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禮部尚書褚公神道碑》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禮部尚書褚公神道碑
- 作者:蘇頲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贈禮部尚書褚公神道碑》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
《贈禮部尚書褚公神道碑》是唐代蘇頲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贈禮部尚書褚公神道碑昔軒轅至孔某,師止十一,名之聖者;今天下尊皇帝,學窬三五,教之神者。既學且師,考今猶昔,蹈道從事,伊褚公焉!公諱無量,字宏度,其先邑河南之陽翟...
《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是唐代劉禹錫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右僕射王公神道碑 公諱俊,字真長,其先葉黃帝。夫聖人之後,與庶姓不同,如河出崑崙,潛於厚地,焉振起,奮為洪瀾,環回自天,非眾川也。故自黃帝八代而生舜,武王克殷,求有媯之允滿封於陳,是為胡公。...
據宋代豫章進士張文舉所撰《故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羅公神道碑》記載:羅孟郊任翰林學士期間,奸臣蔡京擅權,朝政日非,孟郊疾惡如仇,令太學生陳東等上書,揭露蔡京等人罪行,稱他們為六賊。不久,欽宗便把六賊中的王黼、朱勔等治罪。當金人南侵時,欽宗懾於金人的氣焰,想罷免主戰派右丞相李綱的職務,以討好金人...
《贈太尉裴公神道碑》是唐代張說創作的一篇散文,收錄於《全唐文》。作品原文 贈太尉裴公神道碑 星辰懸象,所以殷時布氣,然而行不言之道者,天也;文武用才,所以勤官定國,然而致無為之理者,帝也。當高宗之休運,任名世之良臣,清九流而辟四海,代天工而張帝德,歷選前哲,豈多乎哉!公諱行儉,字守約,...
尹生隋民部侍郎唐贈秘書監諱恕,監生金紫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兼禮部尚書諱筠,尚書生庫部郎中,萬年令、太子詹事諱昕(《宰相世系表》云:“孝嗣生齊侍中緄,緄生陳常侍君敷,君敷生隋通事舍人榮,榮生尚食直長恕,恕生春官尚書枝江公筠,筠生昕。”),皆以盛德濟美,垂於世家。君即詹事第三子也,幼而...
本道採訪使李希言闢為從事,奏授試崑山尉,浙東節度使薛兼訓請為謀,奏授試右衛兵曹參軍,並不就,事具今東川節度禮部尚書楊嗣復府君神道碑。元和至寶曆中,累追贈左散騎常侍。於戲!三君皆位不充量,道屯於時,贈典累錫,覃恩逮及。天其或者將厥後必有達人疇庸,纘服在於茲者。不然,何陳郡公之龐鴻魁梧,...
註:本傳略系據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 丙子正月穀旦,賜進士知廬州府兼管營田事豫章張文舉撰《故翰林學士贈禮部尚書羅公神道碑》為藍本摭撰寫。唐宋兩朝擇進士中之年輕貌美者曰擢探花,不同於明、清期鼎甲第三名之制。“興國軍蓋故鄉”:孟郊先代漢壑公由江西南昌遷興國。五代時其遠祖昌儒公為循州刺史,遂...
廣場上塑虞允文像。先為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樂山、眉山分家後,成為眉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史料索引 《誠齋集·卷一百二十·宋故左丞相節度使雍國公贈太師謚忠肅虞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三·列傳第一百四十二》《史傳三編·卷三十八·名臣傳三十》《欽定續通志·卷三百八十三·宋八十七》
尋升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充《憲宗實錄》副總裁,筆削褒貶,多出其手筆。弘治四年(1491)加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預機務。弘治七年進少保戶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弘治八年二月初四日卒,年七十六,贈太傅,時進光祿大夫左柱國,諡文莊。《明史》有傳。其在閣四年,言時政之弊,並請訪天下遺書...
幼子:包拯,樞密副使,贈禮部尚書 相關文物 《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近年,安徽合肥發現了一塊包拯為父親包令儀立的神道碑。碑上陰刻篆書“宋故贈刑部侍郎包公神道碑”十二字。這既是包拯留下的珍貴文物,又是他力盡孝道的見證。包拯的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所以在他二十九歲時,便考中了進士甲科。按照宋朝...
