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家鄉

賀家鄉

賀家鄉隸屬於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位於東南部,距縣城18公里。東臨湘江,與衡東縣霞流隔河相望,南接萱洲,西臨店門,北與永和鄉毗鄰。鄉政府駐地北側有一座山,相傳清乾隆年間山下均住賀姓人家。後人稱此山為賀家山,賀家鄉因此而得名。2015年和家鄉撤鄉併入萱洲鎮

鄉政府駐地北側有一座山,相傳清乾隆年間山下均住賀姓人家。後人稱此山為賀家山,賀家鄉因此而得名。1953年,賀家屬衡山縣第5區,1956年合併為萱洲鄉。1959年改名為萱洲人民公社,1961年由萱洲人民公社分出,成立賀家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賀家鄉至今。全鄉轄響水、易新、永平、水橋、湘江、白竹、花石、楊柳、高坪、依田、清平、璧塘、賀家、桑田、金坪、躍坪16個行政村,167個村民小組,16000多人。總面積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542畝,其中水田11000畝。

基本介紹

產業,交通,地勢,地名:,計畫生育,歷史沿革,經濟概況,社會事業,

產業

賀家鄉境內地勢北高西低,較為平坦,屬丘陵地帶。土壤結構為四級紅壤和紫色頁岩,呈酸性和微酸性。該鄉水源充足,灌溉方便,農業生產條件優越。歷年來有種植西瓜、香瓜的傳統。近兩年來,鄉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加大了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制定了“創造特色,做大做強西瓜、香瓜產業”的工作 思路,在湘南形成了一個較有特色、小有名氣的萬畝西瓜、香瓜生產基地,被省農業廳認定為“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賀家鄉還是衡山桃李等小水果重點產區,其中特色品種有布郎李、豬血桃等。湘黃雞是本鄉養殖特色之一,年出籠18萬羽。
賀家鄉賀家鄉

交通

賀家鄉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比較完善。衡萱公路貫穿全境,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湘江水路運輸十分方便;程控電話遍及各村;供電、用水日趨“城市化”,小城鎮建設發展較快,開發區已初具規模。
賀家鄉賀家鄉
為進一步加快賀家鄉的發展步伐,鄉黨委,政府研究制定了立足農業開發,擴大招商引資力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賀家鄉人民將以勤勞和智慧開創美好的明天。

地勢

賀家鄉屬丘陵地勢,溪河密布,以淥水、純水較大,均匯入湘江。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溫17.6度,年均降水1432毫米,礦藏有和高嶺土等。農業主產稻穀、兼產甘薯茶油。境內紅辣椒、賀家鄉大西瓜馳名遐邇。工業主要有陶瓷、陶瓷機械。煙花鞭炮、橡膠製品、食品加工等行業,陶瓷煙花為傳統名特產品,遠銷世界各地,素有“瓷城”“煙花鞭炮之鄉”美稱。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農業生產獲得好收成。工業生產迅速增長。工業企業通過轉換經營機制,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強化管理,挖掘內部潛力,使工業生產持續增長,經濟效益有所回升。財貿金融形勢看好。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市建設朝著開發東西兩片,拓寬城市四門,建好五項工程的近期目標,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擴容總體戰,相繼完成解放路東段開發,江源小區開發,市體育中心和石子嶺11萬伏送變電工程建設,完成了解放路東段和市府路的征地拆遷任務。通訊建設開通數字程控電話和無線尋呼行動電話磁卡電話。境內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浙贛鐵路複線和320國道建設進展順利。賀家鄉交通便利,村村已通公路,湘江水路運輸網點增多,已形成水、陸並舉的運輸網路郵電通訊發達,程控電話遍及各村;供電、用水日趨“城市化”,小城鎮建設發展較快,開發區已初具規模。為進一步加快賀家鄉的發展步伐,鄉黨委,政府研究制定了立足農業開發,擴大招商引資力度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賀家鄉人民將以勤勞和智慧開創美好的明天。

