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作者採用開闊的長卷形式,描繪了赤壁的山光水色。畫中煙波浩森,巨峰矗立,山石嶙峋、草木蔥鬱,風聲、松聲、水聲、鳥聲在這蕭瑟的人跡罕至的地方顯得更為淒楚,似乎展現出當年軍隊悲壯廝殺的場面。近景左右兩岸呈開合之勢,岡坡崖石起伏,許多松樹在這險絕之處更加盤桓突兀、傲立不屈,使人肅然起敬。中景江水湍急,拍岸有聲,巨石橫江。瞪目而視,中部危峰矗立,斷岸千尺。仰首而觀,山頂上鬱鬱蔥蔥的樹木錯落有致。遠處峰巒起伏,煙雨溟濛。江心一葉小舟逆流而上,舟中是蘇軾等四人,懷古寄情,飲酒賦詩,盡情地感受江山變幻無窮的魅力。
此圖無款印,卷後有金代趙秉文行書和蘇軾《赤壁詞》一闋,前隔水上明代大鑑藏家項元汴題曰:“北宋朱銳畫赤壁圖。趙閒閒追和坡仙詞真跡。李天籟珍秘”。
趙秉文大行書全文:
追和坡仙赤壁詞韻。清光一片,問蒼蒼桂影,其中何物。一葉扁舟波萬傾,四顧粘天無壁。叩枻長歌,姮娥欲下,萬里揮冰雪。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傑。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淡淡長空今古夢,只有歸鴻明滅。我欲乘雲,從公歸去,散此麒麟發。三山安在,玉簫吹斷明月。正大五年重九前一日,書於玉堂之署。秉文。
創作背景
在黃州時,蘇軾曾邀友人坐著小船泛遊於赤壁之下,憑弔三國時代周瑜與諸葛亮共同擊敗曹操的地方,寫下了《赤壁懷古》、《赤壁賦》等名作,以抒發對古今興亡的感慨和對大自然雄偉、壯闊的讚美。在這之後,赤壁就成為文人畫家作畫的常見素材。而武元直所畫的《赤壁圖》正是以蘇軾的《赤壁賦》為題材,表達了蘇軾詩文中所描寫的境界。
金滅北宋,南宋偏安江南,政治上宋金對立,然而,文化上金呈現漢化傾向。從北宋掠奪來的書畫,成為金代畫家學習研究的主要依據,他們的繪畫技法日趨成熟,湧現出一批卓有成就的畫家,武元直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他的《赤壁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該畫幾百年來一直被認為北宋朱銳所作。但是近人感覺此圖的筆墨,多類似“斧劈皴”,似乎不是北宋畫家所為,加上金代元好問所著《遺山集》中,有“題趙閒閒書赤壁詞”一條,末云:“《赤壁圖》,武元直所畫”,於是馬衡著文將此圖歸於武元直名下。
藝術鑑賞
主題
《赤壁賦》創作於蘇軾被貶黃州的困難時期,畫面形象地再現了蘇軾攜友乘舟夜遊赤壁的情景,表現了蘇軾受誣遭貶黃州後的清閒生活和豁達胸懷,抒發了蘇軾《赤壁賦》從懷古傷今升華到人生超脫的豪放胸臆。
技法
畫中人物雖小,其精神面貌卻可得其大略;扁舟雖小,但以小點連綴成形,似音符叮噹有聲。畫家細緻地描繪出風動松折,動態逼真,山石筆意健勁,質感堅硬;遠山空朦悠然;松杉蒼鬱,層次分明。
此圖畫法,直接以北宋北方畫派的傳統,用筆比較濕潤,江水用流暢曲線,兩齣波紋,愈遠愈細淡。近山用濃墨的斧劈皴,再加淡墨直皴,豎斜交織,表現了山石的質感。遠山遠樹用淡墨畫出,不點苔,略加皴染山石和樹木,剛柔適中,立體感強,產生濃淡墨色的滲化現象。這種注重空氣透視變化的畫法,造就一卷頗具特色的作品。
構圖
畫面的選景在長江的一個彎道處,觀者的位置剛好可以看到左右兩側越來越遠的景致,而中間部分的高山是它們的分界,體現了畫面左右的水平空間感。
此圖採用橫卷形式,以便於展開長江兩岸的景物,畫山窮其凹凸,寫水狀其盤渦。畫中左、右下角各有一組陡峭的山壁,讓出屹立於江面的赤壁磯頭。從左面到畫面二分之一的地方都是連綿不斷的臨江峭壁,遠處山壁以淡墨勾皴,山巔略點重墨,畫而中心的赤壁磯頭十分突出,赤壁磯後是大片江岸,便左邊擁塞的江面至此頓時開闊起來。
此外,此圖採用了全景式的構圖方式,使畫面整體看起來較為雄偉、壯觀。
名家點評
中國畫家
林樹中:這是一幅十分成功的傑作。特別是在少數民族統治的金國,畫家畫出這樣高水平的山水畫尤為難能可貴,可以認為是今存金國最有代表性的山水面作品。
歷史傳承
該畫明代由項元汴收藏,清代流入內府,經乾隆、嘉慶、宣統收藏,均有鑑藏印,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畫曾著錄於《石渠寶笈》初編、《石渠隨筆》、《故宮周刊》。
作者簡介
武元直(公元12世紀),號廣莫道人,字善夫,《圖繪寶鑑》作字善天,北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不詳。金章宗完顏璟明昌(1190-1196)時中進士,善畫山水,曾畫過《雪霽早行圖》、《巢雲霽雪圖》、《風雨歸舟圖》、《漁樵閒話圖》、《桃園圖》、《桃溪圖》、《秋江罷釣圖》等,惜皆散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