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馬郎中還京》是明代韓雍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馬郎中還京
- 出處:襄毅文集(明)韓雍卷六
- 作者:韓雍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贈馬郎中還京》是明代韓雍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贈馬郎中還京》是明代韓雍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青青邊柳拂宮袍,粉署人歸意氣豪。三載已勞經濟略,一心無忝雪霜操。杯殘客舍離情遠,馬度關山健步高。指日趨朝覲明主,喬遷應荷玉音褒。1作者簡介韓雍,明蘇州府長洲人,字永熙...
《贈丁侍御印馬還京和呂少卿》是明代詩人莊昶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一馬能教問豸冠,兩淮要使見祥鸞。休言袞職真能補,只此吾民亦自安。天上使星還此老,人間廷諍是何官。歸台若畫龍駒進,一卷饑民一卷寒。作者簡介 莊昶(1432—1498),字孔暘,江浦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以...
贈李克雋主事還京 我去兵曹已隔年,喜逢佳士向幽燕。簡書報政無稽事,翰墨名家有世賢。古道風高塵撲馬,官河冰暖水生煙。遙憐百尺津頭柳,總解垂絲拂畫船。作者簡介 劉崧(1321—1381)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
《寄令狐郎中》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作。此詩前兩句寫在自己閒居寂寥之際得故交寄書殷勤存問而感到的溫暖和欣喜;後兩句轉寫自己當下的境況,表達對故交情誼的感念。全詩語言凝鍊含蓄,情意真率誠懇:有感念舊恩故交之意,而無卑屈趨奉之態;有感慨身世落寞之辭,而無乞援望薦之意。作品原文 寄令狐郎中 嵩雲秦...
次年任左拾遺。四年,與元稹、李紳等倡導新樂府運動。五年,改京兆府戶曹參軍。他此時仍充翰林學士,草擬詔書,參與國政。他能不畏權貴近臣,直言上書論事。元和六年,他因母喪居家,服滿,應詔回京任職。十年,因率先上疏請急捕刺殺武元衡兇手,被貶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次年寫下《琵琶行》。開始“...
《贈祠部令狐郎中》是唐代詩人馬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官初執憲稱雄才,省轉為郎雅望催。待制松陰移玉殿,分宵露氣靜天台。算棋默向孤雲坐,隨鶴閒窮片水回。忽憶十年相識日,小儒新自海邊來。作者簡介 馬戴, 唐曲陽人,一作華州人,字虞臣。武宗會昌四年擢進士第。宣宗大中中為太原幕府掌...
《杏園花下贈劉郎中》是唐代白居易所創作的七言絕句。此詩寫詩人在花下,感慨劉禹錫二十多年的坎坷遭遇,不一一列舉,亦不直接抒情,而以“多少事”三字概括二十四年經歷。此詩語句似平淡而意蘊沉潛。作品原文 杏園花下贈劉郎中¹ 怪君把酒偏惆悵,曾是貞元花下人²。自別花來多少事,東風二十四回春。注釋...
《玩迎春花贈楊郎中》是一首創作於唐代的詩詞,文學體裁是七言古詩,作者是白居易。作品原文 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與向遊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漢族,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唐代詩人和文學...
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作者簡介 盧僎,唐朝(約公元七〇八年在世)字不詳,相州臨漳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中宗景龍中前後在世。自聞喜尉入為學士。終吏卻員外郎。僎工詩,所作今存十四首。
戎昱,登進士第。青年入蜀,有詩贈岑參,曰:“童年未解讀書時,誦得郎中數首詩。四海煙塵猶隔闊,十年魂夢每相隨。雖披雲霧逢迎疾,已恨趨風拜德遲。天下無人鑒詩句,不尋詩伯重尋誰。”廣德元年(763年),顏真卿將節度荊南,邀戎昱為幕賓,後因事未成行。大曆三年(768年)杜甫到荊州,戎昱與他在諸宮會見...
此詩作於劉禹錫在長安任集賢殿學士期間,時年五十七歲。此時劉禹錫與裴度、白居易等人在京城曲江池西岸的杏園裡宴飲,賞花花,並相互作詩唱酬。在此期間,白居易作《杏園花下贈劉郎中》一詩以贈劉禹錫,劉禹錫也作此詩予以酬答。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二十餘年作逐臣,歸來還見曲江春。”頗有《再游玄都觀》絕句中“...
《餞別王十一南遊》、《送靈澈上人》、《重送裴郎中貶吉州》。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 里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苹。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
馬飲盧溝秋水滿,帆開碣石暮雲分。故人天上能青眼,謾說邊籌可策勛。作者簡介 林弼,初名唐臣,字元凱,龍溪(今福建)人。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進士,授郡幕官。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太祖遣使三征之,更名弼,參修元史。授郎中。林弼還曾出使安南(今越南)。去贐金,為明太祖所重。官至澄州知州。
郎中:宮廷的侍衛。提:擲擊。負劍:負劍於背。廢:倒下。引:舉起。被八創:荊軻受了八處劍傷。被,受。創,傷。箕踞(jī jù):坐在地上,兩腳張開,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劫:強迫,威逼(其訂立盟約)。白話譯文 秦國的將軍王翦攻破趙國,俘虜趙王,大部分占領了趙國的國土,進軍向北...
永明元年(483年),為隨王東中郎將蕭子隆府掾吏。在永明前、中期,他擔任的多為閒職,過著輕裘肥馬、廣結詩友的貴族生活。永明九年(491年),為衛軍將軍王儉東閣祭酒、太子舍人。永明十年(492年),為隨王鎮西將軍蕭子隆府功曹,轉隨王府文學,兼尚書殿中郎,又掌中書詔誥。隨同蕭子隆赴荊州,留下了不少...
張載原籍大梁,祖父張復,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等職,後贈司空。父親張迪於真宗初攜妻陸氏上任於陝西長安。天禧四年(1020)生張載。天聖元年(1023)年任涪州(今四川涪陵縣)知州。後贈尚書督官郎中,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議歸葬開封。十五歲的張載和五歲的張戩與母親,護送...
刻畫山水風景的詩歌:《汝州南潭陪陸中丞公宴》《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石淙》《寒溪》《送超上人歸天台》《峽哀》《游終南山》等。寫仕途失意,抨擊澆薄世風的詩歌:《落第》《溧陽秋霽》《傷時》《擇友》等;自訴窮愁,嘆老嗟病的詩歌:《秋懷》《嘆命》《老恨》等。歷史評價 唐·李翱(《薦所...
開元十四年丙寅(726年),二十九歲。隱居於京兆府藍田縣石門谷。是年有《同從弟銷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之作。“山陰崔少府”即崔國輔。進士及第 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官汜水尉、校書郎)。開元十九年辛末(731年),三十四歲。在長安,以博學宏詞登科,再遷河南汜水縣尉。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