地名:

【賀家鄉】Hèjiā xiāng
位於衡山縣南部。距縣城13公里。東靠永和鄉,東南臨湘江,與衡東縣霞流鄉隔河相望,西南與萱洲鎮交界,西北與店門鎮毗鄰。距縣城約5公里。境內西部山巒重疊,中部稍低,地勢由西向東延伸傾斜。土質多為紅壤和沙壤。以鄉機關駐地賀家山而名賀家鄉。總面積43.40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043.08公頃,旱土326.4公頃,山林2142.9公頃。水面122.06公頃。轄1個社區,2個居民小組,16個建制村,167個村民小組, 4397戶,1605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3戶,529人。均為漢族。
該鄉在湘江河岸築起了8公里防洪堤,修建電灌站4處,建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5座,山平塘2450口,九觀橋水庫右乾渠湘江、響水支渠穿過該鄉全長8公里。有效灌溉面積666.7公頃。鄉內主要種植水稻,還種植席草和棗、西瓜、香瓜、桃、李等。產油茶。養殖豬、雞、鴨等。
該鄉水陸交通較方便。035縣道衡萱公路南北貫穿依田、賀家、易新、壁塘等村,全長4公里。鄉內村村通公路,湘江流經清坪、金坪、永平、桑田、湘江等村。
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4所。中國小教師112人,在校中小學生1196人。有衛生院1所。
【賀家社區】Hèjiā shèqū
系2004年11月5日經縣民政局山民函(2004)23號文批准成立的。駐地賀家山。轄2個居民小組。一個組在賀家街上,另一組為漁業組,在金坪村內。143戶,373人。
【響水村】Xiǎngshuǐ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北部。由袁家沖、逼水灣、譚家台三條沖組成三角形地形,其三條溪流至響水鋪集中流入龍陰港。與白竹和店門鎮左家坪、托塘及永和鄉文橋、鹹宜等村交界。距鄉機關駐地7公里。經該村的鄉公路連線035縣道和107國道。以駐地響水鋪而名響水村。總面積637.87公頃。其中水田47.33公頃,山林472.30公頃。轄14個村民小組,366戶,1283人。該村系以紫色頁岩為主的丘陵山地。有小型水庫4座,水塘20口。種植水稻、席草、花生、紅薯、小麥、高梁、豆類。產杉、松、樟、油桐、油茶等。
【響水鋪】Xiǎngshuǐpù 此村原有一鋪,處於兩小溪匯合處,跌水有聲,故名。
【冷水沖】Lěngshuǐchōng 【袁家沖】Yuánjiāchōng
【正沖】Zhèngchōng 【顏家屋場】Yánjiāwūchǎng
【梅子坳】Méizi’ào 此村坳上原有梅子樹。
【南沖】Nánchōng 【虎乾壠】Hǔgànlóng
【田雞沖】Tiánjīchōng
【肖家屋場】Xiāojiāwūchǎng
【陳家邊山】Chénjiābiānshān
【石頭沖】Shítouchōngyè
【逼水灣】Bīshuǐwān 村前有一河彎,水流回漩逼轉,故得名。
【當子頭】Dāngzitóu 【譚家台】Tánjiātái
【茅屋場】Máowūchǎng 【石】Shíyè
【唐家】Tángjiāyè 【南陽岩】Nányángyán
【葉家壠】Yèjiālóng 【譚家老屋】Tánjiālǎowū
【袁家沖】Yuánjiāchōng
【袁家沖】Yuánjiāchōng 此為片村。以境內自然村“袁家沖”而名。
【白竹村】Báizhú cūn
位於賀家鄉北部。與響水、美麗和店門鎮的新田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5公里。經該村的鄉公路連線035縣道和107國道。以駐地白竹沖而名白竹村。總面積458.38公頃。其中水田34.00公頃,山林353.50公頃。轄塘沖、遙排、新開、新屋、老屋、南木、大坪、蚌塘、樟樹、上沖等10個村民小組,221戶,780人。該村種植水稻、李、桃、花生等。產油茶。
【白竹沖】Báizhúchōng 村後一山,曾生有兩根白竹,故名。
【廟腳下】Miàojiǎoxià 【南門頭】Nánméntou
【譚家壠】Tánjiālóng 【張家沖】Zhāngjiāchōng
【大坪】Dàpíng 【樟樹屋場】Zhāngshùwūchǎng
【湴塘沖】Bántángchōng