祠中堂繪有吳寬畫像;配祀其學生文徵明。大學士申時行撰有《景賢祠記》。史料索引 《震澤集》卷22《資善大夫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吳公神道碑》《明實錄》憲宗、孝宗朝部分 《國琛集·下卷》《今獻備遺》卷27 《國朝獻徵錄》卷18 《名山藏》卷69 《堯山堂外紀》卷88 《明史》卷184 ...
與本使楊尚書請停率修寺觀錢狀 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 論故度支李尚書事狀 李翱文集卷第十一行狀實錄三首 故正議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韓公行狀 唐故金紫光祿大夫檢校禮部尚書使持節都督廣州諸軍事兼廣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嶺南節度營田觀察制置本管經略等使東海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徐公行狀 ...
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非按照功勞大小排名,而是在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選出二十四個功臣後,按照最高官職排名。貞觀十七年已經去世的人,此時已經獲得贈官(死後贈官一般會遠遠...
作者簡介 虞世南(558~638),唐代詩人,書法家,文學家,有《虞世南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越州餘姚(今屬浙江省)人。官至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故世稱“虞永興”,享年八十一歲,賜禮部尚書。其書法剛柔並重,骨力遒勁,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並稱“唐初四大家”。其詩風與書風相似,清麗中透著剛健。
貞元九年(793年),董晉被起用為禮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東都留守、東都畿汝州都防禦使。不久,宣武(今河南開封)節度使李萬榮死,德宗授董晉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宣武節度副大使。本來李萬榮臨死前已讓同鄉親信鄧惟恭接任,這樣,鄧惟恭對董晉的來任非常不滿,以至發展到謀圖反叛。董晉得知後捕殺其黨羽...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卷一百九·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郭公神道碑》錢謙益《牧齋初雪集·卷五十一·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贈太子少保禮部尚書諡文毅郭公改葬墓志銘》張岱《石匱書·卷一百八十二·沈鯉郭正域列傳》查繼佐《罪惟錄·列傳十一·郭正域》徐乾學《徐本明史列傳·卷七十五》王鴻緒《明史稿列傳·卷九十八...
字跡模糊不清,額篆“唐故禮部尚書”字跡。墓為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影視形象 2009年紀錄片《大明宮》:高飛飾演裴行儉;2021年電視劇《風起霓裳》:邊程飾演少年裴行儉,許魏洲飾演成年裴行儉。史料索引 《全唐文》卷228《贈太尉裴公神道碑》《舊唐書》卷84《裴行儉傳》《新唐書》卷08《裴行儉傳》
贈以冬官,洪惟飾終,精發京邑,堋歸渭涔。精魄何之,英名孰繼。空留片石,萬有千歲。參考《唐故開府儀同三司兼左羽林軍大將軍知軍事文安郡王贈工部尚書清河張公神道碑銘並序》親屬成員 曾祖:張政,隋朝齊州刺史;祖父:張元濟,太子家令;父親:張履仁,豐王(李珙)府司馬、贈靈州大都督。兒子:張曼,益...
祖父:揭惟聰,累贈嘉議大夫禮部尚書、上輕車都尉,追封豫章郡侯 父親:揭來成,字哲夫,宋代鄉貢進士,累贈中奉大夫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豫章郡公 母親:黃氏 長子:揭被 次子:揭廣陽 女兒:揭楊湘 主要作品 《千頃堂書目》載有《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明初已缺十三卷。尚存古代全集本...
司馬光同禮部尚書張存三女結婚。婚後,司馬光常常不進臥室休息,獨身在書房裡過夜,且頭枕木枕。一日,司馬光的好友范鎮來訪,夫人便將自己獨守空房之事講了出來。司馬光當著好友的面只好講出實情。他說:“食君之祿,為君之臣,理應為國效忠,為民盡力。我怕自己只圖享受,忘了國家的憂患;只圖當官,忘了百姓...
韓吏部文公集年譜 韓文公曆官記 韓子年譜 韓文公年譜 韓文年表 昌黎先生年譜 昌黎先生詩文年譜 附錄 祭韓吏部文 故正議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代贈禮部尚書 韓公行狀 祭吏部韓侍郎文 韓文公神道碑 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文集序 舊唐書韓愈傳 新唐書韓朝碑 唐才子傳韓愈傳 潮州韓文公朝碑文 祭碑公祠...
