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描述
在夏半球上,尤其是在大陸上,有一個西風帶插入在兩個
信風帶之間。北半球夏季,當大陸上熱力增溫促使赤道低壓槽向北移動時,非洲和南亞的西風系統非常明顯。在非洲,西風厚度可達2-3公里,印度洋上可達5-6公里。它的北段就是所謂的“印度季風”。現在已經知道這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其成因,部分是全球性的,部分是地區性的。赤道西風並不簡單地只是另一半球的信風穿越赤道而轉彎(由於科氏偏向力的改變)。因為平均來看,印度洋上6月和7月在2°—3°S,12月和1月在2°—3°N都有西風分量。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赤道輻合帶也並沒有偏離赤道遠到足以使赤道西風帶得以發展。
別名解釋
赤道以南的高壓和赤道以北的印度低壓遙遙相對,赤道南側為東南偏東或東南風,赤道以北則為印度低壓南緣的西南偏西或西南風,即所謂的“赤道西風帶”。這就是夏季赤道附近由
東南信風轉成
西南季風的赤道氣流緩衝帶(或稱“轉換帶”),氣流方向呈順時針旋轉(冬季呈反時針旋轉,即由赤道北側的東北風跨赤道向南轉成西北風)。緩衝帶軸線不一定與赤道相合,並且在緩衝帶中還可出現天氣尺度的渦旋。
發生機制
當盛夏季節在低緯度地帶(特別是在大陸上),往往在南北半球
信風帶之間插入一個赤道西風環流。赤道西風在北半球夏季時在非洲和南亞是非常顯著的。赤道西風的形成,一方面是由於行星風帶的季節位移,使赤道低壓槽北移(北半球);另一方面是由於大陸上的加熱作用,更助長了赤道低壓槽的北移並在大陸上加強,致使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跨越赤道後,轉向形成西南風。這種西南風所伸及的高度在非洲為2—3公里,在印度洋可達5—6公里,印度洋北部的赤道西風就是印度的西南季風。
在北半球冬季時,赤道低壓槽南移,北半球的東北信風跨過赤道到南半球時偏向左,形成西北風。這種現象在印度洋中最顯著。1月份在澳大利亞北部、南印度洋和非洲出現一個連續的赤道西風區。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表面廣大地區,因赤道輻合帶的位移離赤道不遠,因此除一小部分區域外未能形成一個赤道西風區。
北半球的赤道西風區,在夏季盛行西南風,冬季盛行東北風。南半球的赤道西風區夏季盛行西北風,冬季盛行東南風。
擾動
赤道西鳳帶是比較平直的風帶,在它的上面除了經常發生的風速加強而形成季風潮外,還存在著一些波形擾動。
由阿拉伯海東移的淺槽
在南亞赤道西風帶的上游,有一些很小的波動時常出現在阿拉伯海,它們在風場上有不連續的變化,在氣壓場上表現出一個淺槽·有八認為這種擾動的來源是先在
非洲大陸西部有泠空氣不斷爆發,在南印度洋西岸不斷有冷鋒出現,當它們跨過赤道後,由阿拉伯海沿著赤道西風,以一個淺槽或風的切變線形式向東移動.每一個這樣的擾動常可引起一次季風潮天氣,風力加強,井伴有對流性活動。
印度的季風低壓槽
在平均圖上出現的
印度季風低壓槽是一個半永久性系統,它不但在平均圖上有,在每日的低空形勢圖上也經常出現,它是赤道西風帶上的一個明顯的擾動。它隨著赤道西風帶北上和南撤,有明顯的南北位移。它在印度東北部發展時,勢力時常向東擴展到中印半島,甚至能影響南海的天氣。西南季風時期,在孟加拉灣和南海發生的熱帶低壓有一些便是在這個季風低壓槽上生成的。因此季風低壓槽是一個很重要的赤道西風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