【桃子壠】Táozilǒngyè 【塘沖】Tángchōng
【上沖】Shàngchōng
【美麗村】Měilì cūn
位於賀家鄉中部。與高坪嶺、楊柳、花石、白竹及店門鎮茶園、新田等村交界。距鄉機關駐地3.5公里。經該村的鄉公路連線35縣道和107國道。1961年從高美大隊分出,取名“美麗”。駐地牛皇廟。總面積367.78公頃。其中水田31.69公頃,山林237.30公頃。轄東風、棉花、茶林、沈家、清水、美麗、三角、柏樹等8個村民小組,269戶,975人。該村有“金剛沖”、“三八”2座小型水庫。種植水稻、席草、西瓜、香瓜、桃、李、柑橘等。
【牛皇廟】Niúhuángmiào 村內原有一廟,立有牛皇菩薩神象。
【東風嶺】Dōngfēnglǐng 【清水塘】Qīngshuǐtáng
【三角塘】Sānjiǎotáng 【鄧家坳】Dèngjiā’ào
【金剛沖】Jīngāngchōng 此村沖內原有一廟,內有金剛菩薩,故名。
【棉花壠】Miánhuālóng 【沈家沖】Shěnjiāchōng
【高坪嶺村】Gāopínglǐng cūn
位於賀家鄉東部。與水橋、楊柳、美麗、響水、白竹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3公里。村公路接035縣道和107國道。以駐地高坪嶺而名高坪嶺村。總面積230.64公頃。其中水田27.26公頃,山林130.20公頃。轄王家、槽門、上開、樟樹、水庫、咀上、高坪、鳴玉、胡家、肖家等10個村民小組,239戶,802人。
【高坪嶺】Gāopínglǐng 【黃臘沖】Huánglàchōng
【大塘沖】Dàtángchōng 【肖家老屋】Xiāojiālǎowū
【王家弄】Wángjiānòng
【槽門屋場】Cáoménwūchǎng
【黃臘沖】Huánglàchōng
【高坪嶺】Gāopínglǐng 此為片村,以境內高坪嶺村而名。
【楊柳村】Yángliǔ cūn
位於賀家鄉中部。與美麗、高坪嶺、花石、水橋、賀家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2公里。經該村的鄉公路接035縣道及107國道。以境內楊柳沖而名楊柳村。駐地沙子。總面積144.75公頃。其中水田43.83公頃,山林45.90公頃。轄楊柳、李家、符家、汪家、康家、鐵爐、洋水、楓樹、新屋、下灣、上灣等11個村民小組,275戶,966人。
【沙子】Shāziyè
【楊柳沖】Yángliǔchōng 村建沖內,因楊柳樹較多而名。
【大坳】Dà’ào 【康家灣】Kāngjiāwān
【鐵螺塘】Tiěluótáng 村前一石塘,內多石螺(亦俗稱鐵螺)而名。
【黃沙灣】Huángshāwān 此村灣全是黃沙土,故名。
【花石村】Huāshí cūn
位於賀家鄉中部。與美麗、楊柳、賀家、壁塘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1.5公里。經該村的鄉公路接035縣道。以境內花石沖而名花石村。駐地文家老屋。總面積290.6公頃。其中水田36.86公頃,山林178.20公頃。轄麻、布塘、水庫、新屋、老屋、石灰、梭塘、毛家、易家等9個村民小組,246戶,857人。村內有小二型花石沖水庫。該村種植水稻、西瓜、香瓜、桃、李等。
【文家老屋】Wénjiālǎowū 【麻】Máyè
【布塘】Bùtáng 【肖家堰】Xiāojiāyàn
【石灰沖】Shíhuīchōng 此村沖里曾燒過石灰。
【易家嶺】Yìjiālǐng
【花石沖】Huāshíchōng 該村沖內一石,帶有花紋,故名。
【壁塘村】Bìtáng cūn
位於賀家鄉中西部。與易新、賀家、花石及萱洲鎮的老塘、鳳鳴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1.5公里。以境內“壁塘”而名壁塘村,駐地張家灣。總面積353.4公頃。其中水田64.53公頃,山林194.20公頃。轄朱沖、周家、成家、壁塘、文家、泗石、燕山、張家、荷葉、楊林、李家、沙園、排塘、紅旗、山塘、赤水等16個村民小組,339戶,1178人。該村與賀家村交界的雲山峰有雲山寺。
【張家灣】Zhāngjiāwān 【朱沖】Zhūchōng
【成家屋場】Chéngjiāwūchǎng
【壁塘】Bìtáng 塘邊有一石壁,村建塘側,故名。
【楊林塘】Yánglíntáng 村前一塘,周圍白楊樹較多,故名。
【周家灣】Zhōujiāwān 【彭家台】Péngjiātái
