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豆栽培技術規程》是2019年01月28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豆栽培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Practice on Red Bean Cultivation
- 標準編號:T/QNY 001—2018
- 發布日期:2018年10月29日
- 實施日期:2019年01月28日
起草人,起草單位,技術內容,
起草人
項覺生、郭亮、楊芳、沈紅琴、盛忠輝、周峰瑜、倪春燕。
起草單位
啟東市高效設施農業協會。
技術內容
1 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赤豆種植種植規範性引用檔案、術語和定義、產地環境和栽培技術等。
本標準適用南通地區赤豆種植區及類似生態區。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下列檔案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定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檔案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檔案,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 4404.3 赤豆、綠豆種子使用標準
GB4285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GB/T8231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NY5010 無公害食品 蔬菜產地環境條件
3 術語和定義
3.1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赤豆,又名小豆、紅豆、紅小豆、赤菽,屬豆科,蝶形花亞科,菜豆屬,短日照作物。子粒矩圓或圓柱形,臍白色,粒色深紅,故取名赤豆。赤豆營養豐富,養分較全,是加工許多主食、糕點、小吃及冷食的優質原料。中醫認為赤豆性平味甘酸,無毒。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和氣排膿,清熱解毒,通乳汁和補血的功能。
4產地環境
以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中性粘壤土為宜,適宜pH值為6.3~7.3。產地環境質量符合NY5010的規定。
5茬口
赤豆可純作,宜與玉米棵間間作,玉米收穫後玉米稈可作為赤豆藤蔓攀爬的支架。
6產量
6.1目標產量
玉米棵間間作畝產赤豆籽粒150㎏左右。
6.2產量結構
每畝有效株3200株,單株結莢24個~26個,每莢粒數8粒~9粒,百粒重22g。
7 生產管理技術
7.1播種技術
7.1.1品種選擇
選擇優質高產品種“大紅袍” “中紅三號”等。
7.1.2種子質量
符合GB 4404.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赤豆、綠豆種子標準。
7.1.3曬種
播前曬種2d~3d。
7.1.4播種期
赤豆發芽溫度為8℃~10℃,春播4月上中旬,夏播6月上中旬。
7.1.5播種要求
7.1.5.1整地
清理前茬秸桿、雜草,精細平整。
7.1.5.2耕翻施基肥
基肥與玉米共用,畝施45%複合肥30kg,碳銨20kg,優質農家肥1000kg,在耕翻前均勻施撒於地面,然後用旋耕機耕翻20cm,精細平整。
7.1.5.3種植規格
赤豆與玉米棵間間作,與玉米同時播種,玉米行距1.33cm,每3~4穴玉米間作一穴赤豆。
7.1.5.4種植密度
每穴下種子4粒~5粒,每畝密度3200株左右。
7.1.5.5蓋土
蓋土厚度3 cm~4cm。
7.1.5.6化除
蓋土後用96%精-異丙甲草胺乳油700~800倍液進行地面噴霧化除。
7.2大田管理
7.2.1施肥
赤豆全生育期畝施純氮10kg左右,肥料施用方法採取一基一追簡化施肥法。基肥與玉米共用。
7.2.1.1花莢肥
在盛花期,畝施尿素10kg。
7.2.1.2葉面追肥
開花結莢期用0.2%磷酸二氫鉀、腐殖酸液肥等葉面噴施2次~3次。
7.2.2 引蔓
8月上旬玉米收穫後,及時將玉米秸稈每4株~5株為一組,在離地面約1.5m處將上邊部分莖桿折斷後連葉片纏繞起來,作為赤豆藤蔓支架,引蔓上架。
7.2.2、灌溉
需水最敏感時期是開花結莢期,赤豆開花結莢期如遇乾旱,應及時灌溉抗旱。
7.2.3、鬆土
苗期雨後或灌溉後應及時鬆土。
7.3防治病蟲害
危害赤豆的主要病蟲害有鏽病、白粉病、紅蜘蛛、蚜蟲、蝸牛、甜菜夜蛾、豆莢螟等。
7.3.1防治原則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結合物理、生物、化學防治,農藥使用符合國家GB4285和GB/T8321的規定以內的農藥。
7.3.2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輪作換茬,三溝配套,清溝理墒,鬆土除草,耕翻土壤,增施有機肥等。
7.3.3物理防治
用黃板誘殺蚜蟲、煙粉虱等害蟲,性誘劑誘殺鱗翅目類成蟲等方法,控制害蟲的危害,
7.3.4生物防治
保護利用天敵青蛙、懶蛤蟆、草蛉、瓢蟲等捕食害蟲。
7.3.5化學防治
7.3.3.1鏽病
發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畝用藥液30~40kg均勻噴霧防治,隔7天一次,連防2次~3次。
7.3.3.2白粉病
發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用藥液30kg~40kg均勻葉面噴霧防治,隔7天一次,連防3次。
7.3.3.3蝸牛
畝用6%四聚乙醛500g,每隔2m放置3g~5g誘殺,或畝用克蝸淨240g兌水40kg噴霧防治。
7.3.3.4斜紋夜蛾
用蘇雲金桿菌生物農藥,每畝用50g~80g兌水30kg葉面噴霧。
7.3.3.5蚜蟲
用吡蟲啉1000倍液防治,每畝用藥液30 kg~40kg。
7.3.3.6豆莢螟
在開花結莢期用蘇雲金桿菌生物農藥,每畝用50g~80g兌水3kg葉面噴霧2次~3次。每次間隔7d左右。
8收穫
分期分批採摘黃熟夾,先將豆莢曬乾後脫粒。
9 建立生產檔案
建立生產技術檔案,應詳細記錄產地環境條件、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治和採收等各環節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建議包裝、標識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