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中平六年)初,帝數失皇子,何皇后①生子辯,養於道人史子眇家,號曰“史侯”。王美人生子協,董太后②自養之,號曰“董侯”。群臣請立太子。帝以辯輕佻無威儀,欲立協,猶豫未決。會疾篤③,屬協於蹇碩④。丙辰,帝崩於嘉德殿。碩時在內,欲先誅何進而立協,使人迎進,欲與計事;進即駕往。碩司馬潘隱與進早舊,迎而目之。進驚,馳從儳⑤道歸營,引兵人屯百郡邸⑥,因稱疾不入。戊午,皇子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赦天下,改元為光熹。封皇弟協為渤海王。協年九歲。以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尚書事⑦。
進既秉①朝政,忿蹇碩圖②己,陰規③誅之。袁紹④因進親客張津,勸進悉誅諸宦官。進以袁氏累世貴寵,而紹與從弟虎賁中郎將⑤術皆為豪傑所歸,信而用之。復博征智謀之士何顒、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餘人,以顒為北軍中候⑥,攸為黃門侍郎⑦,泰為尚書⑧,與同腹心。攸,爽之從孫也。蹇碩疑不自安,與中常侍趙忠、宋典等書曰:“大將軍兄弟秉國專朝,今與天下黨人謀誅先帝左右,掃滅我曹,但以碩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閉上閣,急捕誅之。”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故親信何氏;與趙忠等議,不從碩計,而以其書示進。庚午,進使黃門令⑨收碩,誅之,因悉領其屯兵。
票騎將軍董重,與何進權勢相害①,中官挾重以為黨助。董太后每欲參干政事,何太后輒相禁塞②,董後忿恚,詈③曰:“汝今輈張,怙④汝兄耶!吾敕票騎斷何進頭,如反手耳!”何太后聞之,以告進。五月,進與三公共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等交通⑤州郡,辜較⑥財利,悉入西省⑦。故事,蕃後不得留京師⑧;請遷宮本國。”奏可。辛巳,進舉兵圍票騎府,收董重,免官,自殺。六月,辛亥,董後憂怖,暴崩。民間由是不附何氏。
作品注釋
①中常侍:吃。秦稱中常侍官,由宦者擔任,間用士人。漢沿稱中常侍。
②擬則:效法,模仿。
③永安候台:洛陽皇宮裡可以登高望遠的高台。
④中大人:宦官。
⑤詰責:責問。
⑥汝曹:你們。黨人:指反對宦官的官員和太學生。東漢後期,外戚與宦官的權力之爭日益激烈。桓帝時期,以李膺、陳蕃為首的官僚集團和以郭泰為首的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抨擊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的殘酷迫害活動,史稱“黨錮之禍”。
⑦伏誅:伏法,被處死。
⑧張角:黃巾起義領袖。
⑨王甫、侯覽:東漢末宦官的代表人物,斂財勒索,迫害黨人。
①何皇后:出身屠家。何家賄賂宦官郭勝而使之入宮,得到靈帝寵幸,生皇子劉辯,光和三年(180年)立為皇后。後來何皇后鴆殺也生有皇子的王美人,幾乎遭到廢黜,經由宦官說情方罷。中平六年(189年)靈帝去世,劉辯繼位,何後被尊為皇太后,臨朝執政。其兄大將軍何進以錄尚書事輔佐朝政,欲誅專權跋扈的宦官,由於何太后與宦官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猶豫不決,坐失良機,反而被宦官所殺。後董卓廢劉辯為弘農王,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遷太后於永安宮,將其鴆殺。
②董太后:靈帝母親,劉萇之妻,稱孝仁皇后。
③疾篤:病重。
④屬(zhǔ):託付。蹇碩:東漢時期的宦官,手握兵權。
⑤儳(chán)道:近路,捷徑。
⑥百郡邸:諸郡設在京師的辦事處。
⑦錄尚書事:東漢以後,中央行政均歸“尚書”處理,“錄”是總領的意思,錄尚書事獨攬大權,無所不管。
①秉:主持。
②忿:懷恨。圖:圖謀。
③規:謀劃,制定。
④袁紹:東漢末年重要軍閥,出身大族,祖上四世三公,在諸侯中很有影響。
⑤從弟:堂弟。虎賁(bēn)中郎將:掌宿衛,無常員,多至千人。虎賁,比喻勇猛。
⑥北軍中候:官名,東漢置,掌監北軍五營,秩六百石。
⑦黃門侍郎:官名,西漢時郎官給事於黃門(宮門)之內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東漢設為專官,其職為侍從皇帝,傳達詔命。