【燕山沖】Yānshānchōng 村建沖內,因沖里一山形似燕狀,故名。
【文家坳】Wénjiā’ào
【竹塘坳】Zhútáng’ào 村建坳上,村側塘邊有竹,故稱。
【排塘】Páitáng 【山塘灣】Shāntángwān
【荷葉塘】Héyètáng
【赤水沖】Chìshuǐchōng 村建沖內,每逢暴雨,被水沖刷的紅砂泥水成赤色,故名。
【板橋】Bǎnqiáo 此為片村。因境內有一小石板橋而名。
【易新村】Yìxīn cūn
位於賀家鄉南部。與賀家、壁塘、花石、水橋等村連界。緊靠鄉機關駐地。035縣道從境內經過。該村原為農科村。1996年8月6日經縣人民政府(1996)65號文批准,改為易新村。駐地賀家山。總面積74.32公頃。其中水田26.13公頃,山林2.10公頃。轄將軍、前街、上街、新屋、賀家、易家、中街等7個村民小組,163戶,432人。
【賀家村】Hèjiā cūn
位於賀家鄉南部。與壁塘、水橋、依田、清坪等村連界。為鄉機關駐地所在村。035縣道從境內經過。以駐地賀家山而名賀家村。總面積224.67公頃。其中水田59.70公頃,山林57.30公頃。轄雲山、雲峰、新建、龍眼、彭家、湯家、上月、中月、泉塘、樓屋、橋邊、步雲、紫雲等13個村民小組,313戶,1114人。種植水稻、蓮藕、花生、桃、李、西瓜、甜瓜等。養魚類。該村與壁塘村交界的雲峰山有雲山寺。
【賀家山】Hèjiāshān 村建在小山包上,原居賀姓,故名。
【成家大屋】Chéngjiādàwū
【龍眼塘】Lóngyǎntáng 此村邊一塘呈園形,宛似“龍眼”,故名。
【陳家壠】Chénjiālóng
【月塘灣】Yuètángwān 此村邊一塘似彎月,故名。
【紫雲庵】Zǐyún’ān 【橋邊】Qiáobiān
【水橋村】Shuǐqiáo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與賀家、依田、楊柳、高坪嶺及永和鄉文橋、鹹宜(共嶺蓋峰)等村交界。距鄉機關駐地1.5公里。村公路接035縣道。有一條由金剛沖(美麗村)、花石(花石村)、黃臘沖(高坪嶺村)3座小型水庫之水匯合成的河流在該村流經水口、水橋、小沖、半邊街等組後進入依田村,在該村內長1500米。總面積276.18公頃。其中水田42.40公頃,山林148.90公頃。轄水口、建新、水橋、小沖、半邊、永豐、大塘、大沖、白華、仁山等10個村民小組,244戶,840人。該村種植水稻、桃、李、柑、梨、香瓜、西瓜等。
【小沖】Xiǎochōngyè 【大沖】Dàchōngyè
【林公祠】Língōngcí 村內原有林姓族祠。
【庵子】ānzǐyè
【半邊街】Bànbiānjiē 此村房屋鱗次櫛比,成一直線,有似半邊街,故名。
【水橋邊】Shuǐqiáobiān 村建橋邊,因此橋常被洪水所淹,故名。
【梁家祠堂】Liángjiācítáng【白茅沖】Báimáochōng
【依田村】Yītián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與水橋、賀家、清坪、永平及永和鄉寶米、雙鳳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1.5公里。035縣道從村內經過。以境內依田鋪而名依田村。駐地易家灣。總面積293.23公頃。其中水田80.17公頃,山林67.40公頃。轄15個村民小組,463戶,1628人。該村種植水稻、桃、李、瓜果等。
【米篩垸】Mǐshāiyuàn 【陽家塘】Yángjiātáng
【石子港】Shízǐgǎng 此村前河港內石子較多,故名。
【陳家老屋】Chénjiālǎowū【牛王廟】Niúwángmiào
【依田鋪】Yītiánpù 此村原有一小鋪建在“燒衣丘”田中。後演變為依田鋪。明、清時,此地曾設驛站。
【易家灣】Yìjiāwān 【丁家咀】Dīngjiāzuǐ
【茅坪】Máopíng 【成家山】Chéngjiāshān
【王家嶺】Wángjiālǐng
【永平村】Yǒngpíng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東臨湘江,與衡東縣霞流鄉隔江相望。還與清坪、依田、桑田及永和鄉的雙鳳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4公里。村公路接035縣道。取永遠平和之意而名永平村。駐地成家灘。總面積194.64公頃。其中水田33.74公頃,旱土2.06公頃,山林31.30公頃。轄9個村民小組,290戶,1088人。該村產水稻、桃、李、西瓜等。
