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
  • 外文名:Red Army Guerrillas in the Anhui-Zhejiang-Jiangxi Border Area
  • 活動範圍: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
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北上,中共閩浙贛省委和閩浙贛軍區率領紅軍第30師、皖贛獨立師、軍區獨立團等部轉入游擊戰爭。12月,紅10軍團軍政委員會抽調部分人員組建中共涇(縣)旌(德)寧(國)宣(城)中心縣委和游擊隊,在當地開展游擊活動。不久,又從第19師抽調1個營,同活動於太平(今黃山市黃山區)、石埭(今石台)地區的皖南遊擊大隊合編為皖南獨立團,熊剛任團長,劉毓標任政治委員,在黃山、九華山地區開展游擊活動。1935年1月,以周成龍為司令員的皖贛軍分區和以匡龍海為師長的皖贛獨立師,由皖贛邊界轉移到貴池、秋浦、東流地區,同當地游擊隊合編為江南獨立團和游擊第1、第2、第3大隊,創建了貴秋東遊擊根據地;皖贛邊另一些游擊隊轉移到鄱陽湖北岸的武山,同當地游擊隊合編為都(昌)湖(口)鄱(陽)彭(澤)游擊隊,繼續堅持游擊活動。7月,閩浙贛軍區機關所率部隊在橫峯縣蘇源塢被國民黨軍包圍,損失殆盡,軍區司令員唐在剛犧牲,閩浙贛軍區不復存在。省委率皖浙贛邊游擊隊在祁門、休寧、浮梁(舊縣名,轄地今屬景德鎮市)、婺源邊區的鄣公山堅持鬥爭。同年夏至翌年1月,皖南獨立團、江南獨立團和涇旌寧宣游擊隊反“清剿”鬥爭失敗,部隊遭嚴重損失,餘部先後轉移到鄣公山同省委會合。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決定更名為皖浙贛省委,關英任書記;不再設軍區,由省委代行軍區職權;轉移到鄣公山的游擊隊合編為皖浙贛紅軍獨立團,熊剛任團長,劉毓標任政治委員,共800餘人;各地中共組織和游擊隊調整為贛東北特委和軍分區、皖贛特委和獨立營、上浙皖特委和獨立營、下浙皖特委和軍分區、浙皖特委和軍分區。各特委和軍分區於6~8月先後成立,領導當地軍民開展游擊活動,並吸收一些綠林武裝參加革命鬥爭,根據地和游擊隊都有所擴大。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民黨當局推行北和南“剿”政策,對皖浙贛游擊區發動大規模“清剿”。到1937年春,除皖贛邊游擊隊仍繼續堅持鬥爭外,其他游擊隊先後失敗,少數人轉入隱蔽鬥爭。1938年1月,中共皖贛特委經談判同國民黨當局達成合作抗日協定,集中皖贛游擊隊和其他游擊隊的零散人員,合編為江西抗日義勇軍第2支隊,熊剛任支隊長,王豐慶任政治委員。2月,抗日義勇軍第2支隊400餘人改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3營。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