⑧尚書:官名,始於戰國,掌管文書。漢武帝時地位逐漸重要。東漢以後正式成為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員。
⑨黃門令:西漢少府屬官有此職,東漢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掌管省中宦官。
①票騎將軍:即驃騎將軍。漢武帝置,秩位同大將軍,金印紫綬,位同三公。害:妨害,有衝突。
②禁塞:阻止。
③忿恚(huì):憤恨。詈(lì):罵。
④輈(zhōu)張:跋扈,專橫。怙(hù):倚仗,憑藉。
⑤惲:(yùn)。交通:相互勾結。
⑥辜較:搜刮聚斂,指對財利的把持。
⑦西省:漢永樂宮之司署,掌管宮內罪罰。
⑧蕃後不得留京師:封國王后不可以留在洛陽。
作品譯文
靈帝中平元年(184年),中常侍趙忠、張讓、夏惲、郭勝、段珪、宋典等皆封侯貴寵,靈帝常說:“張常侍是我父親,趙常侍是我母親。”因此宦官無所畏懼,都建造了宅第,規格跟宮室差不多一樣。靈帝曾經想要登永安候台,宦官怕皇帝望見他們的宅第,就派中大人尚但勸諫說:“天子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虛散。”靈帝自此不敢再登台榭。等到封諝、徐奉事發,靈帝質問諸常侍:“你們經常說黨人慾為不軌,所以都要將他們禁錮起來,甚至有因此被處死的。如今黨人為國效力,你們反倒和張角勾結,這樣的罪行應該斬首嗎?”諸常侍都叩頭說:“這是王甫、侯覽所做的事。”於是諸常侍人人求退,各自將其在州郡的宗親、子弟召回。
中平六年(189年),起先靈帝屢次喪子,何皇后生子劉辯,交給道人史子眇家撫養,劉辯被稱為“史侯”。王美人生子劉協,由董太后自己撫養,稱為“董侯”。群臣請立太子。靈帝認為劉辯輕佻無威儀,想要立劉協,猶豫未決。恰巧皇帝病重,於是就將劉協託付給蹇碩。丙辰,靈帝崩於嘉德殿。蹇碩當時正在宮裡,想要先殺了何進而立劉協,於是派人去接何進,說要與他共同議事。何進立即前往。蹇碩司馬潘隱與何進是舊交,迎上前來,朝他使了個眼色。何進大驚,騎馬從捷徑歸營,帶兵入駐百郡邸,稱病不進宮。戊午,皇子劉辯即皇帝位,年十四。尊何皇后為皇太后。太后臨朝處理政事,大赦天下,改元光熹。封皇弟劉協為渤海王。劉協時年九歲。以後將軍袁隗為太傅,和大將軍何進共同統領尚書事,總管一切政要。
何進主持朝政之後,懷恨蹇碩曾經圖謀殺害自己,決定暗中策劃殺掉他。袁紹就舉薦了親信門客張津,勸何進殺掉全部宦官。何進因為袁氏世代地位崇高,而袁紹與其堂弟虎賁中郎將袁術都為豪傑信任歸附,所以非常信任他們,予以重用。何進又廣泛地徵召人才,召集了智謀之士何顒、荀攸及河南鄭泰等二十餘人。任命何顒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視他們為心腹。荀攸是荀爽的侄孫。蹇碩心中不安,給中常侍趙忠、宋典等寫信說:“大將軍何進兄弟執掌政權,如今與天下黨人圖謀誅殺先帝左右的宦官,想要消滅我們。只是因為我還掌握著禁兵的緣故,所以暫時不敢動手,尚在猶豫中。如今應該關閉宮門,迅速抓捕何進並且殺死他。”中常侍郭勝是何進的同鄉,何太后與何進能有今天,郭勝出了很大的力氣,因此和何進很親近;他和趙忠等人商量,不接受蹇碩的計策,而是把信給何進看了。庚午,何進派黃門令逮捕蹇碩,將他處死,也就接收了他所統帶的全部軍隊。
驃騎將軍董重和何進在權勢上發生衝突,宦官挾董重之力以為援助。董太后每每想干預政事,何太后就阻止她,董太后憤怒地罵道:“你如今氣焰囂張,不過仗著你兄長的權勢罷了。我下令驃騎將軍斬下何進的頭,可是易如反掌。”何太后聽到了,就告訴了何進。五月,何進與三公共同上奏稱:“董太后派前中常侍夏惲等人和地方勾結,搜刮來的財貨全部運到永樂宮。按照舊例,封國王后不得留在京師;請讓董太后遷回本國。”何太后同意了。辛巳,何進帶兵包圍了驃騎將軍府,逮捕董重,免去其官職,董重自殺。六月辛亥,董後擔憂害怕,猝死。民間因此不肯依附何氏。
作品評析
東漢後期,宦官的權力很大,雖然有朝臣要剪除他們的勢力,卻一直沒有成功。靈帝生前非常信任宦官,臨終時也將幼子劉協託付給宦官蹇碩。靈帝的長子劉辯是何皇后所出,外家貴盛,尤其是皇后的兄長何進為大將軍;所以皇子劉辯在強大的外戚勢力的保護下即位,何進兄妹掌握了大權。
當時何進聽從了袁紹的意見,要誅滅宦官,但每每受制於太后而不能成功。於是袁紹建議他召外地兵馬以要挾太后,進而讓太后同意誅殺宦官。何進的計畫還沒有施行,就被宦官得知而遭致殺害。他的部屬因此聯手攻入皇宮,將所有宦官全部殺死,緊接著,被何進召入長安的各地武裝開始彼此混戰,東漢也就名存實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