【成家灘】Chéngjiātān【晏公廟】Yàngōngmiào
【沙林坪】Shālínpíng 此村原為沙土坪,棗樹成林,故得名。
【中咀上】Zhōngzuǐshang 村位於溪水環繞的中間山咀上。人們稱中咀上。
【藠頭嶺】Jiàotóulǐng 村後嶺上原慣種藠頭而得名。
【成家大屋】Chéngjiādàwū【肖家大屋】Xiāojiādàwū
【清坪村】Qīngpíng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與賀家、依田、永平及萱洲老塘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1.5公里,從湘江碼頭接035縣道的公路經過該村。以清坪嶺而名清坪村。駐地曲塘灣。總面積324.92公頃。其中水田58.67公頃,旱土12.00公頃,山林149公頃。轄湯家、油屋、坳上、曲塘、從壩、陳家、成家、趙家、留名、煙竹、嶺腳、橫塘、下吉、上吉、馬嘶、大嶺、毛家等17個村民小組,385戶,1431人。村內趙家古井和達公祠古井之水為優質飲用水。
【曲塘灣】Qǔtángwān 村莊靠塘,塘為彎曲狀。
【湯家壠】Tāngjiālóng
【存壩塘】Cúnbàtáng 村側一壩,集幾條小山沖的水灌塘,故名。
【成家壠】Chéngjiālóng 【趙家】Zhàojiāyè
【煙竹塘】Yānzhútáng 村前一塘,周圍原多斑竹,早晚煙霧繚繞,故名。
【嶺腳下】Lǐngjiǎoxià 【鯽魚塘】Jìyútáng
【馬嘶塘】Mǎsītáng 相傳舊時有一官員騎馬過此塘,馬嘶數聲,後人叫此塘為馬嘶塘。村沿其名。
【大嶺上】Dàlǐngshang 【達公祠】Dágōngcí
【桑田村】Sāngtián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東臨湘江,與衡東縣霞流鄉隔江相望。還與永平、金坪、湘江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4.5公里。從湘江碼頭接035縣道的公路經過該村。該村系1988年6月7日經衡陽市民政局衡民政字(88)第47號文批准,從原湘江村分出,取名桑田村。總面積98.12公頃。其中水田16.02公頃,旱土6.98公頃,山林27.40公頃。轄新塘、振興、新建、大塘、肖家等5個村民小組,140戶,517人。該村種植水稻、布朗李、西瓜、花生和養魚等。
【許家老屋】Xǔjiālǎowū 【大王廟】Dàwángmiào
【金坪村】Jīnpíng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端。南臨湘江長4公里,與衡東縣霞流鄉隔江相望。還分別與清坪、桑田、湘江和萱洲鎮老塘等村連界。距鄉機關駐地6公里。村公路接035縣道和湘江渡口碼頭。過湘江可達衡東縣霞流集市。該村系1988年6月7日經衡陽市民政局衡民字(88)第47號文批准,從原湘江村分出,取名金坪村。駐地湘江聯校。總面積234.74公頃。其中水田21.53公頃,旱土25.07公頃,山林37.30公頃。轄坪塘、草塘、蓮花、湘江、曾家、楊家、彭家、江咀等8個村民小組,246戶,838人。該村種植水稻、花生、藠頭、西瓜、台灣蜜梨、布朗李等。
【楓樹河】Fēngshùhé 村前原有一古楓樹,樹根延伸到河邊,故得名楓樹河。
【河水圳】Héshuǐzhèn 【通公祠】Tōnggōngcí
【彭家嶺】Péngjiālǐng
【洋屋子】Yángwūzǐ 舊時,此村建有一棟漂亮的房屋。時人稱為洋屋子。
【渡口邊】Dùkǒubiān 【謝家台】Xièjiātái
【賀家新屋】Hèjiāxīnwū 【爛木壠】Lànmùlóng
【楊家壠】Yángjiālóng
【湘江村】Xiāngjiāng cūn
位於賀家鄉東南部。東臨湘江,與衡東縣霞流鄉隔江相望。還與桑田、金坪等村連界。6公里村公路直通035縣道。因村臨湘江而名湘江村。駐地王家角。總面積126.4公頃。其中水田6.62公頃,旱土5.52公頃,山林10.60公頃。轄躍進、長江、長安、龍鳳、太平等5個村民小組,167戶,697人。該村屬大源渡淹沒區,淹沒耕地7.33公頃。種植水稻、葡萄、桔、西瓜、香瓜、花生、藠頭等。
【王家角】Wángjiājiǎo 【白沙洲】Báishāzhōu

