫暖背風的向陽山坡。
天山黃鼠以灰蒿和多種禾本雜草的綠色部分為食。但在蝗蟲密度較高地區,則以蝗蟲為主要食物來源,可見天山黃鼠具有明顯的食蝗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在中國僅分布於新疆境內。
天山黃鼠

繁殖方式

天山黃鼠於生後第二年,即經過一次冬眠即達性成熟。年產一窩,每窩仔鼠多為4-8隻。

亞種分化

天山黃鼠2亞種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1
Spermophilus relictus ralli
Heptner, 1948
2
天山黃鼠指名亞種
Spermophilus relictus relictus
Kashkarov, 1923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常見,最豐富的地區在海拔2600-2800米,種群密度為25隻/公頃。1983年,在烏茲別克斯坦Gissar國家自然保護區(2000-2300隻)種群密度是2.8隻/公頃。該種種群數量發展趨勢未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