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後游圖

赤壁後游圖

《赤壁後游圖》是宋代馬和之創作的一副絹本墨筆中國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赤壁後游圖》是馬和之山水人物畫的代表作,描寫北宋文學家蘇軾夜遊赤壁的故事。畫面夜色茫茫,江水浩蕩,一葉扁舟隨波漂泊,船中三人對坐,遊玩賞景。該圖人物生動傳神,筆法工中帶寫,運筆流暢,衣紋作蘭葉描,設色淡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壁後游圖
  • 畫作類型:墨筆畫
  • 規格:縱25.8厘米,橫143厘米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者:馬和之
  • 材質:絹本
  •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形象,構圖,技法,名家點評,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赤壁後游圖
該圖取其蘇軾散文《後赤壁賦》:內容為蘇軾與二客復游於赤壁。畫中大江夜色茫茫,在赤壁之下,江水浩瀚,一葉扁舟,隨波漂泊,船尾梢公挾櫓,雙手入神,觀賞江上兩岸景物,童子抱槳擱於船上,船中二人對坐,賞玩赤壁夜景。居中者蘇軾,露胸敞襟,長須垂胸,間首後仰,一副狂放自在的神態,返身登舟泛流江中,見孤鶴掠船而去,返而夢中悟孤鶴乃道:亡之“羽化登仙”。作者截取孤鶴“橫江東來,掠余而西”的一瞬間:圖中畫小夜暮中的浩瀚江面上,蘇軾與兩位客人同乘一小船、乘者與船夫等人先同視左邊上空一隻孤鶴電向赤壁處。左邊赤壁處,山高月小,斷岸千丈,水擊石壁,江流作聲;在月光下能隱約見到岸邊一棵枯樹,橫斜而出枝槎分明。
此圖無作者款印,畫幅後有南宋高宗趙構草書《後赤壁賦》全文,又有無名氏篆書《後赤壁賦》全文。本幅及前後隔水分鈐梁清標、安岐等及清內府藏印40餘方。

創作背景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被貶黃州時,於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兩度夜遊黃州赤壁,寫下了千古名篇前、後《赤壁賦》。黃州赤壁並非三國時赤壁大戰之地,但蘇軾借三國赤壁以寄懷古幽思,泄胸中塊磊。《前赤壁賦》主要寫真景實情,《後赤壁賦》較多虛境幻境。
以《赤壁賦》為題材的繪畫作品,在蘇軾同時代已經出現。歷代赤壁賦圖大致分為山水畫和故實畫兩種形式,前者為單幅,於固定空間寫東坡與客泛舟夜遊赤壁情景,現存最早的作品有金代武元直《赤壁圖》。故實畫是空間轉換的連景長卷,分段展示故事情節,多半限於情節曲折離奇的“後赤壁賦”,北宋有喬仲常的《後赤壁賦圖》,南宋則有馬和之的《赤壁後游圖》。

藝術鑑賞

形象

江水浩瀚,一葉扁舟隨波飄蕩,梢公挾櫓,袖坐觀景,童子把槳擱在艙板上,寫出了“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的景象。三人席艙而坐,圍著尊、盤、杯、盞,居中正坐者即主人蘇軾,他敞襟坦胸,長髯飄拂,左手扶舷,回首後仰,一副狂放不羈的神態,筆觸簡略,卻傳達了既已“履峻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復又登舟之後的豪情逸趣。東坡與客的視線,都集中在天上一鳥,它就是“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嗚,掠予舟而西也”的“孤鶴”。作者著重刻畫眾人驚喜的目光、指手劃腳的神態。

構圖

此圖結構比較簡略,而能景情相融。江上水光接天,泛起層層波浪,拍擊山崖和亂石,形成團團漩渦;山不見頂,而天空懸著一輪明月,正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夜景。遠處青山起伏,和江流相掩映,展開遼闊空間;江風吹來,草木株披,更添一片蕭索。和之不僅真實地描繪初冬赤壁的夜色,也貼切地烘託了蘇軾“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的心情。

技法

馬和之的畫法脫胎於吳道子,其主要特徵是將道子的“蓴菜條”變化為蘭葉描與馬蝗描,飛動流利而細秀瀟灑,相當靈活地運用於不同的物象,寫出了變化多端的人物衣紋,輕盈的江水或層疊的波浪,以及樹枝挺出,蔓草迎風,山石峭拔,陂陀縈帶。而且鉤、皴、點、染並用,濃、淡、乾、濕相間,筆墨融會而多變化。有些部分,略施淡赭,色調格外清雅。

名家點評

中國藝術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文璟:我以為馬和之創作的《赤壁後游圖》是歷代以來類似作品中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不完全是因為他繪畫的技法高超,而是因為馬和之離蘇軾的時代最近,文化背景具有類似性,其對生活的感受也就有相同,對於藝術的追求也就一致。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和之對《後赤壁賦》的藝術闡釋,是最貼近蘇東坡本意的。

歷史傳承

該圖曾經清梁清標、安岐、清內府收藏。《南宋院畫錄》、《大觀錄》、《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等書均有著錄。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馬和之(生率未詳),宋代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紹興(1131~ 1162)中登進士第,畫院待詔,宜至工部侍郎。“御前畫院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善西山水、人物,佛像,筆法飄逸,務去華藻,自成一家。高、孝兩朝深重其麗,商宗寫毛詩三百篇,每篇由和之畫圖。元主蒙稱其“脫去鉛華艷冶,專為清雅圓融,向來畫院一派,至是為之一洗”。代表作有:《後赤壁賦圖》、《小雅鹿鳴之什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