計畫生育

衡山縣賀家鄉康某違法生育,村幹部和計生辦人員曾多次上門做工作,但其始終不願足額交納社會撫養費,在“冬集”活動期間,鄉黨委書記親自上門,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通了該村民的思想工作,交清了拖欠的社會撫養費。
11月底,賀家鄉在全縣“計畫生育冬季集中服務活動”動員大會後,結合本鄉實際,切實強化措施、嚴格責任,在全鄉掀起計畫生育集中整治活動熱潮。鄉黨委、政府集中力量,成立了“冬集”活動指揮部,由書記、鄉長分別擔任正、副指揮長;政府機關幹部30多人組成 “計畫生育服務小分隊”,採取統一部署、統一指揮、分工合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截止目前,該鄉共出生227人,其中政策內出生191人,符合政策生育率達84.1%;2011年度共落實各種節育手術336例,綜合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1.2%,社會撫養費徵收20多萬元。

歷史沿革

鄉政府駐地北側有一座山,相傳清乾隆年間山下均住賀姓人家。後人稱此山為賀家山,賀家鄉因此而得名。1953年,賀家屬衡山縣第5區,1956年合併為萱洲鄉。1959年改名為萱洲人民公社,1961年由萱洲人民公社分出,成立賀家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賀家鄉。
地理位置

經濟概況

賀家鄉農貿市場
擁有牢固的工業基礎,全民的工業意識,高素質的工業人才,工業門類齊全,產業布局合理,形成了日用陶瓷、電瓷、瓷坭、紙業、活塞環鞭炮煙花為主的六大支柱產業,共有各類大小企業114家。其中規模企業22家,企業員工1.5萬人。2005年,實現全鄉社會生產總值14.6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2320萬元。境內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106國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縱橫交貫,集鄉距城僅12公里,環境優美,商貿繁榮,共有店鋪800餘家,是重要門戶。賀家鄉的農業以種植高產優質水稻為主。隨著農業產業化的推進,大面積種植大棚蔬菜和其他經濟作物正在起步,沖地區的店灣、李山等村憑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已經開發了以種植“景烈白蘭”為主的苗木、花卉經濟,分布著全國特有的“景烈白蘭”高大樹種600多株。鄉黨委、政府號召有條件的村大面積發展以種植“景烈白蘭”為主的苗木、花卉經濟。2003年全鄉有“景烈白蘭”苗木近300畝,預計明後兩年將發展到500畝以上,成為地區乃至全省的一個重要的苗木、花卉生產基地。鄉政府幹部,村組承包人,村支書主任通過培訓,提高其政治理論和科技水平,有效處理了“三農”問題,指導農民致富,現在多數幹部能獨立工作,開民眾會有講的,農民願意聽,與民心貼近了,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化管理。通過遠程教育的培訓,在養豬方面,鄉村由傳統的酒糟養豬轉為綠肥、飼料、酒糟飼養,生飼料飼養,現有全村養豬10頭以上的11戶,湧現出黨員養豬大戶。在養魚方面,楊森恆用自己3畝田養,年產值3萬多元,黨員利用11畝水淹麻窩養魚,年產值3萬多元。在綠肥轉化利用方面,書塘村種植1200多畝,250戶農戶利用綠肥飼養大畜680頭,16名黨員中就有14戶搞綠肥轉化利用。王發吉、王發祥、孫桂榮等示範效應較好,年純收入均為2.5萬元以上,並建有沼氣池15口。在經果林方面,老百姓學會果樹剪枝和管理技術,陳金學等6戶連片種經果林40畝,建立了石艷村村經果林基地。初步形成了“養畜--沼氣--經果林”為一體的良性生態圈。
2010年農村經濟加快發展
萬畝無公害西香瓜通過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積極推廣大棚種植,產量和品質實現了提高,無公害產品 “衡山牌”西香瓜馳名省內外。
白竹村新增加豬血桃種植面積300畝,清平村新增加油茶種植面積800多畝,賀家山村新發展脆棗種植面積200多畝,湘江桑田、金坪、永坪等村連片種植了500多畝藥材。全鄉初步形成了以西香瓜種植為主,以豬血桃、中藥材油茶油菜香芋、優質水稻和特色養殖為輔的農業產業格局。