不久後,史憲誠派史孝章入朝,表示聽從朝命。文宗明白史憲誠此舉,出於史孝章的謀劃,於是在六月分魏博的相州(今河南安陽)、衛州(今河南汲縣)、澶州(今河南內黃東南)三州置相衛節度使。史孝章被加銜禮部尚書,領相衛節度使。歷職三鎮 史孝章還未到任,適逢魏博軍亂,史憲誠遇害。牙內都知兵馬使何進滔被亂軍...
改禮部尚書,正孔氏宗法,以宣聖五十四世孫思晦襲封衍聖公,事上,制可之。擢參議中書省事,旋復入翰林為侍讀,歲中拜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又召入集賢為侍讀,議廣廟制。升翰林學士,修《仁宗實錄》。英宗親課太室,禮官進祝冊,請署御名,命明善代署者三,眷遇之隆,當時莫並焉。至治二年,卒於位。
碑首浮雕二龍戲珠,在中間的青石碑上有八個篆刻大字“唐韓文公神道之碑”。為清乾隆時,戶部主事前史官欽州後學馮敏昌所書寫。碑身正面鐫韓門弟子皇甫滉撰《唐故正議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諡文公昌黎先生神道碑》。陰刻正書29行,每行68字,詳細記述了韓愈童年奔波,中年入仕,政治生涯...
貞元六年(790年),加官檢校禮部尚書。貞元八年(792年),再次任命樊澤為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鎮守山南東道。貞元十二年(796年),樊澤獲加官為檢校尚書右僕射。貞元十四年(798年),樊澤去世,年50歲。樊澤能書善文,《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樊澤集》一卷,今已佚。生平見《舊唐書》卷一二二、《新...
神道碑 紀曉嵐墓地東15.6米處有神道碑一通,高3米,寬66厘米,厚20.5厘米,蛟龍碑冠,篆額為“永垂不朽”,碑正面(東面)刻楷書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協辦大學士禮部尚書紀文達公神道碑”,碑陰(西面)刻有紀事碑文,記載此碑為民國九年(1920年)紀曉嵐六代孫紀鉅臣“鳩公選石”“仿舊謀新”重立之碑。其他...
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贈太尉許國公神道碑 南陽樊紹述墓志銘 柳州羅池廟碑 故幽州節度判官贈給事中清河張君墓志銘 唐正議大夫尚書左丞孑L公墓志銘 原道 原性 原毀 原人 原鬼 對禹問 讀《荀子》附編 解惑 答獨孤舍人書 答皇甫湜書 故正議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禮部尚書韓公行狀 唐故金紫光祿大夫...
張說《贈太尉裴公神道碑》:“考仁基,隋左光祿大夫,以陰圖王充,仗義舊主,遭時不利,玉折名揚。聖唐龍興,旌淑勵節,贈原州都督,命謚曰忠,蓋《春秋》之褒也。”司馬光《資治通鑑》:“王世充以禮部尚書裴仁基、左輔大將軍裴行儼有威名,忌之。”家庭成員 父祖 祖父:裴伯鳳,官至驃騎大將軍、汾州刺史...
公之元孫錡,即地官之冢嗣也,今任浙江西道都團練觀察處置及諸道鹽鐵轉運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禮部尚書、使持節、潤州諸軍事、潤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挺俊哲,才為時生,承先王丕構之功,貽燕翼無窮之烈,出作藩垣,入為柱石。總榷管轉輸之任,亘吳楚服嶺之封,事絕爭承,賦皆合徹,利澤浹天下,...
崔敦禮(596年-656年),本名元禮,字安上,雍州鹹陽(今陝西鹹陽)人,唐朝宰相,隋朝禮部尚書崔仲方之孫。崔敦禮出身於博陵崔氏第二房,唐初歷任通事舍人、左衛郎將、中書舍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等職。他通曉諸番形勢,多次出使突厥、回紇、鐵勒等北方部落,又隨李勣擊滅薛延陀。高宗年間拜相,歷任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