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
- 外文名:Red Army Guerrillas in the Anhui-Zhejiang-Jiangxi Border Area
- 活動範圍: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區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武裝。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北上,中共閩浙贛省委和閩浙贛軍區率領紅軍第30師、皖贛獨立師、軍區獨立團等部轉入游...
皖浙贛邊紅軍游擊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游擊隊在安徽、浙江、江西三省邊界地區堅持同持續“清剿”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游擊戰爭。1934年11月,紅軍第10軍團離開閩浙贛蘇區向浙閩邊境挺進,紅軍第30師留在德興、磨盤山等地堅持鬥爭,1935年...
贛粵邊、閩贛邊、閩西、閩粵邊、皖浙贛邊、浙南、閩北、閩東、閩中、湘鄂贛邊、湘贛邊、湘南、鄂豫皖邊、鄂豫邊和瓊崖等15個地區,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簡要介紹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在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和中央...
紅軍長征勝利後的軍事學校 第十章 中國紅軍南方各游擊隊 (一)中央紅軍長征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領導機構 (二)湘鄂贛邊紅十六師 (三)湘贛邊紅軍游擊隊 (四)贛粵邊紅軍游擊隊 (五)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 (六)湘南紅軍游擊隊 ...
第五章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的艱苦鬥爭 一、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守紅軍的鬥爭 二、贛粵邊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三、閩贛邊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四、閩西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五、閩粵邊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六、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的鬥爭 七、...
實際上由閩贛省委代表團領導,至1935年2月,閩北軍分區部隊編入閩北紅軍獨立師,軍分區番號撤銷。1936年4月,中共閩浙贛省委改稱皖浙贛省委後,閩浙贛軍區隨之撤銷,原轄各部隊、游擊隊編入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
王豐慶主持的皖贛特委認真地貫徹省委關於邊區黨的建設、武裝建設以及經濟、文化工作等政策,根據地各項工作有較大發展。到1936年底,整個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由千餘人,發展到近3000人,根據地及游擊區域發展到皖浙贛邊區33個縣。皖浙贛邊...
余玉堂率領寧昌游擊隊,經常主動出擊附近的國民黨鄉公所和小股武裝。1936年12月21日,他率領寧昌游擊隊,配合皖浙贛紅軍獨立團攻下昌化縣城,活捉國民黨昌化縣黨部書記,釋放了政治犯。當時皖浙邊國民黨上層統治者和地方土豪劣紳如驚弓之...
這時,國民黨江西省保全司令部利用項英、陳毅離開南昌之機,妄圖欺騙李步新和江天輝,要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到浮梁縣集中改編,被李步新和江天輝當場嚴詞拒絕。此後,陳毅抵達中共皖贛特委所在地,並在特委會議上,詳盡地闡明了抗日民族統一...
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1935年1月,抗日先遣隊在江西懷玉山失敗後,隨部分失散的同志在皖浙贛邊區堅持游擊鬥爭,後接上了組織關係。他們領導的紅軍游擊隊在白馬的乳洞山,大墅的儒洪、桃林,里商...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警衛第3師第13團,前身是主力紅軍長征後留在湘贛邊、贛粵邊、皖浙贛邊堅持游擊戰爭的幾支紅軍游擊隊在抗日戰爭初期集中編成的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 歷史沿革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1月,新四軍蘇浙軍區第1...
鄂豫皖和皖浙贛邊紅軍游擊隊同國民黨地方當局和駐軍談判達成合作抗日協定,桂系主皖後成立了安徽省民眾總動員委員會。隨著中共安徽各級當組織的恢復和發展全省抗日救亡運動全面展開。岳西談判 1937年7月15日(一說13日),紅二十八軍政委...
轄4個支隊和1個特務營:第1支隊由湘鄂贛邊、湘贛邊、贛粵邊、皖浙贛邊、湘南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陳毅任司令員,傅秋濤任副司令員,轄第1、第2團;第2支隊由閩西、閩贛邊、閩粵邊及浙南等地紅軍和游擊隊編成,張鼎丞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