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濬墓坐落於海口市秀英區丘海大道南段東側的水頭村,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貞,墓庭約2500平方米,現建設成為具有明代海南墓園園林特色,集陳列展覽、保護研究、休閒旅遊、多功能開發為一體的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丘濬墓
- 位於:海口市秀英區水頭村
- 類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年代:明朝
- 門票:免費
布局,歷史與現在,人物簡介,紀念,評價,景區交通,
布局
丘濬墓坐落於海口市郊水頭村北,墓庭約2500平方米。水頭村原名邱鄰村,因一位文人緬懷丘濬寫下“文章華國金生水,莊嚴聖地人出頭”的對聯,而後更名為水頭村。
丘濬墓主墓石砌,圓頂,高6米,共分6層,16級台階,底座有八卦,八卦之間有一“卐”(萬)字元,此符號在古時代表吉祥之意。主墓前立墓碑一座,高4.4米,上方刻有“雙龍飛舞”,兩旁刻有青松、仙鶴、祥雲等圖案花紋。碑面上端有:“皇明敕葬”四字,正中題:“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特贈左柱國太傅諡文莊丘公。妣誥封正一品夫人吳氏之墓。”為夫妻合葬之墓。
墓園最前方是一面巨大的照壁,正面雕刻麒麟圖案,背面是“太儒之首”四個蒼遒大字,石牌坊正面刻紅色“旨·理學名臣”,背面刻紅色“冠絕一時”四字。牌坊後有石華表一對,神道兩側立石麒麟、石獅、石羊、石馬、石翁仲各一對,現僅存石獅、石馬。墓庭前臨水塘,清泉水滿,上修石橋一座。面對平疇沃野,後枕蒼翠小丘,古樸幽雅,莊嚴肅穆。
據丘濬的第19代孫丘秋明講,丘濬在京當官時,就委派下屬和族人在海南選墓地,之所以選中水頭村,是看中這裡“前有名塘,背有靠山”,五龍泉終年噴涌灌溉良田,而人站在崗丘高處,一覽無餘。儒家一向以水作為精神的參照物,所以儒學大家丘濬把五龍潭作為最佳的安息之地。丘濬墓傍山而建,坐南朝北,面向京城皇帝,以示忠貞。
此外,在丘濬墓的後方,建有一座“明初肇基始祖任崖州司軍特授忠翊校尉張瑀大公之墓”。
歷史與現在
在50年後期和60年代初期,朱德、郭沫若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後專程前往丘濬墓參觀。
文革初,丘濬墓遭到破壞。“皇明敕葬碑”與“丘文莊公諭祭碑”被砸毀,“丘公神道碑”被投入墓前的“丘公塘”內,民國時期修建的圍牆被推倒,理學名臣石牌坊被砸壞。堅硬的石墓室被“造反派”用炸藥炸開,棺內遺物被搶奪一空。
1986年重修墓丘、墓碑、石牌坊。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1月,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啟動對丘濬墓地的發掘考古工作。2012年10月30日,海口市正式啟動了丘濬墓修繕及環境整治工程,建成後的丘濬墓是一個以丘濬事跡和精神展示為主題的開放式休閒文化公園,充分體現儒學文化與丘濬學說和明代官員墓園構架與傳統紀念文化。
人物簡介
其在閣四年,言時政之弊,並請訪天下遺書,按照內閣藏書,編目分類,對保存典籍頗具貢獻,博學多知,被譽為一代文宗。著有《平安交南錄》、《鹽法考略》、《錢法纂要》、《大學衍義補》、《丘文莊集》《瓊台集》等。
丘濬被譽為海南“第一才子”,他與海瑞並稱為“海南雙璧”,是海南老少皆曉的著名歷史人物。
紀念
評價
梁章鉅:“轉移文運之功”。
《名臣錄》:“國朝大臣,律己之嚴,理學之博,著述之富,無出其右者”,
《四庫全書提要》:“濬記誦淹博,冠絕一時,文章爾雅,有明一代,不得不置作者之列。”
國學大師錢穆:“不僅為瓊島之大人物,乃中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也。”
景區交通
在海口市內乘坐17路、22路、26路、36路、64路公車在羅牛山市場或海口肉聯廠站下車,步行300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