賀家村新發展特種魚類養殖基地30多畝。年出欄牲豬100頭以上的養殖戶新增50多戶。黃泥港等一批水面重新利用,湘江沿河養鴨戶逐年增加。全鄉養殖業在質量、規模、效益上都比往年有較大提升。
全年大力推廣“瓜—稻—油”、“瓜—瓜—油”等新型種植模式,提高單位土地產出效益。同時,引導富餘勞動力有序外出務工。積極承接小型加工項目落戶賀家,多種途徑增加農民收入。2010年末,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加280元。
改革開放後,全鄉人民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在奪得糧食豐收的基礎上,茶葉、席草種植逐年擴大,草蓆由傳統加工提高到生產高檔塑筋產品,鄉建築公司業務不斷拓展,為鄉鎮企業的發展增強後勁。1991年後,全鄉開始調整農村產業結構,進行丘崗山地開發,發展庭院經濟。1992~1993年,開發桃、李、板栗等優質果樹園0.12萬畝,年均種植西瓜0.15萬畝,水果產出年人均收入逾100元。在家庭聯產承包基礎上,全鄉發展村、組集體經濟,實行村組集體經營和分戶聯產承包的“雙層經營”。1995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462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12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335萬元,糧食總產量0.8萬噸,人均純收入1203元。此後,投資數百萬元,興建電灌站辦公大樓並添置電排設備,硬化高標準渠道3.5公里,硬化山平塘20餘口,為大源渡庫區工程配套移民18人,興建橋樑3座。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帶來了養殖業的迅速發展。1998年,全鄉出欄生豬22109頭,出籠家禽6.5萬羽,產魚324噸,並湧現一批規模專業養殖大戶。同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9010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4720萬元,農業總產值4720萬元,糧食總產量9080噸,人均純收入2140元。
自2000年始,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民營經濟發展的加速,賀家鄉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良好機遇。鄉境帶砂性的土質和純淨的水質,為西瓜、香瓜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全鄉充分發揮比較優勢,以“內強品質,外樹形象”,做大做強產業為目標,建立3萬畝高產、優質、高效、生態無公害西瓜基地,年產西瓜3萬餘噸。通過省農業廳的無公害認證後,以“衡山牌”為註冊商標,產品供不應求。豬血桃、台灣蜜李、布朗李、葡萄等優質小水果的培育、種植以及珍珠、種鴿、衡山黃雞等優勢特色養殖產業的形成,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0~2005年,投資40餘萬元,加高加固湘江堤段,硬化山平塘20餘口,維修水利設施20餘處;投資40餘萬元,新建飲用水工程2處;投資50餘萬元,新建農村客運站1個;投資80餘萬元,興建教學樓1棟,新設遠程教育點10個,新建村級活動場所3個。2003~2005年,以賀家村為中心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完成道路硬化20餘公里,綠化公路2.2公里,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完成賀家及周邊村0.2萬餘畝水田規範與渠道硬化任務,實行農業機械化操作,耗資500餘萬元。同時,繼續發展與有效鞏固了生豬生產基地、衡山黃雞生產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基地。新引進了紫色頁岩機磚廠、大米廠、珍珠養殖場、種鴿場等數家民營企業,全鄉經濟有效激活。

