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粵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江西、廣東兩省邊界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軍進行的三年游擊作戰。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中央蘇區的紅軍第24師和地方武裝共1.6萬餘人,在掩護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的作戰中,遭到數十萬國民黨軍的進攻和“圍剿”,受到重大損失。1935年2~3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分散突圍轉入游擊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贛粵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 發生時間:1934年秋~1937年秋
  • 發生地點:江西、廣東兩省交界處
  • 時期:土地革命戰爭
概述,事件介紹,事件意義,其它信息,

概述

中文名稱: 贛粵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發生時間: 1934年秋~1937年秋
發生地點: 江西、廣東兩省交界處的大余、信豐、龍南地區

事件介紹

中共中央分局書記、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項英,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以及贛南軍區司令員蔡會文,贛南少共省委書記陳丕顯率領突圍餘部,先後轉移到贛粵邊油山山區,同先期到達該地活動的贛粵邊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樂天部會合,組成1400餘人的紅軍游擊隊。4月,項英、陳毅在江西省大庾(今大余)縣長嶺召開會議,確定了依靠民眾、堅持鬥爭、積蓄力量、創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鬥爭方針。從這時起,國民黨粵軍第1軍3個師和贛南警備團及保全團隊共4萬餘人對紅軍和游擊隊進行大規模“清剿”,紅軍和游擊隊則分兵游擊於大庾、南雄、信豐、全南、龍南、定南縣境的油山、北山、南山和信(豐)(南)康贛(縣)、上(猶)崇(義)等地區。至年底,襲擊了南雄烏逕鎮、大庾遊仙墟、西華山礦警隊和崇義高山松等地,不斷打擊國民黨軍、保全團、靖衛團,堅持了這些地區的鬥爭。同年冬,國民黨軍對游擊區實行經濟封鎖,控制邊區交通要道、渡口、集鎮,設定伏擊圈,並於1936年強迫民眾隨軍進山“清剿”。紅軍和游擊隊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依靠民眾的幫助,組織許多游擊小組潛出山外,襲擾國民黨軍據點和目標,迫使國民黨軍出山。但部隊也遭受很大損失,減少到不足200人,李樂天在信豐坳背村突圍戰鬥中犧牲。7~8月,紅軍和游擊隊乘兩廣事變發生,國民黨軍他調之機,集中兵力向當地的保全團隊出擊,攻克大庾、信豐、南雄等縣的許多城鎮,使油山、北山、南山游擊區連成一片,部隊發展到500餘人。9月,在國民黨軍1個師的進攻下,一部留在山裡發動民眾,開展爭取保甲長等活動;大部挺進山外,尋機殲敵。西安事變後,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但卻遭到國民黨軍更加殘酷的“清剿”。為保存有生力量,部隊“化整為零”,運用避實擊虛、避強擊弱等戰術,轉至外線游擊,取得了多次戰鬥的勝利。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贛粵邊紅軍和游擊隊同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於1937年9月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隨後,在大庾縣池江集中500餘人(後發展到700餘人),改編為新四軍第1支隊第2團第2營,奔赴抗日前線。

事件意義

贛粵邊紅軍是在南方8省15個地區堅持了三年游擊戰爭的紅軍主要力量之一。在長達三年的游擊戰中,他們在項英、陳毅等同志的領導下,緊密依靠民眾,艱苦奮戰,戰勝了敵人的連續"清剿"和種種詭計,克服重重艱難困苦,保存了革命力量和基本陣地,並在戰略上箝制了大量敵軍,配合了紅軍主力的行動,為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其它信息

主題關鍵字: 反"圍剿"作戰 游擊戰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相關人物: 陳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