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粵邊紅軍游擊隊
- 外文名:Red Army Guerrillas in the Jiangxi-Guangdong Border Area
- 活動範圍:江西、廣東兩省邊界地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江西、廣東兩省邊界地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和地方武裝,由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書記、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項英和中華蘇維埃...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贛粵邊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於1937年9月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隨後,在大庾縣池江集中500餘人(後發展到700餘人),改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2營,奔赴抗日前線。發布者...
奉中央軍委重命,在劍溪的桅桿下成立了閩粵贛邊區游擊縱隊司令部,並且擔任閩粵贛邊游擊縱隊司令員,率部隊在興寧、平遠、尋鄔、龍川邊境開展游擊戰爭,深入到國民黨粵軍最危險的“腹部”進行牽制國民黨南線的陳濟棠軍隊,策應中央紅軍主力...
【贛粵邊游擊區】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時,紅二十四師及十幾個獨立團、各縣獨立營、保衛隊等,加上傷病員共約3萬人,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繼續堅持鬥爭。根據中共中央決定,10月13日(或14日)在瑞金梅坑的馬道口,成立了...
紀念館分四個部分:紅軍游擊隊的反“清剿”戰爭;艱苦卓絕擊游戰爭:下山談判,開赴前線。展出內容 “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紀念館”以豐富,翔實的文字,圖片真實的再現了那段輝煌的歷史。贛粵邊三年游擊區是南方八省十五塊游擊區的重要...
在突圍中部隊大部損失,餘部分別到達閩西、閩贛、贛粵邊和湘南地區。項英和陳毅幾經周折於3月底到達贛粵邊游擊區的中心油山。5月,原中央蘇區全部失陷。與此同時,其他各地區的中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也都遭受了很大損失,並先後與...
湘南紅軍和游擊隊下山集結,擴大部隊。1938年2月由湘粵贛邊游擊支隊改編的湘粵贛邊區人民抗日義勇軍300餘人,開赴江西省大庾(今大余)縣池江,編入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湘粵邊赤色游擊大隊和湘南赤色游擊第3大隊共300餘人,進到安徽省...
古柏(1906-1935) 男,漢族,江西省尋烏縣人,中共黨員,客家人。192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古柏留下堅持鬥爭,任閩粵贛邊游擊隊司令員。1935年2月,被派往贛粵邊開展游擊戰爭。1935...
組詞的後半部分,即第九至第十二節,寫我紅軍游擊隊的戰略戰術,遠大理想和與人民民眾的血肉關係,以提示紅軍能在敵人大軍日搜夜剿下堅持鬥爭並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第九節寫游擊隊機動靈活的游擊戰術。鑒於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帶來的教訓和...
一、紅軍游擊隊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 (一)中共贛粵邊特委的建立與油山會師 (二)贛粵邊三年游擊戰爭的開展 二、紅軍游擊隊贛粵湘邊三年游擊戰爭 (一)中共贛粵湘特委的建立和紅軍游擊隊的成立 (二)贛粵湘邊三年游擊戰爭的開展 ...
皖浙贛邊紅軍游擊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游擊隊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界地區堅持同持續“清剿”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游擊戰爭。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向浙閩邊境挺進,紅軍第30師留在德興、磨盤山等地堅持鬥爭,1935年...
余漢謀誇海口,三個月內剿滅共產黨;項英洞空局勢,長嶺分兵轉入游擊戰。北山事件,指揮機關險遭暗算;莽莽叢林,游擊隊四處生根變堅強。第四章 封坑搜山,大雪圍困贛粵邊,軍民同心,眾志成城闖難關。潭塘坑,項英握別陳毅;信康贛,李...
宜(春)安(福)3塊游擊根據地。1936年12月,湘贛邊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湘贛紅色獨立團,段煥競任團長,劉培善任政治委員,各大隊改為連。至翌年初夏,又恢復和建立了明月山、太平山、鐵鏡山、九隴山等10餘塊游擊根據地。1937年抗日...
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北上,中共閩浙贛省委和閩浙贛軍區率領紅軍第30師、皖贛獨立師、軍區獨立團等部轉入游擊戰爭。12月,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抽調部分人員組建中共涇(縣)旌(德)寧(國)宣(城)中心縣委和游擊隊...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共湘鄂贛省委於8月派出代表與國民黨軍武漢行營代表談判。10~11月,湘鄂贛邊紅軍和游擊隊集中改編為抗日軍第1游擊支隊,傅秋濤任司令員,劉玉堂任副司令員。隨後,部隊發展到1100多人,1938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第1...
紅五軍、紅三軍團和紅七軍等紅軍主力部隊轉戰粵北、先後經過南雄、仁化、樂昌三地,順利突破敵人設定的三道封鎖線以及繼續留守在贛粵邊的紅軍和游擊隊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的光輝歷史,展示了粵北人民積極支援紅軍...
遂在龍獅石以召集紅軍游擊隊開會為名,將北山游擊隊誘入設好的埋伏圈,脅迫游擊隊員投降。游擊隊員奮起反抗,除賀敏學身中三彈,硬是翻滾下山衝出包圍,八九人帶傷衝出會場外,其餘50餘人壯烈犧牲。這也就是長征留下來的部隊突圍到贛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