社會事業

山土糾紛
賀家鄉壁塘村村民聶受炎與陳春和原來同在一個組,後來分組後雙方到不同的組,當時,一塊山土劃分給陳春和所有,聶受炎不服,認為該塊山土應歸自家所有,故而進行阻止,並強行將該塊山土占為己有,自行在山地上種植果樹。雙方多次因此事發生糾紛,鄉、村調委會多次進行調解,均未達成一致協定。11月22日,兩人再次因此事發生糾紛,雙方各持一端,爭執不下,相互進行威脅,一起民轉刑糾紛一觸即發。賀家鄉司法所聞訊後,迅速採取了行動,由鄉、村兩級調委會,會同國土所、派出所組成聯合調解小組,深入現場進行了調解,在查閱了當年劃分土地時的產權證明後,確認了山土歸屬界限,在明確事實的基礎上,通過反覆做雙方思想工作,耐心協調,終使雙方達成了一致協定,明確了山土歸陳春和所有,聶受炎此前在山地上種的果樹於2008年3月份以前移出,一起糾葛多年的山土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2010年,新農合參合人數新增1600餘人,新增五保戶11人,對21戶農村困難家庭實行了大病救助。加強了鄉敬老院內部管理,做到了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2010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2‰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80.5%、綜合節育率達89.5%。已婚育齡婦女落實長效避孕措施率達90.05%。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7:100。 “四術”任務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指標。社會撫養費征管立案率達100%,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